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平
(西寧市人民公園,青海 西寧 810000)
西寧市位于青海省東北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屬大陸性高原半干旱氣候,年降水量小、蒸發(fā)量大,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低,光照強,無霜期短、冰凍期長,冬季寒冷、干燥,適應當?shù)厣车木G化樹種相對貧乏。隨著西寧市城市綠化建設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有的園林綠化樹種已不能滿足城鄉(xiāng)綠化、美化、香化的需求。項目通過引進紅葉糖槭、珍珠繡線菊、紅葉榆葉梅、美國紅楓、金葉衛(wèi)矛、懸鈴木6個景觀樹種,篩選出適宜在西寧地區(qū)普通條件下栽培的樹種,豐富西寧地區(qū)城鄉(xiāng)綠化樹種,同時,為西寧地區(qū)景觀苗木引種篩選工作及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引種栽植試驗區(qū)位于西寧市城東區(qū)付家寨,屬大陸性高原半干旱氣候。海拔2261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約為1939.7h;年平均氣溫7.6℃,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零下18.9℃;年平均降水量380mm,蒸發(fā)量1363.6mm;付家寨位于西寧東部,東經101°77′、北緯36°62′。
充分遵循植物引種原則,分析市場前景,于2018年4月從遼寧省開遠市引進如下樹種,詳見表1。
表1 研究材料情況介紹表
1.2.1紅葉糖槭:美洲糖槭的栽培優(yōu)選品種,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秋季葉橘紅色;花期在4月,先葉開放,小花黃綠色;翅果,10月成熟后,變成褐色。
1.2.2珍珠繡線菊(SpiraeathunbergiiBl.):薔薇科繡線菊屬灌木;葉秋季桔紅色;花期4-5月,白色,傘形花序無總梗。
1.2.3紅葉榆葉梅(Hallianaprunustriloba):又名垂絲榆葉梅,薔薇科桃屬小喬木;葉紫紅色;花重瓣,粉紅色,花期4月;果期5-7月,核果紅色,近球形,有毛。
1.2.4美國紅楓(Acerrubrum):槭樹科槭屬落葉大喬木;3月末至4月開花,花為紅色,先花后葉;葉秋季紅色;翅果,成熟時變?yōu)樽厣?/p>
1.2.5金葉衛(wèi)矛:衛(wèi)矛科衛(wèi)矛屬灌木,普通衛(wèi)矛的變種;葉金黃色;花黃綠色,花期4-6月,常3朵集成聚傘花序;蒴果棕紫色,種子褐色,有桔紅色的假種皮,果熟期9-10月。
1.2.6懸鈴木(Platanusacerifolia):懸鈴木科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葉大,3-5掌狀分裂;花期4-5月,頭狀花序球形;通常2球一串,9-10月果熟,堅果基部有長毛。
1.3.1 綜合評價法
1.3.1.1 確定評價指標
本項目為了對引進的6種觀賞樹種進行準確、客觀的評價,參照相關文獻中植物評價方法[1],并結合西寧地區(qū)氣候特點和觀賞需求,確定如下12項評價指標,詳見圖1。
圖1 苗木評價指標
1.3.1.2 擬定評分標準
在參考植物觀賞性和適應性評價相關文獻[1-2]的基礎上,結合本項目中具體樹種的特征,對各評價指標進行量化,擬定5分制的評分標準,各指標的評分標準見表2。
1.3.1.3 制定三級綜合評價標準
根據(jù)項目擬定的5分制的評分標準,制定如下三級綜合評價標準:優(yōu)秀樹種:評價分值55-60分(含55分);良好樹種:評價分值45-55分(含45分);較差樹種:評價分值45分以下。
表2 引種苗木各評價指標評分標準
1.3.2 觀察記錄法
1.3.2.1 觀測時間
