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琳花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qū)獸醫(yī)站,甘肅白銀 730900)
在牛場中,奶牛乳房炎屬于比較容易發(fā)生的一種疾病,一般由細菌感染所致。按照臨床表現,可將奶牛乳房炎分為三種:急性乳房炎、慢性乳房炎、隱性乳房炎[1~3]。奶牛乳房炎的誘發(fā)因素較多,為提升奶牛產奶量及牛奶品質,保障奶牛的生產及小牛的健康生長,對該病進行一定的預防和控制勢在必行。
某牛場一共有奶牛80 頭,有幾只奶牛出現食欲下降,并伴有精神沉郁、乳房紅腫及產奶量下降。擠奶工觸摸奶牛乳房時,奶牛有躲避反應,擠出的乳汁與正常乳汁有一定的差別。
病原微生物侵入奶牛乳頭管,非常容易導致乳房炎。此外,如果奶牛感染的細菌較多,病毒以及支原體都會使奶牛出現乳房炎。
如果奶牛長時間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tài),也可能發(fā)生乳房炎。精神狀態(tài)不理想,可使奶牛免疫功能、白細胞作用下降。導致奶牛精神緊張的原因很多,如炎熱、寒冷、強烈的大風、飼養(yǎng)環(huán)境、有關設備等。
環(huán)境原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奶牛四周的環(huán)境主要包括飼料、土壤、糞便等。如果牛舍飼養(yǎng)密度太大,并且長時間在溫度高且濕度高的狀態(tài)下,容易導致水源被污染、糞便清除不干凈,進而引發(fā)乳房炎。
與人工擠奶相比,在機器設備的運用中,相關工作人員出現操作失誤也會導致奶牛出現乳房炎,如壓力大等。
隱性乳房炎具有發(fā)病率高的特點,但是臨床癥狀卻不明顯,主要表現為產奶量下降,且牛奶質量不高,乳汁pH 及電導率逐漸升高[4]。
診斷臨床乳房炎時,主要觀察乳房乳汁變化,表現為乳房伴有紅、腫及熱的現象,在擠奶的過程中奶牛有非常顯著的疼痛感,并且會反抗。
奶牛乳房炎會嚴重影響奶牛的正常生長及發(fā)育,為有效降低奶牛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必須加強飼養(yǎng)管理。例如,合理的計牛欄,確保大小合適,控制奶牛飼養(yǎng)密度,在牛床上放好沙子、墊草等材料,保持適當的溫度,選擇優(yōu)質的飼料;有效清潔牛舍的糞便、積水等,并進行消毒,減少病菌滋生。此外,夏天時要注意防暑降溫,冬天時注意保暖,經常通風,使奶牛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5]。
在對奶牛進行擠奶時,出現乳房炎的可能性非常大,必須有效控制整個擠奶環(huán)節(jié)的衛(wèi)生,重視對擠奶設備衛(wèi)生的把控,及時給予藥浴,擠奶結束后清潔乳頭。
飼養(yǎng)時,按照奶牛的階段進行科學喂養(yǎng),合理搭配飼料,增強奶牛體質,及時處理發(fā)生霉變的飼料,提高奶牛對疾病的抵抗力。
對牛舍進行合理規(guī)劃,以防因擠壓、碰撞等對奶牛乳房造成傷害。
導致夏季乳房炎的主要原因為化膿性隱秘桿菌以及很多微生物,主要通過羊頭蠅傳播?;撔匀榉垦子蟹浅娏业某粑?,經常在夏天中期和后期散發(fā),對泌乳期的奶牛損害較大,情況不嚴重的奶牛癥狀不明顯,情況嚴重的奶牛會伴有發(fā)熱、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導致流產,盡管小牛足月但是是弱犢,對于急性期沒有治療的病例還有死亡的可能。
