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伶
(唐山學(xué)院 外語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能夠計量表人NP(1)NP=Noun Phrase,意為名詞短語、名詞詞組。文中所有名詞(包括名詞詞組)都用NP表示。的定量量詞只有兩個:“對”和“雙”。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雙”作量詞“用于成對的東西:一~鞋|一~手|買~襪子”[1]1222;量詞“對”的解釋為:“雙:一~鸚鵡|一~兒椅子|一~模范夫妻?!盵1]329詞典中這種運用兩個詞相互解釋的釋詞方式,會讓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xué)習(xí)者對二者的用法產(chǎn)生混淆,使其在學(xué)習(xí)和使用二者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偏誤。以往的學(xué)者對量詞“對”和“雙”的本體研究,多是從歷時角度(字義溯源、歷時演變)和共時角度(詞語搭配、語法特征、語義類別、語義韻傾向)入手,其中共時角度主要是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對二者進行考察。近年來隨著語料庫建設(shè)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學(xué)者借助語料庫對二者進行定量研究,使得我們對二者的用法逐漸明晰起來。例如,張偉對“對”和“雙”左右搭配詞詞類的種類和數(shù)量、語義類別和語義韻傾向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也對二者右搭配中的普通名詞進行了頻次統(tǒng)計,列舉了搭配頻次較高的普通名詞[2]。武婷婷借助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對“對”和“雙”可搭配名詞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將所有表人NP歸為“同質(zhì)相對或相同人物類名詞”,對二者搭配的表人NP進行了總量上的統(tǒng)計,并認(rèn)為“‘雙’僅與表性別相反及同輩親人的名詞搭配”[3]。但是,現(xiàn)有研究未能全面地反映出量詞“對”和“雙”計量表人NP的真實情況。
基于此,本文利用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學(xué)研究中心CCL語料庫(以下簡稱“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料來考察定量量詞“對”和“雙”,利用數(shù)據(jù)驅(qū)動詳細分析與二者搭配表人NP的具體情況,并在此基礎(chǔ)上確定“對”和“雙”計量表人NP的典型程度。
“對”計量表人NP的時候,張向群認(rèn)為它用來“計量成雙的人……(多為性別相對)”[4]89;郭先珍認(rèn)為用來“計量性別相對的成雙的人”[5]40;宗守云認(rèn)為,量詞“對”在計量表人NP的時候不僅可以跟性別相對的人搭配,還可以跟性別相同的人或是沒有必要凸顯性別的人搭配,并舉例如下[6]111:
〈1〉中方參加這場對抗賽的選手,將全部來自公安系統(tǒng),其中還有一對女選手。
〈2〉一對傻瓜。
本文通過對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語料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對”計量表人NP的用法(2)因數(shù)量較多,本文只列舉了量詞“對”和“雙”與數(shù)詞“一”的用例,在后文中對比“對”和“雙”用法時,列舉了其他數(shù)詞與“對”和“雙”搭配的用例;另外,在列舉與定量量詞搭配的詞語時,如非必要,將去除中心語的修飾成分、量詞重疊、指示代詞等,只以“中心詞語(頻率)”的形式進行列舉。有如下幾種情況。
