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耐軍
(泰山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師范類院校開展頂崗實習,經(jīng)常會派出駐縣教師參與實習管理。但隨著頂崗教育實習工作的逐步推進,校間合作日趨規(guī)范,當?shù)貙W校給予駐隊大力支持與配合。加之各小組長的協(xié)助,駐縣教師的日常管理工作日趨程序化、簡單化,尤其進入頂崗平穩(wěn)期后,可能會短暫出現(xiàn)“被邊緣化”現(xiàn)象。如何進一步提高駐隊工作的有效性,如何充分發(fā)揮駐縣教師的感召力與凝聚力?筆者建議,駐縣教師應回歸實習本位,參與一線教研,走“以教促管、師生共進”的成長型、參與型發(fā)展之路。
行動研究,即“為行動而研究、在行動中研究、由行動者研究、對行動的研究”。美國學者詹姆斯·麥克納(James McKernan)提出了課程行動研究理論(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旨在強調(diào)教師對課程與教學的反思,強調(diào)教師的研究意識、反思意識與合作意識,提倡教師成為課程教學研究的主體與當事人,提倡實時實地研究,即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邊行動、邊研究。
駐縣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其角色首先定位于一名普通實習生,即“平等中的首席”。實習前期,參與現(xiàn)場觀摩、接受特聘名師指導;實習中期,參與錄課說課、聽課評課、班會文娛等活動,接受教學論專家巡回指導;實習后期,參與教育調(diào)研、當?shù)毓_課展示及教師培訓??傊v縣教師要身先士卒、親力親為,積極參與各項教學活動,與實習生、指導教師、特聘名師一起生活、一起教研、一起體驗、一起反思、一起成長進步,真正地融入實習生活,真正地提高從教技能,真正地服務基層教育。
第一,有利于高師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駐縣教師以教促管,從事教育行動研究,走進基層,參與一線教學,上得“講堂”,下得“課堂”,不僅提高了其從教技能,而且拉近了師范院校與中小學之間的距離,增強職前教育的針對性,提高職前教育培養(yǎng)質(zhì)量。這完全符合高師院校的辦學宗旨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第二,有利于提高駐縣工作的有效性。駐縣教師從事教育行動研究,深入基層,參與教學及科研,參與聽評課,感召力強,著力點準,自我效能感得以最大激發(fā)。這非常有利于提高駐縣教師的工作效率,充實駐縣生活,克服中后期倦怠情緒。第三,有利于加強對實習生的教學指導。駐縣教師從事教育行動研究,參與教學,參與班主任管理等教育實踐,能夠極大鼓舞實習生的頂崗熱情,拉近師生距離,拓展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平臺,真正地實現(xiàn)教學相長、師生共進。第四,有利于調(diào)動當?shù)刂笇Ы處?、特聘名師、教務主任以及學校領導的參與積極性,明顯提高實習生的被關注度,教學巡回指導的各項工作會更加順利的推進。大家一起相互探討、相互交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
基層學校,尤其是偏遠中小學,雖條件艱苦,師資短缺,但教學空間廣闊,科研素材豐富,駐隊有更多機會參與一線教學,接觸當?shù)貙W生。這非常有利于駐縣教師開展教育行動研究,同時也有利于偏遠實習點的日常管理與穩(wěn)定。
參與機會多,形式多樣。駐縣教師可以根據(jù)當?shù)貙嶋H與個人特長,適當取舍。實習前期,可參與現(xiàn)場觀摩、接受特聘名師指導;實習中期,可參與錄課說課、班會文娛、接受專家巡回指導;實習后期,可參與教育調(diào)研、教師培訓、當?shù)毓_課展示。
聽課期間,駐縣教師應始終保持微笑狀態(tài),主動配合其教學進度,化解緊張氣氛,這是對臺上實習生的最大支持與鼓勵。同時,要做好聽課評錄,記錄實習生授課內(nèi)容,并認真總結(jié)教學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評課期間,駐縣教師應集中優(yōu)點,鼓勵為主。對于不足之處,要具體到點,并給出建議。實習生初次講課常犯錯誤如下:教學目標不實際、課堂導入不簡潔、教學環(huán)節(jié)不銜接、課堂氣氛不活躍、師生互動不充分、聲音偏小、語速偏快、習慣動作較多等。
駐縣教師前期培訓中,建議加入教法培訓項目,如課程與教學論概論,旨在強化駐縣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yǎng),進一步強化講課、說課的基本要領與步驟。實習伊始,駐縣教師應與實習生共同觀摩當?shù)靥仄该麕熓痉墩n,共同接受當?shù)刂笇Ы處燑c播,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學習,相互適應,共同提升。實習中期,積極組織并參與實習生錄課、說課、評課、上傳視頻、QQ群等錄課環(huán)節(jié),密切配合教學論專家巡回指導。期間,駐縣教師要身先士卒,登臺講課并號召大家聽評課,查缺點、找不足,努力營造師生共進的積極氛圍。實習后期,實習生普遍進入疲倦期。此時,駐縣教師要以身作則,異軍突起,定期巡回講課,各點組織公開課。此舉既有利于駐隊管理,又進一步開發(fā)了師生從教的后期潛能。
