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奕浩 范衛(wèi)華 李劍波 吳林梅 周玥杉 黃少宏
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相關的疾病是口腔衛(wèi)生保健工作的目標所在,為了了解其相關的影響因素,我們需要去分析口腔相關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的一個長期的變化趨勢,去了解它們之間的變化和規(guī)律,評估不同人群的不同口腔衛(wèi)生需求,這些都是可以為今后各地開展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201502002)在2015年全國開展。本研究是這次由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起的調查的其中一部分,由南方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廣東省口腔醫(yī)院、廣東省牙病防治指導中心)在2015 年—2016 年與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同期進行,在廣東省開展了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本文將展示這次調查中廣東省55~64 歲城鄉(xiāng)人群口腔衛(wèi)生行為和不良習慣的抽樣調查結果以及進行初步的分析。
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所給的指示,在給出的年齡組中,我們選擇了55~64歲的廣東省常住人口,并且排除其中居住在當地時間不滿6個月的人口。這次的調查得到了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且所有參與調查的對象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這次的調查項目分為兩項,基礎信息: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限、姓名等等;專業(yè)的調查項目為口腔健康狀況、口腔衛(wèi)生保健行為和不良習慣情況。
這次調查所采用的方法為多階段分層等容量隨機抽樣[1]。以居(村)委會為基礎的抽樣方式,從居(村)委會的居民中隨機抽取。
第一階段: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團隊中的調查技術組通過規(guī)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PPS)來進行抽樣,初級抽樣單位是縣(區(qū)):首先在廣東省的區(qū)級別的單位中隨機抽取其中的2個區(qū),經過隨機抽取,佛山市的禪城區(qū)、順德區(qū)作為這次隨機抽樣的調查地區(qū);再在廣東省的縣級別單位中隨機抽取其中的兩個縣,惠州市的博羅縣、汕尾市的陸豐市作為這次隨機抽樣的調查地區(qū)。得出來抽樣的結果后,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抽樣得出的這4個區(qū)(縣)都是在廣東中部附近,為了減少偏差,更加真實地反應這次調查所得出的廣東省口腔健康狀況和口腔健康行為的情況,負責抽樣的調查技術組決定擴大抽樣的范圍,在粵東、粵北、粵西、廣東省省會市這四個地方各再通過隨機抽取,各抽取其中的一個區(qū)(縣),廣州市越秀區(qū)、云浮市羅定市、陽江市江城區(qū)、潮州市饒平縣這4個區(qū)(縣)作為這次隨機抽樣的調查地區(qū),加上之前的抽樣結果,這次的廣東省的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的區(qū)(縣)級單位就這6個區(qū)(縣)單位組成。
第二階段:調查技術組繼續(xù)通過規(guī)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PS)抽樣的方法,在確定的抽樣地區(qū)中,再各隨機抽取其中的3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再在每個街道(鄉(xiāng)鎮(zhèn))中隨機抽取其中的一個居委會,總共需要隨機抽取24個居(村)委會,得出抽樣的居(村)委會后,再通過PPS的辦法,在每個居(村)委會抽取調查對象。
這次的調查有兩名調查員,他們都通過了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技術小組的培訓,并且是專業(yè)的口腔醫(yī)護人員。
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案》中標準的口腔調查問卷,除姓名、性別、年齡等一般情況外,本研究主要調查方向為廣東省55~64歲人群的飲食、口腔衛(wèi)生習慣、使用口腔保健衛(wèi)生用品等方面,其中包括:口腔健康知識狀況、口腔就醫(yī)習慣、使用牙刷、牙簽、牙線情況;含氟牙膏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情況;吃甜食習慣和進食頻率;吸煙的量及時間,飲酒的習慣。
通過雙人在Epidata中錄入數據并且建立數據庫,然后通過SPSS 2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卡方檢驗檢查結果的計數資料比較,檢驗水準定為雙側 0.05。