1.性別一致類
男性:一對兄弟(106)/一對父子(46)/一對孿生子(16)/一對男嬰(13)/一對兒子(11)/一對難兄難弟(10)/一對男雙(7)/一對小伙(子)(6)/一對男孩(5)/一對孫兒(3)/一對哥(兒)倆(2)/一對哥們(兒)(2)/一對弟兄(2)/一對男人(2)/一對雙生兒(2)/一對祖孫(2)/一對大漢(1)/一對和尚(1)/一對男子(1)/一對男兒(1)/一對女婿(1)/一對太子(1)/一對童子(1)/一對外孫(1)/一對小兒(1)/一對小子(1)/一對新郎(1)/一對小孫孫(1)/一對爺孫倆(1)/一對苦行僧(1)/一對娘娘腔(1)/一對白髯公公(1)/一對英雄好漢(1)/一對皇兄皇弟(1)/一對傻兄傻弟(1)/一對孝子慈父(1)。
女性:一對姐妹(花)(136)/一對母女(52)/一對女嬰(43)/一對女兒(23)/一對姊妹(花)(19)/一對姑娘(9)/一對女雙(7)/一對女孩(6)/一對妹妹(5)/一對女人(3)/一對少女(3)/一對龍女(3)/一對老太太(3)/一對婦女(2)/一對巾幗(2)/一對婆媳(2)/一對娼妓(2)/一對美眷(2)/一對歌伎(1)/一對姑妹(1)/一對母親(1)/一對奶奶(1)/一對女官(1)/一對女郎(1)/一對女生(1)/一對女性(1)/一對女子(1)/一對棋后(1)/一對小姐(1)/一對玉人(1)/一對“錦屏人”(1)/一對孿生女(1)/一對女同志(1)/一對雙胞女(1)/一對外孫女(1)/一對“白雪公主”(1)/一對孤女寡婦(1)/一對空中小姐(1)/一對禮儀小姐(1)。
2.性別對稱類
一對夫婦(1223)/一對夫妻(老夫老妻/老夫少妻/怪夫怪妻/老妻少夫)(556)/一對男女(426)/一對戀人(217)/一對情侶(208)/一對情人(126)/一對新人(119)/一對兒女(61)/一對父母(慈母善父)(33)/一對兄妹(32)/一對母子(31)/一對伴侶(30)/一對璧人(23)/一對鴛鴦(比喻夫妻)(21)/一對有情人(19)/一對姐弟(19)/一對父女(14)/一對子女(12)/一對兩口(子)(12)/一對愛人(11)/一對佳偶(10)/一對伉儷(9)/一對少男少女(8)/一對愛侶(6)/一對混雙(6)/一對金童玉女(6)/一對新郎新娘(6)/一對怨偶(4)/一對配偶(3)/一對舞侶(3)/一對家長(2)/一對舞伴(2)/一對才子佳人(2)/一對才子才女(2)/一對君子淑女(2)/一對童男童女(2)/一對亞當(dāng)夏娃(2)/一對英雄美人(2)/一對爸媽(1)/一對仇侶(1)/一對孤侶(1)/一對高堂(1)/一對公婆(1)/一對婚緣(1)/一對佳人(1)/一對眷屬(1)/一對鸞鳳(1)/一對仙侶(1)/一對異性(1)/一對姊弟(1)/一對新婚者(1)/一對新婚客(1)/一對野鴨子(舅媽對男女最好的比喻是鴛鴦,其余一律是野鴨子)(1)/一對插兄插妹(1)/一對癡男怨女(1)/一對大哥大姐(1)/一對公子小姐(1)/一對姑娘、小伙(1)/一對姑娘小子(1)/一對孤男寡女(1)/一對狗男狗女(1)/一對紅男綠女(1)/一對奸夫淫婦(1)/一對俊男倩女(1)/一對俊男美女(1)/一對跨國婚姻(1)/一對郎才女貌(1)/一對老翁老嫗(1)/一對孿生弟妹(1)/一對對男男女女(1)/一對男女老少(1)/一對男生女生(1)/一對難兄難妹(1)/一對牛郎織女(1)/一對倩男靚女(1)/一對情夫情婦(1)/一對人中龍鳳(1)/一對“賊公賊婆”(1)/一對“兒子”和“媳婦”(1)/一對花兒與少年(1)/一對老頭老太太(1)/一對老哥哥老妹妹(1)/一對老頭兒老婆子(1)/一對“猴子加傻笑丫頭”(1)/一對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1)/一對下崗母親和她的聾兒(1)。
1.統(tǒng)稱類表人NP
