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安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其它教學任務能否正常進行的基礎,其中識字和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學生對于漢字的掌握能力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理解能力,自然就影響整個學習階段中對于其它科目的理解。尤其是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下,小學語文識字、寫字就更為重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對于小學教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認字;
新課程標準中對于小學語文識字、認字提出了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的標準,加強對于小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小學階段,是學生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奠定良好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其中,包括良好的書寫習慣、工整的字體、傳統(tǒng)美德的塑造等等。教育的過程也是育人的過程。剛入學的新生,對于寫字的要求還不了解。一些正確的書寫習慣還有待培養(yǎng)。如果課堂上少了寫字時間,不讓學生動筆,老師也就很難發(fā)現(xiàn)學生寫字時的坐姿、握筆姿勢、運筆是否有不當之處,也不能將學生寫字方面的缺點和不良習慣加以改正。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本子上的字形對了就行,根本不重視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和基本功訓練,以致學生作業(yè)馬虎,字跡潦草,近視率也不斷上升。
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會讓孩子們受益終身的。從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識字特點看:小學生的識字往往是從字形的感知開始,即看見字形,憑借漢語拼音聯(lián)系上下問讀出字音,初步了解字義,大概的從整體上記住字形。但對字的個別細小部件的辨別記憶能力還比較差,如“木、本、未、末”這些字長的很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漢字家園板塊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形近字很難區(qū)分,易錯、易混,如果課堂上在老師能夠加以強調,讓學生準確識字的基礎上,再動手寫一寫會讓學生對生字掌握的更加牢固。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持久,他們好動。如果一節(jié)課里讓孩子們動筆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好,誰對生字記的扎實,會很好的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而且這也是對識字教學的鞏固?;谶@幾點,我想對于小學識字、寫字教學淺談有幾下策略。
1確立教學目標
(1)掌握漢語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孩子獨立識字的能力
對于漢字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兩類基礎知識,即拼音和漢字字形。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對于一二年紀的小學生要求必須將漢語拼音學會,能自主認識拼音,自己根據聲韻母組合將拼音讀出來,并要求學生可以正確書寫漢字。對于字形方面的要求,要求學生對于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有了解,對漢字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筆順都能認識。
(2)掌握漢字習得方法、培養(yǎng)漢字書寫習慣
漢字的發(fā)音和字形都有規(guī)律可以遵循,對于這些規(guī)律的掌握,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進行漢字的學習,提高識記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新的漢字的學習,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強識字力度,同時增強學生對于漢字釋意的理解,例如提手旁的漢字一般同手部動作相關。
(3)培養(yǎng)孩子欣賞漢字的意識、培養(yǎng)對漢字的感情
漢字是美妙且充滿魅力的,對于漢字的欣賞,教師要進行引導,讓孩子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同時,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國家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通過對于漢字的識記、對漢字的書寫來感受漢字的魅力。尤其是對于書法的欣賞和鑒賞,都可以讓小學生對于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2整合教學內容
(1)漢字的鍵盤輸入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時代的發(fā)展,教學任務中也安排了一些漢字的鍵盤輸入課程,一般是信息技術老師進行該項課程的教學,不是語文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信息化的時代中,使得漢字的鍵盤輸入也成為了小學語文識字、寫字的課程標準內容要求。
(2)對信息資源進行利用
小學生進行漢字學習的時候要使用到字典,現(xiàn)階段手機軟件的發(fā)展,使得很多便利人們生活的軟件應用而生,例如電子字典、詞典的產生,可以幫助人們快捷的進行漢字、詞語的檢索。對于電子詞典,教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掌握電子詞典正確檢索方式的同時,也不忘記紙質電子字典的使用方法。
3優(yōu)化教學評價
良好的評價體系讓學生對于自我學習能力有較好的認識的同時,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有所促進。因為此時,評價的側重點就從成績轉移到學習能力上,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獎勵,要兼顧能力和努力,對于學習效率較高的同學,要進一步的進行鼓勵,如果更努力,他會做得更好;對于學習效率較低的同學,對他們的努力進行認可,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更多的進步。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4優(yōu)化識字、寫字教學評價的措施
(1)及時評價同階段評價結合
及時評價即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例如學生課堂上出現(xiàn)的讀音、拼寫的錯誤、書寫的不規(guī)范等問題,教師及時的進行糾正。同時,對于學生的作業(yè),教師也可以采用及時鼓勵的形式,利于一些帶有字符的小印章,例如“太棒了”或者錯誤類型,例如“弄混了”,“再嘗試一下”等內容。這些評價也可以借助一些軟件進行完成,再信息化的模式之下更好的完成教學。
(2)多元化評價
對于學生作品的評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學生作品進行有保留的公開,讓同學之間進行互相學習和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或者是自己需要保持的優(yōu)點。
在語文教學中,識字和寫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學語文階段乃至整個教育階段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語文技能是進行其它科目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需要從漢字的識記開始。
參考文獻
[1]高崇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5(9):192.
[2]馮素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1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