治療方法:可注射抗生素,想要減輕全身癥狀可運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對奶牛進行局部抗生素治療的成功案例極少,但是經常對奶牛進行沖洗,可降低乳房炎的發(fā)生率。在比較危險的地區(qū),應在奶牛乳房部位每星期給予驅蠅藥,也可使用保護性的薄膜對乳房進行保護,如乳頭密封劑等。
絕大多數奶牛的急性乳房炎是因為感染了腸桿菌。急性乳房炎與環(huán)境也是密切相關的。乳房炎微生物的傳染性,使得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進而誘發(fā)急性乳房炎。這些微生物在感染奶牛的皮膚及乳房上存在,經擠奶將病毒傳染給別的奶牛。急性乳房炎最明顯的特點為乳房區(qū)域變大且硬固,伴有疼痛、灼熱感。有些急性期患病的奶牛,在患病的地方可以明顯看到棕褐色排出物,也可以在乳池、乳導管黏膜炎癥處看到非常明顯的皮下水腫,乳頭頂部可見皮膚充血,這種現象可導致壞疽。患病的奶牛前乳區(qū)域可能會顯著變大,之前的乳頭向里邊偏,兩乳區(qū)下部可看到藍色的變色區(qū)。有部分奶牛有精神且機靈,皮膚也沒有太過明顯的變化,致使乳頭出現皮膚發(fā)涼、潮濕的現象,即晚期壞疽,被感染的乳頭周圍皮膚有紅色分泌液。
治療方法:主要治療方式為在乳房內注射抗生素,還可運用液體療法、非甾體類抗炎藥,及時沖洗感染部位,給予非腸道催產素,提高恢復率,改進擠奶機的功能。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牛舍衛(wèi)生環(huán)境,做好擠乳前的乳頭準備工作,以免損傷乳頭括約肌,降低對乳頭末端的沖擊。
慢性乳房炎主要由無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及其他細菌所致,主要癥狀為牛奶中有凝乳塊,并伴有可以觸摸的乳房變化,奶牛乳房上有堅硬頑固的結節(jié)凸起,這是葡萄球菌導致的乳房內慢性膿腫。晚期患病奶牛對治療反應并不明顯,并且是最為危險的帶菌者,應該將其淘汰?;疾∧膛J莻魅驹矗梢詡魅窘o其他乳區(qū)的奶牛。
治療方法:慢性乳房炎與環(huán)境因素也是密切相關的。控制傳染性乳房炎,能有效降低奶牛與奶牛之間的傳染率。對該病進行有效控制的關鍵是注意擠奶衛(wèi)生,戴好手套,對患病奶牛進行早期觀察、及時治療,擠奶注意消毒乳頭,改進擠奶機功能。
5.4.1 外敷中藥
將生石膏100g、赤石脂100g、五倍子75g、松香50g、滑石50g、冰片20g、蜂蠟15g 研細末,用甘油調成糊狀備用。使用加熱后的陳醋對乳房進行徹底清洗,排干乳汁,將外敷組方均勻敷于患處,每日3 次。
5.4.2 內服中藥
處方1:將白茅根60g、玄參35g、生地30g、金銀花25g、連翹20g、丹皮20g、阿膠20g、焦山梔20g、赤芍15g 研細末,開水浸泡,給病牛灌服,每日1 次。
處方2:生石膏50g、知母30g、金銀花30g、蒲公英30g、黃芪30g、川芎30g、當歸30g、皂角針30g。水煎,灌服,早晚各1 次,灌服3d。
處方3(瓜蔞牛蒡湯):瓜蔞仁30g、牛蒡子15g、天花粉9g、黃芩15g、金銀花15g、陳皮15g,具有清胃疏肝,消腫通乳之功效。
處方4(透膿散加味):黃芪50g,皂刺、白芷、川芎、牛蒡子各20g,金銀花、當歸各30g。具有托毒透膿、解毒清熱之功效。
處方5(托里消毒散):黨參50g、黃芪(炒)30g、當歸(酒洗)30g、川芎30g、芍藥(炒)30g、白術(炒)30g、陳皮30g、茯苓30g、金銀花20g、連翹20g、白芷20g。具有氣血雙補、收澀斂痛之功效。
飼養(yǎng)者必須及時對奶牛乳房炎進行處理,給予患病奶牛有效的藥物治療。同時,加強奶牛飼養(yǎng)管理,保證擠奶衛(wèi)生,保障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