一對人+一對……(的)人(40)/一對人物(14)/一對人兒(5)/一對小人兒(1)。
一對談朋友的(1)/一對長得很像是姐妹的(1)(3)這兩個用例是“的”字短語,筆者認(rèn)為其省略了中心詞“人”,所以放在統(tǒng)稱類表人NP中。。
2.專名類表人NP
一對藍面赤須、手執(zhí)雙劍的趙公明(1)。
3.年齡類表人NP
一對青年(68)/一對年輕人(52)/一對老人(46)/一對嬰兒(10)/一對孩子(9)/一對大學(xué)生(8)/一對連體嬰(兒)(6)/一對青年人(3)/一對頑童(2)/一對兒童(2)/一對童星(2)/一對娃子(2)/一對小孩(2)/一對青少年(2)/一對年青人(2)/一對孤兒(2)/一對孤老(2)/一對寶寶(1)/一對幼嬰(1)/一對嬰孩(1)/一對少年(1)/一對頑童(1)/一對后生(1)/一對老少(1)/一對老者(1)/一對人瑞(1)/一對祖先(1)/一對祖孫(1)/一對小朋友(1)/一對中年人(1)/一對中小學(xué)生(1)/一對兒玉娃娃(1)/一對小淘氣(1)/一對小不點兒(1)/一對老干部(1)/一對老家伙(1)/一對老怪物(1)/一對老革命(1)/一對老糊涂(1)/一對老壽星(1)。
4.身份類表人NP
“×手”類表人NP:一對選手(442)/一對對手(11)/一對球手(6)/一對車手(4)/一對新手(1)/一對歌手(1)/一對國手(1)/一對棋手(1)/一對賽手(1)/一對高手(1)/一對好手(1)/一對拳擊手(1)/一對摔跤手(1)/一對削球手(1)/一對火炬?zhèn)鬟f手(1)。
“×友”類表人NP:一對朋友(57)/一對好友(8)/一對戰(zhàn)友(7)/一對隊友(3)/一對老友(2)/一對摯友(2)/一對酒友(1)/一對舊友(1)/一對棋友(1)/一對密友(1)/一對難友(1)/一對小友(1)/一對樂友(1)/一對詩友(1)。
“×人”類表人NP:一對聾啞人(7)/一對好人(4)/一對友人(3)/一對熟人(3)/一對新人(某方面新出現(xiàn)的人物)(3)/一對陌生人(3)/一對客人(2)/一對名人(2)/一對仇人(2)/一對連體人(2)/一對可憐人(2)/一對犯人(1)/一對巨人(1)/一對獵人(1)/一對親人(1)/一對詩人(1)/一對傳人(1)/一對瓷人(1)/一對“飛人”(1)/一對工人(1)/一對黑人兒(1)/一對絕人(1)/一對仆人(1)/一對影人(1)/一對主人(1)一對病人(1)/一對淚人(1)/一對行人(1)/一對洋人(1)/一對當(dāng)事人(1)/一對外國人(1)/一對證婚人(1)/一對領(lǐng)導(dǎo)人(1)/一對創(chuàng)辦人(1)/一對獻襪人(1)/一對殘疾人(1)/一對介紹人(1)/一對離亂人(1)/一對普通人(1)/一對同路人(1)/一對文化人(1)/一對“香蕉人”(1)/一對莊稼人(1)。
“×者”類表人NP:一對同性戀(者)(10)/一對讀者(2)/一對旅游者(2)/一對患者(1)/一對舞者(1)/一對使者(1)/一對朝圣者(1)/一對登山者(1)/一對記錄者(1)/一對辦學(xué)者(1)/一對露宿者(1)/一對流浪者(1)/一對詮釋者(1)/一對犧牲者(1)/一對優(yōu)勝者(1)/一對移植者(1)/一對愛好者(1)/一對參賽者(1)/一對登門者(1)/一對工作者(1)/一對來訪者(1)/一對漂泊者(1)。
“×子”類表人NP:一對知識分子(8)/一對瘋子(2)/一對騙子(2)/一對苗子(2)/一對“橋子”(2)/一對金嗓子(2)/一對正人君子(2)/一對鬼子(1)/一對分子(1)/一對胖子(1)/一對海碰子(1)/一對遺腹子(1)//一對大個子(1)/一對叫花子(1)/一對書呆子(1)/一對犯罪分子(1)/一對花花公子(1)/一對天之驕子(1)。
“×員”類表人NP:一對演員(10)/一對運動員(10)/一對官員(2)/一對人員(2)/一對球員(1)/一對學(xué)員(1)/一對播音員(1)/一對探員(1)/一對副研究員(1)。
