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社會對網絡安全的要求提高,而高職院校擔負著教育人才、輸送人才的職責,在網絡安全教育方面更應加強力度,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網絡安全專業(yè)人才。與此同時,高職院校要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學校的網絡安全課程,因為網絡安全課程事關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進行網絡安全課程改革,及時調整網絡安全課程設置,完善網絡安全課程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關鍵詞]互聯(lián)網? 高職院校? 網絡安全? 課程改革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教育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因為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極大地損害了學生的利益,高職院校需要及時進行網絡安全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改革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fā)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lián)網國際交流合作。高職院校承擔著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養(yǎng)的重任,是為社會培養(yǎng)網絡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更應該加強學生的職業(yè)培訓工作,將職業(yè)技術教育和知識基礎教育相結合,盡量為學生提供一些公益性和實踐性的工作崗位,逐步提升學生的網絡操作能力。由于當前網絡安全問題多發(fā),必須改革高職院校網絡課程,以不斷提升網絡安全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維護網絡安全。另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帶動了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的發(fā)展,網絡用戶群體更加的龐大,這就需要網絡用戶掌握一定的網絡安全知識,以保護自己的權益。高職院校應順應趨勢,改革網絡安全課程,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使學生步入社會后能促進網絡平臺安全,滿足不同網絡用戶需求。
“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陳舊
傳統(tǒng)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模式簡單,主要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教學實踐性不強,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不高,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學習能力不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課程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是培養(yǎng)技能型和實踐型人才的地方,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違背了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和辦學宗旨,因而改革迫在眉睫。
2.教材內容未跟上時代發(fā)展
高職院校辦學核心是工學結合、實踐為主,根據市場定位,努力培養(yǎng)出高素質、全能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的教材多是圍繞算法理念、網絡知識等編排的,沒有和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相結合,也沒有進行教材分類,實踐部分較少,且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頻次也不高。導致學生的知識和社會需求脫節(jié),難以做到學以致用,而且大多數(shù)理論難度高、層次深,和學生生活不貼合,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時容易出現(xiàn)問題,造成了專業(yè)現(xiàn)在冷門的現(xiàn)狀。
3.實訓課程的基礎設備不足
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應當是理論課時短,實訓課時長,這就需要大量的經費進行基礎條件和硬件設備的建設,但是因為實訓空間等條件有限,學生的實訓也僅限于狹小的教室,且缺少相應的操作設備,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示范進行觀察,這容易造成學生領悟不足,使其今后難以適應工作崗位要求,造成的后果是人才和崗位匹配低下。
“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改革的措施
1.提高課程實踐性
高職院??梢愿鶕W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崗位需求標準設置課程計劃,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訓情況調整課程標準和課程目標,平衡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的時間比例,推出彈性教學制度。學校可以根據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特點調整實踐課程內容和進程,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實訓項目和指標,讓學生依據自身情況自由參與,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實訓,再在實訓期間靈活安排一些理論課程學習。根據項目指標提高學生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使其在實訓中深入了解知識結構,進而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師可以在網絡安全課程的實訓中利用計算機網絡虛擬技術,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如利用虛擬系統(tǒng)隨時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監(jiān)督,提高實訓效率和進度。高職院??梢远喙膭罱處煼e極參加各種網絡技術培訓課程和活動,提高專業(yè)技能,在培訓中積極和其他教師交流,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高職院校還可以鼓勵教師積極加入企業(yè)網絡建設和產品開發(fā)使用中,在實際體驗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
2.研發(fā)新教材更新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要根據網絡現(xiàn)狀和學生學習特點研發(fā)新教材。制定“互聯(lián)網+”背景下課程標準,根據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宗旨,依據一定的原則及學生學習特點更新教學內容。將“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總結理論”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校領導、骨干教師、學科教師要明確自身職責,為編寫與時俱進的新教材貢獻個人力量。對于教材中的網絡安全概述、加密技術、數(shù)字建設技術、防火墻技術、無限區(qū)域網技術等要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鞏固學生理論基礎,劃分好重點和難點。另外,實訓要遵循實踐大于理論課時的原則,參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編寫出適合本校學生學習的教材。高職院校要培養(yǎng)出一批“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高技能教師,且要在日常引導本校教師和企業(yè)工作人員做好交流工作,共同商討教學內容,及時改進實訓中的不足,選擇符合學生專業(yè)能力和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進行教學。教師還應積極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及新媒體運用能力,利用互聯(lián)網及時獲取新的網絡安全信息,做好自己的知識儲備工作,加強自己的研究力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新的知識。
