呂子華
(廈門灃泰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符合現代人居并引領未來行業(yè)趨勢的設計理念,符合項目管理與經營運作的成本控制,區(qū)別于其他競爭對手具有專屬風格的景觀地產作品,已然成為當下景觀圈內時尚熱議的話題,也是判別一個建設單位或地產項目,是否具有行業(yè)競爭優(yōu)勢和引領未來前瞻性的先決條件。良好的景觀品質,必然離不開景觀配置,而效果和成本是景觀設計的兩個重要評價指標,景觀方案在決策設計過程中,一直是在效果與成本之間找平衡。于是,低成本景觀理念逐漸確立。
所謂低成本景觀并不是單從字面上理解的那樣,而是指在保證景觀效果的基礎上,合理規(guī)劃并投資相應資源來換取最優(yōu)效果,做到能源最低化,污染最小化,并詳細考慮實際施工過程中對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或避免資源的浪費及環(huán)境的污染,從而實現景觀價值的最大化。低成本景觀必須滿足四項原則,即經濟適用美觀原則、可操作性原則、生態(tài)節(jié)約原則和因地制宜原則。
這套實操性極強的理念涵蓋五大內容,分別是低成本景觀材料的選擇與應用、低成本景觀鋪裝設計、低成本植物景物設計、低成本景觀附屬設施、低成本景觀照明設計。不難看出,除了低成本植物景觀設計外,其余四大項皆與景觀材料密切相關。景觀材料的選擇和運用直接影響并決定景觀設計作品的最終面貌。雖然,材料成本是景觀工程預算中的直接費用之一,占比很大,時刻關系到景觀工程建造成本的浮動;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可塑性、可變性又為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意靈感和無限可能。當設計師在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材料的同時,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的設想和做法本身也是節(jié)省成本的一大手段,充分印證創(chuàng)造性和低成本之間是可以實現相互轉換的。
景觀材料,大致分為兩大類:傳統景觀材料、新型景觀材料(除傳統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
傳統材料源于自然資源,經過人工或機械加工而成。耳熟能詳的花崗巖、大理石、火山巖、板巖、砂巖等天然石材預制加工的裝飾規(guī)格板材;南方松、菠蘿格、樟子松等天然木材經過防腐防潮著色處理,應用于戶外景觀亭廊構架和棧道平臺;黏土燒制的紅磚、青磚及各式瓦片不勝枚舉;傳統材料的優(yōu)點不需多言,見仁見智。但缺點亦不容忽視,一方面是對自然過度開采開發(fā),導致生態(tài)失衡、水土流失等問題,給未來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埋下隱患;另一方面是機械開采與人工加工等流程,耗費工時與人力成本,對景觀項目的成本控制不利。因此,傳統材料已漸漸不適應當今社會低碳、環(huán)保、節(jié)能的主流文化,使用度降低;而傳統的加工工藝,也逐漸跟不上地產的開發(fā)速度和品質追求。于是,越來越多的新型景觀材料慢慢嶄露頭角,為新一輪景觀突破式大發(fā)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接下來重點介紹常見幾款新型景觀材料的構成元素、特性及實際運用。
建造低成本景觀的材料策略,應以減少各種廢棄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合理利用各類自然和人工材料、倡導循環(huán)利用為原則。典型的就是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主角——透水材料系列。有透水磚,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預制嵌草磚等;它們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有效實現水循環(huán),減少雨水管道設施壓力,蓄養(yǎng)地下水等優(yōu)點,可減少相關城鎮(zhèn)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從而有效降低舊城改造和新城開發(fā)成本。
最常用的透水磚又分為兩種類型:陶瓷透水磚和非陶瓷透水磚。陶瓷透水磚是以固體工業(yè)廢料、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為原料,通過原料粉碎,機械成型,高溫燒制而成;非陶瓷透水磚主材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利用有機或無機黏結劑,通過成型、固化制成、無須鍛造,適用于人行道、步行街、休閑廣場、非機動車道、居住區(qū)道路及停車場等承載力要求不高的區(qū)域。
取材于自然原材料或回收利用的碎片化自然廢料,經過科技手段加工粉碎,提取并整合優(yōu)化而成的景觀材料,如水磨石、水洗石、通體磚、竹木、竹鋼等;重點介紹下當前使用比較廣泛的通體磚和極具發(fā)展前景的竹木、竹鋼這三款材料。
3.2.1 通體磚
將巖石碎屑經過高壓壓制而成,表面拋光后堅硬度堪比石材,吸水率低,耐磨性好,面層可上釉或不上釉處理,運用于室內外墻立面裝飾、室內外廣場、走道等公共區(qū)域;因其顏色基調素雅古樸,備受設計師們青睞;相較于天然石材因厚度局限所導致的外觀笨重,且荷載較大等不利因素,其磚體薄,質量輕,便于運輸,更利于控制成本。
3.2.2 竹木
以竹為原材料,經刨皮、蒸煮、涂膠、熱壓等工序加工生成工業(yè)用竹膠板或裝修用竹地板。面對全球環(huán)境資源保護,竹材是一種最能替代傳統木材的新型生態(tài)環(huán)保材料,經現代科技處理的竹木材料,壽命可達十年之久。室外景觀用竹為重組竹,主要分為高耐熱竹和高耐候竹。
