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昕
摘?要:紙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紙藝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適合幼兒手工創(chuàng)作。是培養(yǎng)幼兒審美能力的良好素材。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從創(chuàng)設生活化欣賞情境,激活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確定生活化欣賞主題,培養(yǎng)幼兒正確審美和合理選擇生活化的紙藝作品,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幾個方面介紹了如何結合紙藝欣賞活動與幼兒生活聯(lián)系,找到幼兒喜愛并便于操作的教學模式,提高幼兒紙藝欣賞能力,激活幼兒思維培養(yǎng)動手能力,傳承民間文化。
關鍵詞:生活;小班;幼兒;紙藝欣賞;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057-02
【Abstract】Paper ar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aper art materials are easy to obtain,low cost,rich and diverse forms of expression,suitable for children's manual creation. It is a good material to cultivate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ty. Combined with educational practice,this paper introduces how to combine paper art appreciation activity with children's life,find a teaching mode that children like and operate easily,and improve children's paper 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creating life-based appreciation situation,activating children's creative thinking;determining the theme of life oriented appreciation,cultivating children's correct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living paper works,and stimulating children's creative desire Art appreciation ability,activate children's thinking,cultivate hands-on ability,inherit folk culture.
【Keywords】Life;Small class;Children;Paper art appreciation;Activities
紙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是我國數(shù)千年燦爛文化歷史積淀的產(chǎn)物,是一種民間口傳身授的民俗活態(tài)文化形態(tài)。紙藝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深受群眾歡迎。是一種非常適合幼兒園小朋友手工創(chuàng)作的素材。是培養(yǎng)幼兒審美的良好素材。人們進行紙藝創(chuàng)作時,以一張最普通紙做創(chuàng)作材料,彰顯中華人民的智慧。為了保證紙藝欣賞教學能夠順利進行,提高小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賞析能力。教師需要在活動中融入生活化內容,引導幼兒在賞析的同時進行撕、剪、折、貼等動手操作,提高幼兒審美,挖掘其創(chuàng)造性,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審美得到提升,從而開發(fā)幼兒智力,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1.創(chuàng)設生活化欣賞情境,激活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選擇恰當?shù)幕顒铀夭?,?chuàng)設一個適合活動開展和幼兒發(fā)展需求的教學情境,已成了廣大幼兒教師的共識。所謂情境教學指的是一種創(chuàng)設典型生活化場景、激起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把幼兒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
學習對于幼兒而言,有著深刻的意義。環(huán)境是幼兒教育重要的資源。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紙藝欣賞時,要創(chuàng)設宜于幼兒主動感受、自我表現(xiàn)的富有紙藝特點生活化欣賞情境,使幼兒擁有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體驗空間,是紙藝欣賞活動的重要基礎。欣賞活動要貼近幼兒生活,使其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學會欣賞,學會創(chuàng)作。激活其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力。讓幼兒在欣賞的基礎上學會剪紙、折紙等基本紙工技能。
具體以“貼五官娃娃”活動為例,小朋友們對于面部五官是熟悉的。教師在活動中,可以先教幼兒唱唱五官歌,做做五官游戲。通過做唱預熱活動,讓幼兒能夠準確的找到自己的五官位置。有了這些認識五官活動的游戲基礎,這時對于進入五官紙藝活動,大家就不會覺得陌生了。至此,教師便可引出本次的紙藝欣賞活動“貼五官娃娃”?;顒右婚_始,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個課前事先準備好的人臉圖案,讓大家在上面找找,看人臉上少了些什么。說說五官位置如何貼才更美。教師的示范粘貼后,就讓孩子上臺動手操作。雖然臺上有的臉上五官貼的東倒西歪,但孩子們的熱情不減。臺下的更是紛紛指出不好的地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要上臺糾正。這種貼近幼兒生活的生活化欣賞情境,不僅豐富了幼兒知識,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幼兒充分感受到色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環(huán)境。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了,他們的視野也就開闊起來了.幼兒可以在直接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fā)展語言.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2.確定生活化欣賞主題,培養(yǎng)幼兒正確審美
