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嫻,祝新,譚雪玲
(江門市皮膚醫(yī)院,廣東 江門 529000)
嬰幼兒濕疹為一種表皮炎癥性皮膚病,其引發(fā)原因復雜,通常和變態(tài)反應存在關系。其臨床表現(xiàn)為丘皰疹、小水泡以及大小丘疹,進而成片且呈現(xiàn)干燥狀態(tài)?;蚱つw存在輕度濕潤狀態(tài),少數(shù)出現(xiàn)苔蘚化,發(fā)病部位多在頭面、耳后,嚴重者可發(fā)生在軀干、四肢。[1]少數(shù)患兒自出生1 個月后直至3 歲反復發(fā)作,會由于瘙癢表現(xiàn)煩躁,對睡眠產生影響,加重病情。當前,大部分學者指出:嬰兒濕疹屬于一類特應性皮炎,也或許是誘發(fā)特應性皮炎的早期環(huán)節(jié)。在病情加重的時候會導致患兒的生活受到影響影響,甚至會導致患兒的身心健康受損,對此,需要對其實施積極、規(guī)范治療。近年來其臨床治療多以西藥為主,雖然見效快,不過復發(fā)率較高,如果單純地選擇中藥進行治療,見效時間長,患兒的依從性交叉,家屬極難配合長時間的治療。對此,此次研究主要觀察膚舒止癢膏聯(lián)合復方撲爾敏乳膏及維生素E 乳膏治療嬰幼兒濕疹的臨床效果,筆者以86例患有濕疹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對其展開研究,相關內容如下。
隨機選擇86例嬰幼兒濕疹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病例選擇時間為2018年1 月至2019年6 月,86例患兒分組方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即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3例。對照組患兒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跨度2 個月至3 歲,平均(2.0±0.2)歲,病程0.25~3.0 個月,平均(2.01±0.22)個月,多見軀干部位濕疹者是25例,多見四肢部位濕疹者是18例。觀察組患兒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齡跨度3個月至3 歲,平均(2.1±0.4)歲,病程0.25~4.0個月,平均(2.22±0.29)個月,多見軀干部位濕疹者是23例,多見四肢部位濕疹者是20例;兩組患兒的基線資料數(shù)據(jù)經(jīng)過統(tǒng)計比對,并無顯著差異(P>0.05)。
診斷標準:入選患兒在出生2~3 個月后發(fā)??;入選患兒患病初期出現(xiàn)對稱性分布紅斑,而后產生水泡、丘皰疹等,水泡損傷后出現(xiàn)滲出以及糜爛等,干涸后出現(xiàn)痂皮以及黃白色鱗屑;入選患兒出現(xiàn)顯著的瘙癢且煩躁。
納入標準:入選患兒主要為紅斑丘疹鱗屑皮損,并無顯著滲出;入選患兒年齡均在3 歲以內;入選患兒在1 周內沒有服用抗組胺藥物;入選患兒不存在皮損累及或皺褶部位;入選患兒及其家屬了解此次研究目的及內容,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將膚舒止癢膏、復方撲爾敏乳膏、維生素E 乳膏任何一種藥物過敏者予以排除;將近期進行靜脈或者肌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予以排除;將皮膚范圍較廣者予以排除;篩除對臨床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排除合并嚴重免疫功能受損者;排除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者;排除不遵循臨床研究相關要求者或中途停止治療者或不配合后期隨訪者;排除皮疹部位合并毛細血管擴張者;排除合并發(fā)燒、咳嗽、腹瀉等疾病者。
觀察組先用溫水洗濕患處皮膚,再取膚舒止癢膏(貴州科福麗康制藥有限公司)適量,均勻涂抹在患處,按摩5~10 分鐘后用溫水洗凈,軟毛巾擦干后,各取復方撲爾敏乳膏(本院制劑)與維生素E 乳膏(本院制劑)適量1:1 混合薄涂于皮疹處,每日2 次。
對照組先用溫水洗濕患處皮膚,再取膚舒止癢膏適量,均勻涂抹在患處,按摩5~10 分鐘后用溫水洗凈,軟毛巾擦干后取維生素E 乳膏適量薄涂于皮疹處,每日2 次。兩組患者均需要連續(xù)用藥22 周,2 周內完全痊愈者需要停用藥物,且備注具體的痊愈時間,同時要根據(jù)醫(yī)院要求及時記錄皮疹的變化過程。