2019年從不同樹種的物候期啟動后開始觀測,每周調查1次,直到物候期終止,結束觀測。
1.3.2.2 觀測方法
2019年春季每個樹種隨機選取10株作為觀測樣株,觀測中因死亡缺樣,從成活植株中重新選定。整個過程指定專人進行觀測、記錄及統(tǒng)計。
1.3.2.3 觀測指標
(1)花色:開花盛期花瓣的顏色。
(2)花期:從開花始期到開花末期所經歷的時間。
(3)葉色:葉片的顏色。
(4)色葉期:從葉開始變色期到落葉末期所經歷的時間段。
(5)樹形:依據(jù)展葉盛期枝葉濃密程度、分布情況、有無枯枝枯葉、枝條充實程度、樹冠飽滿度為評價樹形的依據(jù)。
(6)綠期:從開始展葉期到落葉末期所經歷的時間段。
(7)萌動期:當植株的1-2個小枝上,芽的鱗片開始分開,側面顯露淡色的線形或角形時,為芽膨大開始期;有鱗片的芽,當鱗片開裂、芽的上部出現(xiàn)綠色尖端時,隱蔽芽明顯長出綠色葉芽時為芽開放期。
(8)展葉期:當1-2個小枝上初次出現(xiàn)還沒有發(fā)育完全的小葉,但已能明顯看見葉的形狀時為開始展葉期;當植株50%小枝上的小葉完全展開時,為展葉盛期。
(9)開花期:第1個小枝上的花瓣開始完全開放,柔荑花序長出雄蕊,花序黃色,用手觸摸,手指上粘留花粉時為開花始期;50%小枝的花都展開花瓣或者散出花粉時為開花盛期;留有極少數(shù)的花或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脫落時為開花末期。
(10)秋葉變色期:少數(shù)葉子開始變黃色或者紅色葉時為開始變色期;葉子完全變色時為葉全部變色期。
(11)落葉期:在沒有風的時候,葉子一片一片的落下時為落葉開始期;樹上的葉子幾乎全部脫落時為落葉末期。
1.3.3 實地調查法
1.3.3.1 調查及計算方法
(1)成活率:成活率=成活的株數(shù)/引種株數(shù)×100%
(2)保存率:保存率=越冬發(fā)芽株數(shù)/成活株數(shù)×100%
(3)生長量:以引進樹種在栽培地當年生枝條長度、粗度與引種地當年生枝條長度、粗度的百分比為衡量標準。即春梢生長初期,每株樣株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選擇一個固定枝條,停止生長后測量枝條長度與基部粗度,取四個枝條的平均值,即為該樹種的年生長量。
長度百分比=栽培地當年生枝條長度/引種地當年生枝條長度×100%
粗度百分比=栽培地當年生枝條粗度/引種地當年生枝條粗度×100%
(4)干梢:干梢情況以植株的干梢率和干梢量為標準。
干梢率=干梢株數(shù)/觀測株數(shù)×100%
干梢量=干梢枝條數(shù)/全株枝條總數(shù)×100%
(5)抗病蟲能力:以植株病蟲害侵染率和侵染量為標準。
感染率=指感染病蟲害的株數(shù)/觀測株數(shù)×100%;
感染程度=單株感病蟲害的枝葉量/全株枝葉量100%。
(6)花枝量:開花枝條數(shù)/全株枝條總數(shù)×100%
1.3.4 評價值計算方法
1.3.4.1 評價指標值計算方法
每個樹種每項評價指標的值均為10棵樣株觀測值的平均值。
1.3.4.2 綜合評價值計算方法
項目組成員依據(jù)各項評價指標值、評價指標評分標準及對引進樹種的感官認知,對6個樹種的各項評價指標進行賦值,得出各樹種的評價分值,每個樹種得綜合評價值均為所有人員賦值的平均值。
2019年在引種栽培試驗區(qū)內對固定樣株進行物候期觀測,記錄每個樹種由芽開始膨大到落葉末期的整個生長發(fā)育段(詳見表3)。結果表明:未采取保護措施的紅葉糖槭、紅葉榆葉梅、珍珠繡線菊、金葉衛(wèi)矛與采取越冬保護措施的美國紅楓,在西寧地區(qū)均能順利完成萌發(fā)、展葉、開花、葉變色、落葉等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采取越冬保護措施的懸鈴木,在西寧地區(qū)能順利完成萌發(fā)、展葉等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但沒有開花結果。其中:珍珠繡線菊萌動期最早,懸鈴木最晚;紅葉榆葉梅、珍珠繡線菊、紅葉糖槭、美國紅楓花較葉先開放;紅葉糖槭落葉最早,金葉衛(wèi)矛落葉最晚。