“×家”類表人NP:一對作家(5)/一對藝術(shù)家(3)/一對探險家(3)/一對企業(yè)家(2)/一對收藏家(2)/一對舞蹈家(2)/一對畫家(1)/一對專家(1)/一對科學(xué)家(1)/一對動物學(xué)家(1)/一對倫理學(xué)家(1)/一對作家兼歷史學(xué)家(1)。
“×伴”類表人NP:一對伙伴(11)/一對舞伴(8)/一對玩伴(1)/一對友伴(1)/一對同伴(1)。
“×將”類表人NP:一對小將(6)/一對老將(5)/一對名將(5)/一對虎將(1)/一對武將(1)/一對兒主將(1)。
“×客”類表人NP:一對游客(4)/一對茶客(1)/一對常客(1)/一對乘客(1)/一對刺客(1)/一對旅客(1)/一對舞客(1)/一對觀光客(1)/一對不速之客(1)。
“×兵”類表人NP:一對父子兵(3)/一對敵兵(2)/一對哨兵(2)/一對奇兵(1)/一對士兵(1)/一對水兵(1)/一對鬼子兵(1)。
“×士”類表人NP:一對戰(zhàn)士(4)/一對角斗士(3)/一對勇士(1)/一對警士(1)/一對名士(1)/一對宣教士(1)。
“×民”類表人NP:一對農(nóng)民(5)/一對村民(2)/一對僑民(1)/一對移民(1)/一對市民(1)。
“×師”類表人NP:一對教師(4)/一對建筑師(1)/一對魔術(shù)師(1)。
“×才”類表人NP:一對鬼才(1)/一對天才(1)/一對英才(1)/一對人才(1)。
其他:一對組合(94)/一對雙胞胎(65)/一對搭檔(48)/一對冤家(24)/一對師生(6)/一對主人公(5)/一對活寶(4)/一對雙打(4)/一對師徒(4)/一對天使(4)/一對囚犯(3)/一對傻瓜(3)/一對新秀(3)/一對學(xué)生(3)/一對主官(3)/一對寶貝(2)/一對仇敵(2)/一對廢物(2)/一對冠軍(2)/一對華僑(2)/一對混蛋(2)/一對教徒(2)/一對家伙(2)(指人)/一對角色(2)/一對鄰居(2)/一對明星(2)/一對同學(xué)(2)/一對同桌(2)/一對新配(2)/一對小丑(2)/一對知青(2)/一對留學(xué)生(2)/一對乒乓迷(2)/一對大小麻煩(2)/(有兒有女)一對寶(1)/一對賊(1)/一對百姓(1)/一對敗類(1)/一對保鏢(1)/一對蠢貨(1)/一對臭球(1)/一對大腕(1)/一對大盜(1)/一對大使(1)/一對代表(1)/一對典范(1)/一對憨包(1)/一對“近鄰”(1)/一對警察(1)/一對將領(lǐng)(1)/一對教授(1)/一對絕戶(1)/一對君主(1)/一對勞模(1)/一對老外(1)/一對魔鬼(1)/一對偶像(1)/一對情敵(1)/一對情癡(1)/一對權(quán)威(1)/一對人杰(1)/一對“傷兵”(1)/一對蛇頭(1)/一對師長(1)/一對死敵(1)/一對兒雙簧(1)/一對雙生(1)/一對雙雄(1)/一對雙子星座(1)/一對“水妖”(1)/一對胎兒(1)/一對天敵(1)/一對同行(1)/一對同志(1)/一對晚輩(1)/一對祖先(1)/一對忘年交(1)/一對忘年之交(1)/一對文官(1)/一對相識(1)/一對下屬(1)/一對形象(1)/一對巡警(1)/一對妖怪(1)/一對洋貨(此地人把漂亮?xí)r髦的人叫洋貨)(1)/一對“怨家”(1)/一對院長(1)/一對影迷(1)/一對醫(yī)生(1)/一對英雄(1)/一對元老(1)/一對傭工(1)/一對長輩(1)/一對知己(1)/一對知音(1)/一對狀元(1)/一對主持(1)/一對中堅(1)/一對主仆(1)/一對侏儒(1)/一對總統(tǒng)(1)/一對走狗(1)/一對罪犯(1)/一對醉鬼(1)/一對糊涂蟲(1)/一對寄生胎(1)/一對機靈鬼(1)/一對留學(xué)生(1)/一對夜游神(1)/一對活神仙(1)/一對淘氣包(1)/一對亡國奴(1)/一對后起之秀(1)/一對孿生力量(1)/一對名師高徒(1)/一對涉臺婚姻(1)/一對忘年知交(1)/一對下賤東西(1)/一對“愛情的結(jié)晶”(1)/一對吃喝嫖賭之徒(1)/一對魚美人和獵人演員(1)/一對空空道人、渺渺大仙(1)。
張向群認(rèn)為“雙”只有在跟“對”并舉使用的時候才能用來計量人,例如“一對對、一雙雙的青年男女”“天造的一對,地設(shè)的一雙”,否則就不能用于成偶數(shù)的人[4]91。
