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霞
為加快推進課程游戲化建設進程,教師要堅持以游戲化的形式,組織和開展幼兒童話課程活動,通過開展童話游戲、組織童話故事表演、實施童話主題實踐活動等方式,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童話課程方案,拓展童話課程游戲化空間,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程活動氛圍,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感受童話的魅力,獲得心靈的愉悅和心智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圍繞“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童話課程模式的路徑”這一主題,旨在尋找增強幼兒童話課程教學成效的可靠途徑,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出課程游戲化的價值。
教師以童話游戲的形式組織開展幼兒園課程,有助于順利落實課程游戲化要求,促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社會性在自主游戲、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發(fā)展?;谡n程游戲化背景,教師要通過童話游戲、童話劇表演、童話園本課程等方式,實施特色化、創(chuàng)新化的童話課程模式,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一)創(chuàng)設童話游戲場景
基于課程游戲化背景,教師要以游戲化的方式開展特色童話課程。在設計童話課程時,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選取幼兒喜愛的童話元素,為幼兒創(chuàng)設趣味化的童話游戲場景,以激發(fā)幼兒參與童話游戲的興趣,促使童話游戲課程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順利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例如,在開展“三只蝴蝶”童話游戲課程活動時,筆者利用蝴蝶、天使、太陽公公、雷雨、花朵頭飾、白色的翅膀、魔法棒等材料,為幼兒營造了生動的游戲場景。在游戲過程中,筆者給每名幼兒分配了不同的角色,并為他們戴上相應的頭飾,飾演天使哥哥的小朋友身穿白色翅膀,手持魔法棒,象征著正義、快樂和偉大;飾演烏云和雷雨的小朋友,則戴上了夸張的面具顯示角色的兇惡。與此同時,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筆者播放了《歡快的小鳥》《森林狂想曲》等樂曲,讓幼兒沉浸在生動的游戲場景中全身心地參與游戲。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以貼合童話故事氛圍的音樂、道具,為幼兒呈現(xiàn)了生動、真實的游戲場景,讓幼兒獲得了更多沉浸式的游戲體驗。幼兒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活動,獲得了豐富的游戲體驗,這促使童話游戲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勵幼兒自主游戲
在開展游戲化童話課程活動時,教師要明確課程游戲化的主體是幼兒。在設計童話游戲課程時,教師要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游戲主體地位,賦予幼兒更多自主發(fā)揮的空間,鼓勵和引導幼兒自主游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和自主游戲的過程中促進自身想象力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開展“小老鼠運糧食”的童話游戲課程時,筆者先為幼兒設計了鼠媽媽帶著小老鼠外出運糧食的情境,“它們需要經(jīng)過一條長長的隧道”,然后邀請幾名幼兒上臺演示。在幼兒演示完畢后,筆者對幼兒說:“剛才大家想出了很多過隧道的好辦法,可是隧道附近有很多小貓,小老鼠們在過隧道的同時,還要防止自己被小貓抓住。”接著,筆者讓所有幼兒自主嘗試快速通過隧道的辦法。在幼兒嘗試后,筆者詢問幼兒:“大家在練習的過程中得出了哪些經(jīng)驗呢,怎樣才可以最快地通過隧道?”于是,幼兒在筆者的引導下,充分地交流了想法和心得,并總結(jié)出了最好的過隧道方法,游戲則正式開始。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以情境創(chuàng)設、提問引導、鼓勵實踐等方式,充分引導幼兒思考和主動探索,給予了幼兒充足的自我發(fā)揮空間,讓幼兒通過自主嘗試總結(jié)游戲經(jīng)驗,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游戲心得,促進了幼兒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一)組織開展童話劇模仿表演
好奇心旺盛、喜愛模仿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基于課程游戲化背景實施童話課程,要準確地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組織開展趣味化的童話劇模仿表演,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模擬童話人物的過程中深刻理解童話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準確把握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與此同時,幼兒在模仿童話故事中人物的語氣、動作和神態(tài)時,其肢體表現(xiàn)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例如,在開展《拔蘿卜》童話劇模仿表演活動時,教師可以先帶幼兒梳理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挖掘故事中所涉及的六個主要角色。