對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其皮損變化情況和自覺癥狀變化情況,自覺癥狀包含不適、搔抓,皮損情況包含紅斑、滲出、丘疹、面積以及浸潤肥厚等,通過4 級評分進行評估,無為0 分,輕度為1 分,中度為2 分以及重度3 分,療效指數(shù)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有效分。效果痊愈為療效指數(shù)在95%以上,顯效療效指數(shù)在60%以上,有效療效指數(shù)在20%以上,無效療效指數(shù)在20%以下[2]。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濕疹消退時間、治愈時間,而后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即皮膚色素變化、皮膚萎縮以及毛細血管擴張。
以上兩組患者實驗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 21.0)進行分析研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之間的差異以P<0.05 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95.35%,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后其總有效率為76.74%,組間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可知詳細比例。
表1 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n(%)]
觀察組患兒濕疹消退時間、治愈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患兒,對比組間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可知詳細數(shù)據(jù)水平。
表2 對比兩組患兒濕疹消退時間、治愈時間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并未出現(xiàn)皮膚色素變化、皮膚萎縮以及毛細血管擴張。
嬰幼兒濕疹為皮膚常見疾病,此病具有反復發(fā)作、劇烈瘙癢等特點,通常認為嬰幼兒濕疹為一種特應性皮炎,具有復雜的病因,和遺傳體質、環(huán)境等原因存在關系。一般來說,主要包括感染、變應原過敏、物理機械、生物化學、食物、精神、內分泌障礙、代謝紊亂、營養(yǎng)師生、局部瘙癢、用藥不等當。由于誘發(fā)原因非常復雜,對此通常極難確定。再加上嬰幼兒的皮膚角質層非常薄弱,毛細血管異常豐富,內皮細胞含水量較高,很容易出現(xiàn)變態(tài)反應。一些嬰幼兒平時攝入一些魚、蝦、雞蛋、扭蛋等,也會誘發(fā)一些變態(tài)過敏反應,并且,溢奶、出汗、陽光照射、人造纖維刺激等也是誘發(fā)濕疹的主要誘因。嬰兒濕疹一般多發(fā)于1~3 個月的幼兒,6 個月之后有所緩解,個別患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逐漸治愈。因為患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對此,濕疹引起的各種不適非常痛苦,往往會有煩躁、苦惱等表現(xiàn)。從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嬰兒濕疹又稱作“奶蘚”,一般其病因是由于胎中遺熱遺毒所致,或由于飲食失調、內蘊濕熱、外受風邪等造成的。另外,一些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濕疹病變部位滋生大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也是誘發(fā)嬰兒濕疹加重或反復發(fā)作的一個根本因素。嬰兒濕疹在治療過程中具有困難性,對患兒的生活質量產生一定影響[3]。比如,一些嬰幼兒在瘙癢強烈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xiàn)抓撓皮膚,這極易引起局部皮膚破損、潰爛、感染等。近年來臨床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特應性皮炎患病、濕疹和皮膚微生物菌群改變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存在關系,皮損位置處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率和密度和鄰近皮膚相比,高于正常皮膚,同時細菌定值量和濕疹程度存在關系[4]。與此同時,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特應性皮膚患兒皮損中分離金黃色葡萄球菌存在超敏原特性毒性。此外大部分患兒自身均為容易過敏體質,或者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鼻炎或者蕁麻疹等病史。嬰幼兒產生濕疹的主要因素則是其自身具有較薄的皮膚角質層,同時毛細血管較為豐富,皮膚中具有較多的水分以及氯化物,容易產生變態(tài)反應。有學者經(jīng)過研究后認為,嬰幼兒首次產生濕疹均在6個月內,且多數(shù)嬰幼兒患病和母親孕期以及哺乳期飲食存在關系,部分食物具有致敏原,會引發(fā)嬰幼兒產生濕疹,可對飲食限制或者減少某種食物攝入避免濕疹的產生[5]。同時室內濕度以及溫度均會影響嬰幼兒患病,天氣轉涼,部分患兒會加重自身病情,同時產生遷延不愈現(xiàn)象[6]。