郭先珍認(rèn)為“雙”計量表人NP的時候,必須要跟“對”配合使用,例如:“雙雙對對,翩翩起舞”“天生一對,地就一雙”“成雙成對的人兒”等,以上的“雙”都指的是“男女二人”,并且“雙”一般不能用來單獨計量人,在罵人的粗話里有“一雙狗男女”的說法,但這僅是特例[5]134。
宗守云認(rèn)為量詞“雙”不與“對”并舉也同樣能跟表人NP搭配,并舉例說明[6]111:
〈3〉她育有一雙女兒,大女兒張之潔在美國大陸銀行工作;小女兒張之怡從事于計算機業(yè)。姐妹倆雖都沒有進入演藝圈,但也時不時在電視劇中客串一把。
本文通過對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語料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雙”計量人的時候用法有如下幾種情況。
1.性別一致類
男性:一雙兒子(5)/一雙兄弟(3)/一雙童子(1)/一雙幼兒(1)/一雙孫兒(1)/一雙難兄難弟(1)。
女性:一雙女兒(22)/一雙姐妹(4)/一雙愛女(2)/一雙少女(2)/一雙玉女(2)/一雙妹妹(2)/一雙女嬰(2)/一雙女郎(1)。
2.性別對稱類
一雙兒女(148)/一雙男女(14)/一雙情侶(8)/一雙子女(7)/一雙夫婦(3)/一雙愛侶(2)/一雙佳偶(2)/一雙戀人(2)/一雙兄妹(2)/一雙父母(1)/一雙姐弟(1)/一雙母子(1)/一雙情人(1)/一雙(戀人的)人影(1)/(相依相伴、卿卿我我的)一雙身影(1)/一雙新人(1)/一雙爺娘(1)/一雙(幸福小情人的)影子(1)/一雙嬌兒癡女(1)/一雙孫兒孫女(1)/一雙養(yǎng)子養(yǎng)女(1)/一雙侄兒侄女(1)/一雙侄男侄女(1)/一雙雙紅男綠女(1)。
1.統(tǒng)稱類表人NP
一雙人(1)/人兒一雙(1)/一雙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人物(1)。
2.年齡類表人NP
一雙孩子(2)/一雙老的(1)/一雙老人(1)/一雙年輕人(1)/一雙小寶貝(1)。
3.身份類表人NP
一雙離人(1)/一雙好友(1)/一雙朋友(1)/一雙親戚(1)/一雙族人(1)/一雙落難者(1)/一雙雙胞胎(1)/一雙主人公(1)/一雙奇才校友(1)/一雙“旅游結(jié)婚”者(1)。
“對”和“雙”計量表人NP時,“對”是典型的定量量詞,而“雙”則是一個非典型的定量量詞,原因如下。
1.數(shù)詞限制不同
“雙”計量表人NP的時候,多用數(shù)詞“一”,很少跟其他數(shù)詞搭配使用,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僅有4條用例數(shù)詞大于“一”:
〈4〉楊秀珍聽人說過,陳道修是抗日時期光著腳丫參加革命的硬漢子,戰(zhàn)功赫赫,如今是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的英模人物,只是命運多舛,中年喪妻,眼下帶著兩雙兒女,大的7歲,小的1歲,還要照顧他和前妻遠在河南農(nóng)村的4位老人。(1994年《人民日報》)
〈5〉看著兩雙兒女圍著秀珍像一群小鳥似的嘰嘰喳喳,他心里真有如灌了蜜樣的甜。(1994年《人民日報》)
〈6〉他的兩雙兒女,均已有了自己的事業(yè)。(吳霖《王光英和他的“生意經(jīng)”》)
〈7〉這時,可巧,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媽也走了進來,一領(lǐng)就要五雙兒女,我不由驚喜地問:“大媽,您干嗎領(lǐng)這么多?”(1994年《市場報》)
“對”計量表人NP的時候,對數(shù)詞的限制并不大,例如:兩對夫婦/兩對男雙/三對選手/三對父母/四對組合/四對青年男女/五對新人/三五對男女/六對夫婦/六對選手/七對男女/九對伉儷/十對雙胞胎/十九對新婚夫婦/五十對青年/七八十對男女/百對情侶/千萬對母子/1000萬對新婚夫婦/3.5億對夫婦。