3.2.3 竹鋼
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以竹材資源為原料,去除易氧化腐化成分,留下竹纖維和樹脂,高溫高壓而成,強度遠高于普通鋼材;其拉伸強度是同等質量鋼材的3倍,低碳環(huán)保,可降解,高耐候性,壽命長達50年,可代替部分木材在木結構、鋼木混合結構中使用,是未來以竹代木,以竹代鋼發(fā)展趨勢的最佳產品。
這類材料逐漸成為景觀材料界的主流,它不但能夠有效地節(jié)約能源,還能從一定程度上提高景觀施工水平。同時,材料可更新,可循環(huán),可再利用,具有環(huán)保性、低能耗性、實用性及低成本性的優(yōu)點。歸納細分為:人造石系列、仿石涂料系列、藝術混凝土系列。
3.3.1 人造石系列
在天然石材開發(fā)泛濫,自然資源日趨匱乏的背景下,人造石材取代天然石材是社會發(fā)展,人心所向的必然趨勢。它具有色彩艷麗,光潔度高,顏色均勻一致,抗壓耐磨韌性好,堅固耐用密度輕,不吸水,不褪色,耐侵蝕風化,放射性低,不泛堿等優(yōu)點,且種類繁多,包括人造石英磚、人造崗石、人造PC 磚、人造PU 墻石等。
目前,中高端地產品牌,如萬科和建發(fā)等景觀品質要求高的國內項目,室內外及架空層地面鋪裝,均大面積采用灰黑漸變色系和黃色深淺系的人造石英磚或人造花崗巖為主材,既滿足整體外觀的石材肌理面質感,保證石材顏色搭配及漸變均勻一致,同時也能很好地控制景觀的成本造價;而中低端地產(含保障性住房)及大多數市政類項目則更多使用PC磚為主材。以下特別說明人造崗石和PC磚的材質區(qū)別。
3.3.2 人造崗石
人造崗石又稱合成石、再造石、工程石,是以天然原石碎料、石粉為主材,以有機樹脂為膠結劑,經多道工序制成的合成石,再經切割成為建材石板。其保留天然石紋,色澤豐富多樣,色差小,強度高,耐磨性好,品質穩(wěn)定,質量卻比同等天然石材輕10%。
3.3.3 PC磚
PC磚即預制裝配混凝土結構,具備性價比高,節(jié)能環(huán)保,色澤持久,安全防滑,牢固耐用等優(yōu)點,符合國家節(jié)能減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方針。
3.3.4 仿石涂料
低成本景觀材料中,涂料也是性價比極高的工程材料,它分為水洗多彩涂料、真石漆、質感涂料。以最常用的真石漆為例,它也稱“石頭漆”,主要由砂子,乳液以及各種助劑調制采用鏈橋技術而成,具有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崗巖外形的涂料。具有裝飾性強、適用面廣、水性環(huán)保、耐污性好、壽命長、經濟實惠、無毒環(huán)保等特點,可用于水泥磚墻、GRC、泡沫、石膏、鋁板、玻璃等多種基面,還可以隨建筑物的造型任意涂裝。與之類似的砂壁漆則是一種彈性質感涂料,試劑為水性丙烯酸黏合劑,基料為丙烯酸共聚物,它較適用于磚面墻、水泥砂漿面、膠合板、防銹鋼板等基面外裝飾。
3.3.5 混凝土系列
常見的混凝土大多都是缺乏生機與質感的灰色。但在設計師的眼中,混凝土素色的基調和樸素的質感卻賦予了它另外一種藝術美感和商業(yè)價值。藝術混凝土、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竹模清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透光混凝土等在科技和藝術的交融下孕育而生,為這個花花世界添上一筆清秀淡雅的妝容??伤苄詷O強,各種質感都能仿制的藝術混凝土;有以“三高”著稱:強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的UHPC 超高性能混凝土;有透水,透氣,輕質,高承載力,易維護,抗凍融,耐用性且高散熱性的透水混凝土。
除此之外,還有科技含量更高,創(chuàng)新性和可塑性極強的材料,他們的藝術魅力和市場分量也不容小覷,比如景觀藝術玻璃系列,堪稱設計圈里的顏值霸主;而景觀金屬材料系列,則是以時而粗獷張揚,時而高冷低調的面貌不時出沒于景觀環(huán)境的角角落落。它們都以其獨特的外貌氣質,輕易抓住看客們的眼球,在園林景觀大舞臺上盡情施展魅力。
就目前房地產發(fā)展趨勢推斷,新型景觀材料(四大類:廢棄材料的再利用;復合加工型景觀材料系列;低碳環(huán)保新型材料;科技創(chuàng)新材料)將逐步并最終取代傳統景觀材料。在設計師們的前衛(wèi)構思和精心布局之下,因地制宜,創(chuàng)新合理地運用新型景觀材料,不但能夠增強景觀的藝術表現力,還能簡化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水平。與此同時,新型景觀材料還能更好地節(jié)約能源和物資,減少環(huán)境污染,它的可更新、可循環(huán)、可再利用、環(huán)保型性、低能耗性、實用性及低成本性的優(yōu)點深受設計師及大眾的認同,能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推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對標國際一流水平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當然,有了品類齊全、環(huán)保節(jié)能、成本可控的新型景觀材料做好基礎鋪墊,還應協調好其他相關的前期設計、中期施工及后期使用維護等工作,遵循合理規(guī)劃原則,尊重歷史自然條件和風土人情,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思路,避免過度追求設計形式所產生的投資代價及資源浪費,多方面綜合考慮,以確保實現景觀項目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