總共有288名55~64歲人群的人參加了本次調查,男女各半、城鄉(xiāng)各半,其中有效的調查人數為288名,有效率為100%。
廣東省55~64歲人群刷牙、牙簽及牙線使用情況見表1。每天刷牙的人比例為98.96%,而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占44.44%,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而每天只刷一次牙的占54.51%,農村高于城市(P<0.05)。每天都會至少使用2次牙簽清潔牙齒的人群67.36%;5.56%的人偶爾使用牙簽。目前在該年齡段的老年人缺乏使用牙線的概念,沒有人會每天至少用一次牙線。
表1 廣東省55~64歲人群刷牙、牙簽及牙線使用情況 n(%)
廣東省55~64歲人群使用含氟牙膏的人數比例見表2。調查中,使用氟化物牙膏的人占23.96%,城市高于農村(P<0.025)。而不使用含氟牙膏的人占7.99%,不了解使用含氟牙膏是什么的人數比例為66.32%。
廣東省55~64歲人群含糖食物攝入頻率見表3。在調查人群中每天都進食各種含糖食物的占9.72%~28.12%,較少進食含糖食物的人群比例為64.24%~95.83%。
表2 廣東省55~64歲人群使用含氟牙膏的人數比例 n(%)
廣東省55~64歲人群抽煙以及喝酒和抽煙習慣的情況見表4。調查人群中有抽煙和喝酒習慣的各占30.21%和11.46%,其中抽煙習慣的有城鄉(xiāng)差異,農村高于城市(P<0.05)。
表3 廣東省55~64歲人群進食甜食的頻率情況 [n=288,n(%)]
廣東省55~64歲人群口腔健康行為相關對口腔健康狀況的影響見表5?!八⒀赖拇螖怠薄ⅰ笆褂醚篮灥拇螖怠?、“食用甜奶制品的頻率”,這幾個問題不同回答之間的dmft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食用甜點心的頻率”之間的dmft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廣東省55~64歲人群口腔健康行為相關對口腔健康狀況的影響
口腔疾病是累積性的、進展性的[2],所以口腔疾病的發(fā)病率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上升。而且隨著我們國家經濟水平的改變和國家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厲害,這同時會帶來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增多,比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腎病等等相關的疾病[3-7]。這些疾病都和口腔疾病之間相互影響,并且這些病人口腔疾病的發(fā)病概率更高。根據調查,口腔的健康情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差,老年人口腔情況比較常見的問題是牙齦退縮,這會導致食物容易嵌塞而且較難清理,會容易引發(fā)根面齲[8]。老年人在全身情況的影響下,容易忽略口腔的健康情況,且全身情況和口腔的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更加加重了病情,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谇唤】敌袨槭俏覀兤綍r能保持口腔健康所進行的各種活動,如刷牙、漱口等,這會切實地影響到口腔健康和各種口腔疾病的發(fā)生[9]。所以,此次研究收集并統(tǒng)計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及口腔健康行為,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對于改善其口腔衛(wèi)生狀況,以及相應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個數據理論基礎,這是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調查,55~64 歲人群恒牙冠齲患病率為77.08%,齲均為2.94;根齲患病率為59.38%,齲均為1.82,殘根率為 46.18%[10]。有學者做過研究,在英國的老年人中,患有齲齒的老年人比不患有齲齒的老年人有著更差的生活質量[11];所以齲齒切實地影響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口腔衛(wèi)生的保持和口腔疾病的預防,最有效的行為是刷牙[12]。在本次調查中,廣東省55~64歲人群能做到每天至少刷2次牙的人數比例為44.44%,能做到每天刷1次牙的人數比例為54.51%,均高于全國同年齡組的數據[13]。說明絕大部份老年人擁有著較好的自我保健意識,而每天至少刷牙2次的人群,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每天只刷一次牙人群,農村高于城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大部分老年人都知道要刷牙,但是城市的老年人在頻率上要優(yōu)于農村的老年人,這可能與城市的老年人受到的口腔科普宣傳更廣泛、更詳細,而農村的老年人的宣傳不到位,認知缺乏有關;每日刷牙2次以上的老年人較少,而刷牙次數的多少與菌斑的控制有著不可分的聯(lián)系,每天刷牙2次的人群比每日刷牙更少的人群可以更好地控制菌斑,減少齲病的發(fā)生[14]。所以我們要在宣教的時候可以著重于告訴老年人刷牙次數以及刷牙質量的重要性,以及增加農村地區(qū)的刷牙知識的普及,增強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為,減少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