“雙”計量表人NP的時候極少跟序數(shù)詞搭配使用,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只有1條用例,如下:
〈8〉他的心里感到非常不安,經(jīng)團地委介紹,他和張掖地區(qū)最貧困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都麻鄉(xiāng)長嶺村的失學(xué)兒童何翠萍,成為全地區(qū)資助失學(xué)兒童的第一雙結(jié)對者。(1995年《人民日報》)
但是“對”可以跟序數(shù)詞搭配來計量表人NP,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與“第一對”搭配的166條語料中,表人NP有66條,占41%,例如:第一對夫妻/第一對新人/第一對組合/第一對冤家/第一對夫婦/第一對顧客/第一對舞伴/第一對雙胞胎/第一對角斗士/第一對雙人舞演員/第一對男人和女人/第一對父子兵/第一對選手;等等。
2.重疊上的限制不同
“雙”計量表人NP的時候,能跟數(shù)詞“一”結(jié)合之后重疊為“一雙雙”,但是使用頻率較低,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僅有4條用例,如下:
〈9〉幾個大窗口,五光十色,閃爍著洶涌而奔放的熱烈,一雙雙紅男綠女,如醉如癡。(1994年《人民日報》)
〈10〉你看?。阂粚η嗄昴信?、一雙雙熱戀情侶,小伙兒身著進口羊毛衫,靚妞身穿健美褲。(1994年《市場報》)
〈11〉黃昏的落照,正射在塔尖,紅霞漾射于湖心,輕舟蘭漿,又有一雙雙情侶,在我們面前泛過。(廬隱《雷峰塔下》)
〈12〉美國“星座號”航母離開圣迭戈前夕,艦上官兵與家人揮淚而別,一雙雙青年男女緊緊相擁。當(dāng)然,此刻的生死含義誰都清楚——離別也許就是訣別。(2003年3月份新華社新聞報道)
“對”計量表人NP的時候,能跟“一”結(jié)合之后重疊為“一對對”,且使用頻率較高,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一對對”有246條語料,其中有180條計量表人NP,占總數(shù)的73%。例如:一對對情侶/一對對伴侶/一對對戀人/一對對男女/一對對組合/一對對新人/一對對夫婦/一對對青年/一對對伙伴/一對對舞伴/一對對家長/一對對情人/一對對伉儷/一對對愛人/一對對孿生兒/一對對小伙子/一對對年輕人/一對對有情人/一對對青年男女/一對對母子、母女/一對對新娘和新郎/一對對小朋友/一對對少男少女/一對對紅男綠女/一對對的雙生的嬰兒;等等。
3.指示代詞的限制不同
“雙”計量表人NP的時候,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僅有指示代詞“這”“那”與之直接搭配:這雙兒女(2)/這雙兒子(2)/這雙男兒(1)/那雙兒女(1)/那雙男女(1)。
“對”計量表人NP的時候,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能跟指示代詞“這”“那”“每”“各”等指示代詞搭配,且數(shù)量眾多:這對人兒/這對姐妹/這對新人/這對父女/這對戀人/這對夫婦/那對兄弟/那對父母/那對男女/那對青年/那對情侶/每對夫妻/每對愛侶/每對舞伴/每對新娘新郎/各對選手;等等。
“對”和“雙”計量表人NP時,“對”稱量的范圍比“雙”大。一般情況下,“雙”能稱量的表人NP“對”都能夠稱量,但是“對”能稱量的表人NP“雙”則不一定能稱量?!皩Α焙汀半p”與表人NP的搭配情況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雙”不能夠跟專名類表人NP搭配。雖然“雙”能夠跟統(tǒng)稱類表人NP、年齡類表人NP和身份類表人NP搭配,但是數(shù)量較少(數(shù)量可參照表2)。
表1 “對”“雙”與表人NP搭配情況對比表