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老婆婆說話時的語氣和動作是什么樣子的、小姑娘是怎么說話的、老爺爺在說話時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動作、小狗是怎么拔蘿卜的、大家一起拔蘿卜時的表情和動作是什么樣子的”等問題。幼兒在筆者的引導和啟發(fā)下,惟妙惟肖地模仿著老爺爺、老奶奶、小姑娘、小狗拔蘿卜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順利地完成了童話劇模仿表演的任務。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從幼兒的角度出發(fā),開展了集體性的童話劇表演活動,體現(xiàn)了童話課程的特色化和趣味性,讓幼兒在參與表演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集體表演的樂趣,幫助幼兒理解了童話故事中所蘊含的“團結(jié)力量大”的道理,促進了幼兒各方面能力和素質(zhì)的發(fā)展。
(二)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改編童話劇
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改編童話故事是開展特色化童話課程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將課程游戲化理念充分落實到教育實踐中。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不僅能有效挖掘幼兒的內(nèi)在潛能,還能提高幼兒的審美感知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促使幼兒愛上表演,幫助幼兒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例如,在講解完《三只小豬》的童話故事后,筆者為幼兒準備了大灰狼和小豬的頭飾,還提供了熊媽媽的圍裙、樵夫的斧頭以及老爺爺?shù)暮?,讓幼兒在原來故事的基礎上利用這些道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將故事改編成一個全新的童話劇并表演出來。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在童話故事中添加了聰明的熊媽媽、勇敢的樵夫、善良的老爺爺?shù)冉巧?,并結(jié)合人物形象設計了相應的動作和人物對話,通過合作討論的方式創(chuàng)編了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通過提供道具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童話劇,以游戲化的方式為幼兒營造了輕松、愉悅的童話課程活動氛圍,促使幼兒獲得了愉悅的活動體驗,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開展特色主題實踐活動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自我表現(xiàn)機會?;诖?,教師要以幼兒為中心開展童話課程活動,設計一系列的童話活動,鼓勵和支持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大膽地探索,促使幼兒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經(jīng)驗。
例如,在“童話節(jié)”園本童話主題活動期間,筆者組織幼兒開展了“童話劇場”的實踐活動。筆者先與幼兒共同討論了童話劇場所包含的內(nèi)容,幼兒七嘴八舌地說:“有舞臺、有觀眾席、有演員、有觀眾?!庇懻摻Y(jié)束后,筆者將幼兒分成了不同的小組,指定每組幼兒負責劇場布置的一部分。有的小組負責布置舞臺,有的小組負責制作票據(jù),有的小組負責擺放座椅。在分配完任務后,幼兒開始忙碌起來,他們自行分配著角色,有的幼兒扮演觀眾,有的幼兒扮演工作人員,負責檢票和維持現(xiàn)場秩序,有的幼兒扮演演員,表演童話劇《金雞冠的公雞》。
在上述案例中,筆者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幼兒全程參與“童話劇場”實踐的前期討論、中期建設和后期實施等活動,充分地發(fā)揮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促使童話課程發(fā)揮出了良好的效果。
(二)設計親子童話主題活動
為了豐富童話課程的內(nèi)容與形式,教師要積極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開展趣味化的親子童話主題活動,以增強親子間的合作意識,讓幼兒體驗與家長合作表演的樂趣。
例如,在“讀書月”主題活動期間,幼兒園舉辦了親子繪本童話劇表演活動,讓幼兒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各種童話劇表演。家長與幼兒要在家里錄制表演視頻并發(fā)送給教師,再由教師挑選出幾組優(yōu)秀的家庭在幼兒園進行表演,由教師代表和家委會組成的評委團對每組家庭進行評分,評選出前三名,并為他們頒發(fā)獎狀和獎品。
在上述案例中,幼兒與家長通過親子表演活動拉近了彼此關系,同時還感受到了表演的樂趣。教師以親子繪本童話劇的形式,為幼兒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幼兒可以徜徉在童話世界中快樂成長。
為了更充分地落實課程游戲化教育理念,教師在開展童話課程活動時,要尊重幼兒的獨立性,為幼兒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的童話活動情境,鼓勵幼兒自主游戲,讓幼兒在自由、愉悅的活動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創(chuàng)新的想法,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身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雙擁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