老年人因為年齡的逐漸增大,牙齦漸進性的出現(xiàn)生理性萎縮,牙槽骨吸收,根面暴露,造成牙縫隙增寬、食物嵌塞,齲病高發(fā)[15]。老年人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特殊點的地方在于要更注重鄰面的清潔。但本次調查中老年人更習慣于牙簽以清潔鄰面,使用牙線的僅有1.39%,而習慣使用牙簽的有74.3%,大部分老年人有著清潔鄰面的習慣,我們在宣傳中可以注重宣傳清潔方式的多樣化,比如沖牙器、牙間隙刷等等,并同時教會老年人這些器械的使用方法,使他們在有著更多選擇。氟化物有著防齲的作用,一項研究中,氟化物與使用一些活性物質/安慰劑相比,能提高89%的齲齒保護率[16]。本次調查中,廣東省55~64歲人群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比例為23.96%,高于全國同年齡組的水平[13],不知道含氟牙膏的比列為66.32%。雖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比例高于全國同年齡組的水平,但是超過一半的老年人對于氟化物的認識仍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考慮到老年人依從性差,不太好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較弱的自我保健意識,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年輕人差。對于這些接受新鮮知識較慢的老年人應開展由淺到深、逐漸深入的宣傳方法以改善其自我保健行為。并且在2006年美國就已經實現(xiàn)了覆蓋了61.5%的人口社區(qū)氟化飲用水[17]。所以政府也可以在公共衛(wèi)生上加強氟化物防齲的工作。
吸煙可以加速牙周病的感染進程[18]。并且在一項體外研究中證實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在牙周組織以及牙根表明中累積,通過影響成纖維細胞中膠原的合成和傷口的愈合來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19]。在一份橫斷面的研究中將喝酒、不經常喝酒、不喝酒三組人群通過控制了相關的情況如社會學因素、系統(tǒng)性疾病情況后發(fā)現(xiàn),牙周炎的發(fā)生是和酒精有一定的聯(lián)系的[20]。所以喝酒與抽煙和牙周炎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緊密相關的,而根據調查,廣東省牙周病的流行情況在55~64歲年齡組達到高峰,超過70%的55~64歲人群患有牙周炎[21]。在本次調查中,廣東省55~64歲人群有吸煙行為的比例是30.21%,有喝酒習慣的占11.46%。有抽煙喝酒習慣的老年人并不算很多,但是在多數老年人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并不清楚牙周疾病是需要治療的[22],并且缺牙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牙周炎,所以還是需要開展適當的對于煙酒對口腔健康危害的科普,增加老年人對煙酒對牙周健康危害對認識。
廣東省55~64歲人群每天都吃1次含糖食物及以上的人數比例為甜點心9.72%、甜飲料1.04%、甜奶制品28.12%,其中甜點心和甜奶制品等高于全國同年齡組的水平[19],這可能與當地的飲食習慣與經濟水平有關。其中甜奶制品高于35~44歲年齡組(甜奶制品13.19%)[23],這與不同年齡段的飲食習慣有關,提示老年人可能更愛攝入甜奶制品的食物或者飲料。經過油炸的、高含糖量的食物,以及含糖的飲料都會容易導致齲齒、牙齦相關的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24]。我們平時對飲食不可能完全脫離糖的存在,但是可以通過減少對糖攝入的頻率來減少齲病的發(fā)生。比如宣傳電視上的食品對口腔的危害,有研究表示看電視廣告時間與齲齒患病率有相關關系,可能與電視里的食品含有較多的糖有關[25]。
綜上所述,部分口腔健康知識對健康狀況有影響,老年人還是以有問題才去接受口腔衛(wèi)生服務為主,較少主動接受檢查,即使在12~15歲的學生中也僅有64.64%的學生同意“定期的口腔檢查是十分必要的”[26],老年人能主動接受定期檢查的更是少之又少。老年人對于除了牙簽和刷牙之外的清潔口腔的方法知之甚少,對于吸煙對口腔危害認知不足。對糖和齲齒之間有較清晰的認識,但是可以進一步宣傳科學的進食習慣,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口腔健康行為。
我們除了要有側重的加強口腔健康宣教外,重要的是給老年人樹立“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 早治療”這種觀念,并且在宣教的時候,和周圍的口腔設施服務機構合作,因為口腔宣教措施與可獲得的口腔服務分離會極大地影響宣教效果及受教者的口腔健康,所以社會應該加大口腔保健促進項目的資金投入,建立方便、快捷、經濟的社區(qū)口腔醫(yī)療服務,切實發(fā)揮宣教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