教師進行紙藝欣賞教學活動時,需要精心挑選合適的主題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好奇心強是幼兒的天然特質之一。教師在進行欣賞活動時,應當關注幼兒的興趣,挑選富有生活氣息的,幼兒感興趣的紙質作品,引導幼兒進行賞析。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紙藝欣賞,提高幼兒審美能力是教學任務,而引導幼兒欣賞過后再動手實踐,提高其動手能力,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力也是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在進行紙藝欣賞活動引導時,要重視紙藝欣賞主題的選擇,欣賞的主題要貼近自然,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只有這樣,才能夠拉近教學與幼兒之間的距離,才能夠使幼兒產(chǎn)生親近感與認同感,進而激發(fā)幼兒的紙藝創(chuàng)作熱情。
在紙藝欣賞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是欣賞活動的引導者,幼兒是欣賞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注意不能對幼兒的欣賞過程進行過多的干預。教師要擺正自身位置,將幼兒是欣賞活動的主體落到實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一方面,教師應當想方設法激發(fā)幼兒對紙藝的興趣,讓幼兒充分領略紙藝欣賞與制作的樂趣。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紙藝的藝術價值與欣賞價值。讓幼兒感受紙藝的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轉化幼兒對紙藝的興趣與熱情,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推動幼兒開展紙藝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保證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激發(fā),提升動手能力,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其中,教師在進行欣賞主題的選擇時,應當源于生活、接近自然,挑選幼兒喜愛的主題。例如,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個“百花齊放”為主題的紙藝欣賞制作活動。先展示準備的好的花卉作品,讓幼兒在五彩紛呈,百花爭艷紙花中,感受紙藝的魅力,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時,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將紙藝欣賞教學局限在課堂中,讓紙藝欣賞走出教室。教師可以將幼兒帶出課堂,在校園里、到公園去,接觸大自然,引導幼兒將紙花與真花進行比較,看那一朵紙花更逼真,更好看。由此培養(yǎng)幼兒觀察生活中的美,引導幼兒在自然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讓他們在學習時能夠調動多種感官,表現(xiàn)美。
3.合理選擇生活化的紙藝作品,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我們的紙藝教學活動生活化的指導思想是:“課程資源生態(tài)化,學習活動生活化”。紙是構成紙藝作品的原材料,在紙藝活動中需要小作者以“心”造像,以“意”變形。讓每一幅紙藝作品都通過剪、撕、折、卷等手法,在幼兒手中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作,以此展示生活中的美。正因為每一幅紙藝作品都需要創(chuàng)作者對材料進行構思和設計,充分發(fā)揮不同材料的工藝性,才能制成富于生活氣息的作品。教師就要合理地選擇生活化的紙藝作品。具體而言,就是要有意識地選擇具有教育價值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物”,作為幼兒教育的資源。讓幼兒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學會根據(jù)制作意圖選用材料,激活幼兒想象力,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
例如,小手套是幼兒生活必備品。教師可以設計紙藝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小手套的上色、配對活動。教師先投放手套紙樣,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種類的紙藝手套(如并指的、五指的、半指的、露背的、翻蓋的、有掛繩的,棉手套和單手套等)。讓幼兒學會挑選材料,使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意圖進行彩紙粘貼,然后教師給每個幼兒發(fā)放手套紙樣,供幼兒玩涂色、配對游戲。以此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使其能夠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內涵,提高幼兒的審美水平和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的紙藝欣賞不僅要讓幼兒提高審美水平,還應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幼兒能夠掌握基本的紙藝創(chuàng)作技巧,手腦并用。由于紙藝作品材質的特殊性、表現(xiàn)手法的多樣性,其效果與繪畫作品相比顯出多元化。因此,在紙藝欣賞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給予幼兒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自主、溫馨、愉悅的生活化的欣賞環(huán)境,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幼兒沒有壓力,才會敢說、愛說,敢做、愛做。紙藝欣賞才會扎實有效,幼兒才能快樂地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陶紅.紙藝教學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11):172
[2]許秋靈,劉萬清.讓智慧在孩子的指尖綻放—淺談紙藝活動的實踐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77+81
[3]王麗琴.幼兒紙藝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好家長,2011(08)
[4]呂翠靈.幼兒園中大班STEAM紙藝課程構建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5]林楓.紙藝在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的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