表3 物候觀測記錄表
2.2.1成活率
2018年6月,采用全面調查法對引種苗木成活率進行調查(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在常規(guī)栽培條件下,紅葉糖槭、珍珠繡線菊、紅葉榆葉梅在西寧地區(qū)引種后成活率很高,均在95%以上;懸鈴木成活率次之,成活率為66.5%;美國紅楓引種栽培后成活率最低,只有39.5%。
表4 各樹種成活率統(tǒng)計表
2.2.2 保存率
2019年4月,采用全面調查法對引種苗木保存率進行調查(見表5)。結果表明:未采取保護措施苗木越冬保存率分別為紅葉糖槭96.4%、珍珠繡線菊99.5%、紅葉榆葉梅95.3%、金葉衛(wèi)矛85.3%;采取保護措施的苗木越冬保存率分別為美國紅楓22.7%、懸鈴木54.4%。
表5 各樹種保存率統(tǒng)計表
2.2.3 生長量
2019年秋季落葉末期,調查固定樣枝的長度與基部粗度,取其平均值(見表6)。從表6可以看出,相對于引種地而言,西寧地區(qū)引種栽培后,美國紅楓的年生長量最大,停止生長后枝條長度可達52.75cm,基部粗度為0.55cm,分別為引種地的68.9%和72.4%;金葉衛(wèi)矛的最小,停止生長后枝條長度可達50.74cm,基部粗度為0.32cm,分別為引種地的39.4%和20.6%;其他四個樹種居中。分析原因,栽培地近幾年的平均有效積溫(≥10℃)為2070℃,引種地近幾年的平均有效積溫(≥10℃)為2700℃。由于有效積溫較低,所以引進樹種在西寧地區(qū)的年生長量較小。
表6 各樹種生長量統(tǒng)計表
2.2.4 抗病蟲能力
2019年對固定樣株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進行監(jiān)測、記錄(見表7)。從表7可以看出,珍珠繡線菊、紅葉榆葉梅、美國紅楓、金葉衛(wèi)矛、懸鈴木在整個生長期沒有檢測到病蟲害;紅葉糖槭在7月初發(fā)生白粉病,病害感染率為100%,病害感染程度為15.16%,通過化學防治,防治率達100%,防治效果良好。
表7 各樹種抗病蟲害能力統(tǒng)計表
2.2.5 干梢情況
2019年春季對樣株干梢情況進行調查統(tǒng)計(見表8)。從表8可以看出,采取保護措施的樹種中,懸鈴木無干稍現(xiàn)象;美國紅楓干梢率為40%,平均干梢量為1.79%;未采取保護措施的4個樹種均有抽梢現(xiàn)象,其中紅葉糖槭干梢程度最輕,金葉衛(wèi)矛干梢最嚴重,干稍率達100%。
表8 各樹種干梢情況調查統(tǒng)計表
2019年結合苗木物候期觀測,對引進苗木的花、葉、樹形等觀賞性狀進行觀測、記錄(見表9)。結果表明:紅葉榆葉梅和珍珠繡線菊的花和葉均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樹型優(yōu)美,且觀賞期長;紅葉糖槭、金葉衛(wèi)矛、美國紅楓的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但花的觀賞價值比較遜色;懸鈴木樹形優(yōu)美、綠期長。
表9 各樹種觀賞性統(tǒng)計表
匯總項目組成員對各觀測指標的賦值,每個樹種最終參與評價的分值及評價等級(見表10)。從表10可以看出,得分在55-60分(含55分)的優(yōu)秀樹種有紅葉榆葉梅和珍珠繡線菊;得分在45-55分(含45分)的良好樹種有金葉衛(wèi)矛和紅葉糖槭;得分在45分以下(不含45分)表現(xiàn)較差的樹種有懸鈴木和美國紅楓。
表10 引種苗木綜合評價值及排序表
3.1紅葉榆葉梅和珍珠繡線菊,適宜在西寧地區(qū)推廣應用。
3.2金葉衛(wèi)矛和紅葉糖槭,加強養(yǎng)護,可小范圍推廣應用。
3.3懸鈴木和美國紅楓表現(xiàn)較差,選好品種,加強養(yǎng)護,建議小范圍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