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川
摘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其在教學行業(yè)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教學、微課、智慧課堂等手段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行業(yè)發(fā)展的必要趨勢。針對小學數學知識而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能夠使課堂更具多樣化,也更容易滿足當今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下文就小學數學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的優(yōu)勢與具體實施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整合
前言:
《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規(guī)劃》中指出,要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與實際教學中,實現課程建設的創(chuàng)新 ,構建能夠適應新時代的全新教學體系,并以此推動教育行業(yè)的發(fā)展。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重要路徑,在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優(yōu)勢
(一)知識呈現更加多樣化
小學階段的學習局限于知識與能力上的不足,在學習過程中更需要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要才會更有助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知識,也能夠促進其最終掌握知識[1]。數學學科中的一些概念性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會比較困難,這是由于他們思維能力不足導致的。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文字的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以多種形式呈現出來,使知識的呈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是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途徑。
(二)教學內容更具豐富性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這就意味著教師的實際教學工作已經不能單純地拘泥于教材,而要以教材為跳板,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學習內容,使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使得學生對數學課程更感興趣。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互聯網教育資源豐富,信息量大。可以給教師提供大量的即時資源,有效豐富教學內容,也更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領學生深度感受數學知識,促進小學生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手段更具針對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生本理念已經全面滲透于課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教授者、引導者,教師所組織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要在學生的基礎上展開的,要結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法。這就需要教師要及時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安排和教學調整[2]。而將小學數學教學與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可以使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手段更具針對性。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統計,通過網絡數據及時了解學生對于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種方式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更愿意跟教師交流,減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實施路徑
(一)利用信息技術營造真實場景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場景。眾所周知,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大多比較抽象,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而最直接、有效的活動,無疑就是讓學生處在相應的情境中,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知識情境成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最有效的辦法。
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與平移》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圖形旋轉、平移的動畫、視頻呈現在課堂上,使學生對于該知識一目了然,是培養(yǎng)小學生空間思維和圖像思維的有效途徑。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將自己看到的圖形平移和旋轉畫在書本上,這樣便于學生對于該知識點掌握與理解。
(二)利用信息技術組織課堂游戲
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快速融入課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課堂游戲,但是,許多數學教師在組織課堂游戲時,過于注重知識性,使得游戲缺乏趣味性,無法激起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因此,教師在落實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感悟知識。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數三角形數量”的游戲競賽。教師選擇一個布滿三角形的圖片,將其呈現在多媒體中,而學生要做的就是數三角形的數量,哪個學生所數出的數量最多即為獲勝。利用這種游戲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融入課堂中,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此外,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熟悉、不斷鞏固三角形的基本知識,自然可以保證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落實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指的是將學生按照不同學習能力進行層次劃分,而教師則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3]。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落實信息技術整合的同時也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針對性,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落實分層教學,全面了解學生對于不同知識的掌握情況,使自身的教學手法更加直接有效。
比如,教師可以將一個能夠體現多層次數學知識的視頻在課堂上播放,而學生則要針對視頻內容提出問題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從而了解學生對于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情況。與此同時,利用這種辦法也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在教師與學生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兩者之間的親密度,這對于教師開展后續(xù)教學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結論: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能夠使課堂知識呈現更加多樣化,課堂教學內容更具豐富性,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手段更具針對性,可以說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優(yōu)勢是無法比擬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營造知識情境、組織課堂游戲、開展分層教學等,為數學課堂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為小學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
參考文獻:
[1]李靜.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知識文庫,2021(22):43-45.
[2]張瓊芳.淺議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J].文理導航(下旬),2021(11):7-8.
[3]南平.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教學反思[J].試題與研究,2021(30):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