對于嬰幼兒濕疹的臨床治療來說,其常規(guī)藥物較多,例如: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雖然這些藥物的藥效不錯,不過通常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及局限性。再加上由于嬰兒的皮膚相對嬌嫩,角質層非常薄弱,如果經(jīng)常使用一些西藥的話,則會出現(xiàn)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等其它不良反應,并且,可能會出現(xiàn)停藥反應,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由此誘發(fā)感染風險提升。例如,臨床治療過程中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類制劑可對嬰幼兒濕疹癥狀予以緩解。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藥物能夠改善患兒的病情,如減少搔抓,消退皮損,然而終止用藥后癥狀再次發(fā)生,如果皮損產生破損會加重自身病情,長時間反復采用會產生激素依賴性皮炎,加重原有的病情,延長病程時間[7],這對于患兒及其家屬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對此,選擇一種安全高效的中藥藥物是主要發(fā)展方向。文中采用的膚舒止癢膏屬于純中藥制劑,其藥物成分包含人參、苦參、天冬、麥冬以及淫羊藿等,藥物作用表現(xiàn)為養(yǎng)血止癢、清熱殺菌、解毒祛濕等作用。此藥物的酸堿值為5~7,表現(xiàn)為弱酸性,抗炎以及止癢效果顯著,可對皮膚干燥進行糾正,加強皮膚屏障,且操作簡單,患者及其家屬容易接受[8]。復方撲爾敏乳膏主要成分為撲爾敏,撲爾敏屬于組胺H1 受體拮抗劑,應用于Ⅰ型變態(tài)反應疾病治療,具抗炎、抗過敏、止癢、減少滲出等作用,它能夠解決非感染性炎癥造成的高燒、肌膚腫脹等,由此能夠達到抑制炎癥的目的。此膏劑為外用制劑,無嚴重副作用,因此適用于兒童治療中[9]。同時通過對比可看出,復方撲爾敏乳膏止癢效果明顯,濕疹治療效果顯著,能明顯縮短濕疹消退時間和治愈時間。維生素E 外用具有抗氧化和潤膚、止癢的作用。維生素E 乳膏中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效果,同時可將自由基消除,避免因為光線或者物理原因產生的皮膚老化表現(xiàn),可確保皮膚的水分以及彈性,以免產生皸裂,適合嬰兒頭皮及全身皮膚應用,操作便捷,患兒依從性較強[10]。此次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86例患兒進行分組研究,觀察組患兒采用膚舒止癢膏聯(lián)合復方撲爾敏乳膏及維生素E 乳膏治療后效果良好,總有效率經(jīng)過計算后為95.35%,同時濕疹消退時間、治愈時間顯著縮短,和對照組患兒相比較,組間形成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通過治療后并未出現(xiàn)皮膚色素變化、皮膚萎縮以及毛細血管擴張等不良反應。此治療過程中采用的軟膏和抗過敏制劑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糖皮質激素乳膏,進而避免因為糖皮質激素乳膏出現(xiàn)的皮膚潮紅表現(xiàn),防止擴張毛細血管以及色素沉著。由此來看,這一種治療方案相對安全,不存在不良反應,并且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嬰幼兒濕疹在治療過程中采用膚舒止癢膏聯(lián)合復方撲爾敏乳膏及維生素E 乳膏效果確切,可起到抗過敏止癢效果,可縮短治療時間,且患兒經(jīng)過治療后無顯著不良反應。本治療方案為外用方,克服了大多數(shù)患兒不配合口服藥物治療的弊端,故臨床上患兒及患者家長容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