班會主題力求明確、實用,貼近學生生活,如校車安全、學習經(jīng)驗交流、班級建設、道德修養(yǎng)、節(jié)約水電、感恩父母、個人理想、時事動態(tài)等。班會期間,駐縣教師要與實習生相互配合、緊密合作。駐縣教師可作為主持人,操控全局,以身示范;也可作為旁聽者,參與討論,提出建議;還可作為客座嘉賓,進行權(quán)威解讀,評說前沿動態(tài)。
實踐活動課已作為基礎教育必修課程(小學至高中)。駐縣教師應積極參與學?;虬嗉壗M織的文娛實踐活動,如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shù)、研究性學習、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環(huán)境日、雷鋒日、趣味運動會、節(jié)日聯(lián)歡等?;顒悠陂g,駐縣教師可扮演相應角色,承擔一定任務,也可做最后總結(jié)、宣布成績或驗收頒獎。
在教育研究方面,駐縣教師更適合做“質(zhì)的研究”,其涉及主要研究方法:行動研究、個案研究、觀察分析、問卷調(diào)查、PPM影像技術(shù)下的深入訪談等。提倡運用通過PPM影像訪談技術(shù),此法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被訪者的內(nèi)心想法與固有觀念,全面洞察教育現(xiàn)象的內(nèi)因。駐縣教師如有余力或足夠資歷,可以主動聯(lián)系當?shù)亟逃姓块T,對當?shù)亟處熯M行相關培訓或做專題學術(shù)報告,也可申請對重大科研項目立項調(diào)研。這樣既有利于學術(shù)交流,相互促進,又有利于當?shù)匾痪€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頂崗實習支教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實習生從教能力,相應地,駐縣教師在其中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實現(xiàn)工作重心從“管理”到“指導”的過渡?如何處理好“管理”(基礎或條件)與“指導”(核心或中心)的關系?
我們認為,駐縣教師隊伍建設應該由組建初期的“管理為主”,逐漸過渡到“以教促管、教管結(jié)合”,最后達到“以教為主”,管理權(quán)逐步下放給當?shù)亍<瘩v縣教師的中心任務是深入開展教育行動研究,全面參與教學指導,同時配合當?shù)貙嵤┍O(jiān)督管理。因此,駐縣教師角色定位也會發(fā)生相應變化,即由最初的“駐隊管理者”逐漸過渡到“教學參與者、行動研究者”,最后定位于學科專家。我們大膽預計,未來駐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最高境界:駐縣教師不僅僅要對實習生進行教學指導,還要對當?shù)亟處熯M行置換培訓,對重大科研課題進行基層調(diào)研。屆時,國培計劃的主戰(zhàn)場可能會從大學逐漸移到中小學,從城市逐步移到鄉(xiāng)村,從高層講堂逐步移到基層一線課堂。
第十三期帶隊時,一名實習生重病休息。情急之下,筆者匆忙替課。初一年級英語,當時全班學生都很詫異,但效果很好。第十五期帶隊時,筆者曾多次在定州、望都、唐縣參與講課,評課以及班主任管理工作,自感進步很大,駐縣管理工作也更加順利推進。筆者在學院講授“外語教學法”課程,并參與頂崗實習生的培訓任務。駐縣期間,通過落實行動研究,對中學課堂的感性認識更加深刻,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得更加緊密。這些對本職工作很有裨益。
龍泉實驗學校,實習生17人,人多事多。某藝術(shù)生曾多次違規(guī),管理面臨困境。后來筆者改變策略,多次主動指導其上課,并為學生展示公開課,全點學生倍受鼓舞,情緒高漲,注意力逐步集中于教學,學生問題行為得以自然糾正;定州二中,高中學校,開學伊始,有些指導教師忙于成績,很少顧及實習生。筆者曾多次轉(zhuǎn)點指導并示范講課,當時教學主任、指導老師都來聽課,氣氛熱烈,反應良好,從此,當?shù)貙嵙暽魂P注度明顯提高。
課題一,頂崗期間,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法與傳統(tǒng)講授法之間的矛盾與優(yōu)化問題?通過當?shù)亟處熢L談發(fā)現(xiàn):其實,講授法最適合基層中小學的學情和校情,應該堅持以此法為主,配合其他。系統(tǒng)講授法絕不是簡單的死板教學,而是很有條理、有層次、有趣味、有感情。建議:實習生與駐縣教師應重點提高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去年,望都三中的新課程推行受阻,今年學校更多采用傳統(tǒng)教法。其實,傳統(tǒng)教法運用得當,魅力無窮。課題二,實習生作為準教師,其教師專業(yè)信念是否堅定?為什么一部分實習生抱怨多多?通過PPM影像訪談得知:實習生的頂崗熱情存在更多感性成分。一開始躊躇滿志,可時間越長,落差越大。而且,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恰恰是當?shù)氐男oL、學風、班風,尤其是指導老師的言談舉止。建議:對下一期實習生加強師德教育,樹立其堅定地職業(yè)信念,以增強自身抗干擾能力,讓實習生更多地去影響當?shù)?,感化學生,感化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