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涵
(東華大學,上海 200050)
互聯網、移動通信等高效、高速信息傳播模式的形成與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其衣、食、住、行等方面生活活動更依賴于網絡,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環(huán)境的變化,餐飲業(yè)應積極探討Web網上訂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并設計出更為優(yōu)質便捷的訂餐系統,以滿足當代群眾的餐飲服務需求,促進餐飲領域現代化發(fā)展水平的提升。
從本質上來看,網絡訂餐應歸屬于線上購物體系,但相較于其他類別的產業(yè),人們對網絡訂餐行業(yè)具有更高的送達效率要求。一般來說,在訂單下達后,一個小時以內,餐飲產品就應當被送到訂餐人處,因此,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訂餐信息管理系統應具有保持長期性能良好,以及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的能力,同時,在操作流程上,需盡量簡化,以適應當代群眾的快節(jié)奏生活。此外,為了滿足用戶的餐飲服務需求,商家端的后臺操作管理功能應便捷、高效,以便于商家可以針對就餐高峰期的大量訂單,進行及時處理,防止訂單堆積影響餐飲服務質量?;谏鲜鼍W絡訂餐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研究背景,研究者以便捷性功能塑造為目標,開展了Web網絡訂餐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工作,以期構建出一款性能優(yōu)越的訂餐系統,助力網絡餐飲服務領域的發(fā)展。
就目前來看,餓了么、美團等Web網絡訂餐信息管理系統的推廣應用,滿足了當前大部分人們的網上訂餐需求,但其訂餐范圍僅限定于人們所在位置附近的個體餐飲商戶,而這些商戶往往缺乏監(jiān)管,菜品質量得不到保障,因此,這部分系統雖然滿足了人們的就餐需求,但無法有效滿足其健康餐飲需求。在此過程中,相較于個體餐飲商戶,公司的食堂在菜品質量上更具優(yōu)勢,且在價格上也遠遠低于個體商戶。但部分公司規(guī)模較大,食堂與工作區(qū)相距較遠,使得食堂餐飲難以達到工作者的快捷就餐要求。為此,設計者針對公司食堂設計了一款Web網絡訂餐信息管理系統,以構建出公司范圍內的網上訂餐機制,進而在幫助工作者實現快捷就餐的同時,保證餐飲產品的性價比,推動餐飲領域服務水平的發(fā)展。
明確功能需求:出于經濟性需求的考慮,設計者將訂餐系統的核心功能定位為預訂制,即職工需要提前預訂所需的菜品,使食堂人員可以根據菜品的預定情況,來確認菜品制作數量,以免出現浪費情況。在便捷性就餐需求方面,設計者設置了配送功能、座位預定功能,即職工可以在軟件上選擇配送地點,要求食堂人員在指定時間內將菜品送到職工的工作崗位上,方便職工即時就餐,同時,對于一些在崗位上就餐不方便,需要在食堂就餐的職工,其可以提前預定座位,免去臨時尋找就餐位的麻煩,以更好地滿足職工就餐需求,提升食堂餐飲服務水平。此外,基于結算管理需求,設計者制定了即時餐費結算功能,使職工在選擇完所需菜品后,就能夠直接進行網上支付,提高后臺管理的便捷性。
表1 設計過程分析
功能界定設計:結合上述功能需求定位,系統的整體功能內容應當包括,職工可以隨時瀏覽食堂中的餐飲窗口,以及各個餐飲窗口中所提供的菜品信息,同時,還可以直接通過搜索菜品名稱、類別直接獲取菜品信息,并進行預訂,而且支持職工在接收到菜品后,對窗口的餐飲服務進行評價反饋?;诖耍O計者將功能類別界定為兩大部分,即用戶操作部分、管理員操作部分。其中,在用戶操作部分中,為了實現上述各項服務,設計者設置了登錄注冊、個人信息管理、點菜訂餐、信息反饋、菜品信息瀏覽等子功能,以確保該系統可以滿足各類餐飲服務需求。在管理操作部分中,設計者將配套子功能界定為,登錄、用戶資料管理、訂單管理、留言回復等,以實現對各項服務類功能的統一管理,保證各項服務功能的穩(wěn)定運作。
功能性能設計:待功能需求、功能界定設計完畢后,設計者又出于對系統運行性能的考量,開展了功能性能設計。在設計過程中,為了給需求變化,以及系統的日后發(fā)展留有余地,設計者定位了包容性、可擴展性這兩項系統的基本功能性能,同時,由于該系統操作涉及到用餐款項,因此,又定位了安全性這一功能性能。此外,基于安全性這一基礎功能性能,設計者設計了權限檢查、身份認證等一系列信用機制,以保證用戶隱私、網上付款安全,優(yōu)化網上訂餐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性能。