3.加強學生的安全法律、道德、防范意識教育
高職學生是網絡安全課程改革的主體,因為他們的社會經驗、法律意識不足,很多時候無法正確判斷哪些是違法行為,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法律知識教育。首先,組織學生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及一些網絡使用法律規(guī)范。教師對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規(guī)范學生的網上行為,注意為學生提供一些網絡安全法律知識的學習途徑,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法律學習習慣,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講解一些識別及判斷一些網絡危害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警惕性。學??梢栽谛确e極舉辦一些網絡安全知識宣講活動或者知識講座,邀請一些專業(yè)人士現(xiàn)場操作,為學生作示范和指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道德意識教育。高職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和網絡安全也息息相關,若學生自身道德意識不足也容易產生一些錯誤行為,對外來網絡侵害會盲目無知。學校應該在校內及時舉辦一些網絡道德模范或者網絡道德安全活動,促進校園網絡安全道德環(huán)境建設。教師應該主動融入學生生活,觀察學生有哪些道德問題,然后對癥下藥,引導學生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加強個人認知,明辨是非,提高警惕性及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網絡道德素養(yǎng)和品質,文明上網。教師還可以將中華美德和網絡道德相結合,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意識和觀念的培養(yǎng),可以將網上一些不道德的輿論導向作為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學生熟悉的案例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4.提供安全的網絡學習環(huán)境
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力不足,自控能力差,且自我探究能力不強,因而需要學校為學生建立一個牢固、安全、穩(wěn)定的網絡實訓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訓中積極主動學習,相互探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首先,學校應該對實訓環(huán)境積極投入資金和人力,加大建設力度,在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中加深學生對網絡安全知識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將實訓環(huán)境的建成、步驟、環(huán)境因素和基礎理論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自覺練習。學校也可以組織校內一線教師和網絡企業(yè)家共同建設虛擬實訓環(huán)境及實驗室,引導學生在虛擬實訓環(huán)境中主動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其次,學校要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監(jiān)管,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打造良好學風,促使校園網絡安全監(jiān)督機制的建成。教師也可以根自身經驗,研究開發(fā)新的學習網站,為學生開辟便捷的網絡學習途徑,使學生在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
5.完善線上、線下網絡安全知識教學
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只依靠課堂時間理解、消化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將課外教學和課內教學相結合,不斷地完善線上和線下網絡安全知識教學,將微課教學和課堂教學、翻轉課堂、常規(guī)課堂教學等進行適當融合,使用到不同的課時當中,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進一步完善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教師可以將網絡安全知識課程分為不同的模塊,比如針對學生的情況將基礎將課程內容分為基礎課時、技能課時、實戰(zhàn)課時等,對于基礎課時的內容可以采取微課或者線上教學,同時對其中重要的概念、理論進行重點的講授。對于技能課時可以采用翻轉課堂和常規(guī)課堂相融合的方式進行。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注重教案設計,將技能方法等通過視頻的形式組織學生觀看學習,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對于實戰(zhàn)課時,教師可以采用線下教學和微課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采用點名合作方式進行演示,充分激活課堂學習氛圍,組織學生探討、交流,進而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結? 語
網絡安全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課程之一,其對于學生未來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需要高職院校、教師積極根據學生學習現(xiàn)狀和未來崗位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高職院校要提升實訓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助力于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要立足于網絡安全課程教學,提高學生網絡安全問題的應對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琳.“互聯(lián)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安全課程改革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31(5):73-75.
[2]劉怡然.大數(shù)據視域下高職院?!毒W絡安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24):16-17.
[3]高銘澤.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9):159.
[4]史兆洋,申永剛.“互聯(lián)網+”和大數(shù)據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研究[J].科教文匯,2019(35):118-120.
[5]蔡向陽.基于工作過程的《網絡安全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10):196-197.
[6]鄧國記.“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職院校校園網絡安全策略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