本文把能同時跟“對”和“雙”搭配的表人NP(數(shù)詞限定為“一”)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語料中進行檢索,對比二者使用的頻率,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對”“雙”與表人NP搭配使用頻率對比表
由表2可知,無論跟哪一類表人NP搭配,“對”的使用頻率都要比“雙”的使用頻率高。
宋娟娟認(rèn)為“對”計量有生名詞的時候能夠兒化,例如:一對兒戀人/一對兒大傻瓜/一對兒小夫妻/一對兒好夫妻/一對兒流浪詩人/一對兒新婚夫婦/一對兒久別重逢的情人/這對兒夫婦/這對兒老夫妻/這對兒“爺孫”婚者;而“雙”則不可以兒化[7]。
“對”和“雙”計量表人NP時,在語用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1.語體使用的范圍差異
“對”用在書面語和口語兩種語體中均可,但是“雙”多用于書面語體,口語較少使用。
“對”用于書面語當(dāng)中,例如:
〈13〉同時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這就控制了人口絕對增長。(《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對”用于口語當(dāng)中,例如:
〈14〉開始他們不要,我數(shù)落了他們一頓:“一對兒大傻瓜,我是什么人?親娘、丈母娘!親娘在地上受氣,圣母就在天上痛哭。”(翻譯作品《童年》)
“雙”用于書面語當(dāng)中,文言性較強,例如:
〈15〉澳門市民余先生夫婦正帶著一雙可愛的子女在燈光璀璨的圣誕樹前拍照留念。(2004年新華社新聞稿)
2.語用價值差異
邢福義認(rèn)為,即使是都能使用“對”和“雙”計量表人NP的場合,“用‘雙’用‘對’有時似乎語用價值略有不同”,并舉例說明[8]:
〈16〉昨晚是陳姐的一雙兒女在家陪我……(梁實秋《韓菁清情書選》)
〈17〉你寫作,我學(xué)習(xí)。?。∧窃撌嵌嗝戳钊肆w慕的一雙呢!(梁實秋《韓菁清情書選》)
邢福義認(rèn)為在〈17〉這個例句中,大多數(shù)人會用“一對”而不是“一雙”,雖然量詞“雙”和“對”都跟成雙配對有關(guān),但是“雙”似乎更強調(diào)“成雙”,而“對”強調(diào)的則是“配對”[8]。
曹慧萍認(rèn)為“對立成雙的東西必須用‘對’來計量,‘雙’是不可以用來計量對立成雙的東西的”,例如,可以說“一對夫婦/一對情人”,但是不能說“一雙夫婦/一雙情人”(4)在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現(xiàn)代漢語語料中進行檢索,結(jié)果是:“一雙夫婦”僅有1條,“一雙情人”0條。。她認(rèn)為量詞“雙”和“對”計量人的時候,要看兩個量詞是否具有[+對立成雙]的語義特征[9]。
本文通過對數(shù)詞為“一”的“數(shù)詞+量詞+表人NP”結(jié)構(gòu)的使用情況進行考察分析,得出表3。
表3 “對”“雙”搭配的表人NP情況表
由表3可以看出,“對”和“雙”在計量人的時候,二者與凸顯性別類的表人NP搭配更頻繁,尤其是“雙”,達到了93%,即二者都注重凸顯性別;量詞“對”與凸顯數(shù)量類的表人NP搭配的頻率高于“雙”,其與“雙”相比較凸顯數(shù)量。
通過對北京大學(xué)CCL語料庫中定量量詞“對”和“雙”與表人NP搭配情況和用法的考察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量詞“對”在所搭配的數(shù)詞、重疊、指示代詞、稱量范圍、使用頻率、音節(jié)上的限制、語體使用的范圍、語用價值等方面都要比量詞“雙”典型;量詞“對”在與各類表人NP進行搭配時,在數(shù)量上都高于量詞“雙”;量詞“對”和“雙”二者都注重凸顯性別,但“對”比“雙”相對凸顯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