整體架構設計:根據上述的功能設計,設計者將整體的系統框架設計為了兩個部分,即未登錄用戶系統運行架構,登錄用戶系統運行架構。在未登錄用戶的系統運行架構中,用戶具有瀏覽、注冊、登錄這三個選項,并且可以瀏覽食堂窗口熱度排行榜、公告、留言板、菜品信息這幾項內容。而在登錄用戶的系統運行架構中,用戶有5個選項,即訂餐、訂座、訂單管理、反饋、個人信息管理,其中,訂單管理功能結構的應用主體僅為后臺操作人員,而訂餐、訂座、個人信息管理等系統功能結構部分,則對用戶開放,同時,訂餐這一結構部分中還包含購物車功能。從整體上來看,該網上訂餐系統的整體架構較為簡潔,能夠為后續(xù)的便捷性操作、交互界面設計奠定基礎。
業(yè)務系統架構設計:基于上述系統運行架構,設計者設計出了配套的業(yè)務流程架構。該架構由三部分組成,即初次使用用戶業(yè)務架構、已注冊用戶業(yè)務架構、管理人員業(yè)務架構。其中,在初次使用用戶業(yè)務架構中,設計者所設計出的業(yè)務流程為,初次使用用戶點開網頁后,網頁會顯示是否需要訂餐的詢問,待用戶確認訂餐需求后,注冊頁面就會打開。用戶填寫完注冊信息,并通過審核后,即可采用注冊完畢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行訂餐。在已注冊用戶業(yè)務架構中,總體業(yè)務流程為,用戶進入登錄頁面后,通過點擊頁面中的各個選項,即可使用個人信息編輯、菜品瀏覽等功能。在管理人員業(yè)務架構中,業(yè)務流程為,管理人員登錄后,根據當前的需求,對菜品信息進行編輯修改、發(fā)布公告、瀏覽回復用戶反饋,同時,開展訂單管理工作。
登錄系統架構設計:在系統的設計中,設計者將登錄系統架構分為了兩個部分,即用戶登錄架構、管理人員登錄架構。在用戶登錄架構中,架構繼續(xù)運行所需匹配的數據類別包括,用戶編號、用戶賬號、密碼、郵箱,其對應的數據類型為,Int、varchar、varchar、varchar,對應的列名為,U#、UID、Upassword、email。而在管理人員登錄架構中,架構繼續(xù)運行所需匹配的數據類別包括,管理員編號、姓名、密碼、年齡、部門,其對應的數據類型為,Int、varchar、varchar、varchar、Int、varchar,對應的列名為,Ad#、Adname、Password、Sex、Age、Department。
編碼設計:在網上訂餐系統的設計中,由于計算機只能通過具體事物的代表數字、字母、符號,來識別、操作具體事物,因此,設計者還要針對各項功能、業(yè)務流程、架構部分,開展配套的編碼設計工作,以實現系統細部的設計。在此過程中,設計者需要秉承唯一、合理、穩(wěn)定、可擴充、靈活、規(guī)律、簡潔的原則,進行代碼的編制,并將上述功能、架構設計內容代碼化,以保證系統的運作效果能夠順利達到預期。在此過程中,設計者還要注意,應做好該系列代碼的標準化處理,塑造其通用性的特點,確保其能夠在用戶使用過程中順暢運行[1]。
人機界面設計:為了滿足便捷化的訂餐軟件操作需求,設計者應秉承操作友好的原則,開展人機界面設計,以增強系統細部設計環(huán)節(jié)落實效果。在此過程中,設計者采用了若干菜單的形式,呈現出了初步命令系統,并將常用命令設置在較為明顯的位置上,同時,根據外部服務之間的聚類關系,對各類命令進行了全面的組織,使功能與命令一一對應。此外,在功能的層級結構界面設計中,設計者采用了“兩層三叉樹”的模式,將用戶獲得單項服務,所需的點擊頻率進行了最少化,增強了人機界面操作的便捷性,提升了該系統的使用性能[2]。
輸出設計:在輸出設計環(huán)節(jié)中,設計者將可輸出內容定位為,用戶個人信息表、訂單信息列表、菜品圖形信息、窗口圖形信息,以及配套的介紹文字。其中,窗口、菜品輸出信息的數據類型包括,int、varchar、text、float等,訂單信息數據類型為,Bigint、Int、Float、Smalldatetime等,輸出的反饋信息數據類型為,int、varchar、smalldatetime等。輸出設備為顯示器,輸出格式為多樣化的常規(guī)性輸出格式,使用戶在反饋時,可以即時傳輸各類格式的圖片,增強了反饋功能的便捷性[3]。
待設計、試運行完畢后,設計者將該系統應用到了某大規(guī)模的工廠食堂運營中。該工廠食堂經過一段時間的網上訂餐系統應用后,其食堂窗口的流量得到了顯著的增長,同時,大部分職工已經基本不再依靠訂外賣的方式,滿足自身的餐飲需求,并呈現出了對食堂就餐的極大偏好。此外,在此段運行時間內,系統沒有出現任何故障問題,且運行流暢,由此可見,該系統能夠有效提升食堂餐飲服務水平,有助于線上餐飲服務領域的發(fā)展[4]。
綜上所述,增強網上訂餐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效果,能夠優(yōu)化餐飲服務水平。經過上述設計研究過程,設計者構建出了一個運行穩(wěn)定、用戶操作便捷的網上訂餐系統,并在實際應用試驗中驗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將該方案用于訂餐交易的網絡化,有助于線上餐飲服務領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