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你愿意在西餐廳點紅酒牛排配蠟燭,而我只喜歡在路邊吃一碗油潑面?!蔽靼病?0后”張文與同事就“生活是否需要儀式感”而發(fā)生“口舌之爭”。
②“90后”李翔宇為了給枯燥的跑步鍛煉注入一些儀式感,報名參加了一場線上迷你馬拉松挑戰(zhàn)賽。他說:“只要完成比賽,我就能獲得一枚實體獎牌。雖然獎牌是自費下單購買的,不過由此獲得的成就感讓我覺得物超所值?!?/p>
③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教授李印表示,人們應(yīng)當一分為二地理性看待“儀式感經(jīng)濟”,一方面其所帶來的消費對經(jīng)濟發(fā)展有正向影響;另一方面,雖然人們對精致生活的追求無可厚非,但應(yīng)當量入而出。
你對“生活是否需要儀式感”有何看法?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
這道作文題由三則熱點材料組合而成。審題時,考生需要抓住三則材料的側(cè)重點:
材料①是“80后”張文對同事追求生活中的儀式感的否定,相比于“紅酒牛排配蠟燭”,他更喜歡“蹲在路邊吃一碗油潑面”。
材料②展示了對儀式感的另一種態(tài)度——為了給枯燥的跑步注入一些儀式感,“90后”李翔宇“自費下單購買馬拉松獎牌”,這是對儀式感的肯定。
材料③則從經(jīng)濟學(xué)角度,對生活中是否需要儀式感進行了辯證回答,我們可以追求儀式感,但要量入而出。
三則材料從不同角度對“生活是否需要儀式感”進行了回答,同學(xué)們寫作時需辯證分析、深入思考。立意行文時,要做好以下幾點:
1.明確觀點。對于生活中的儀式感,我們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還可以辯證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歸納梳理素材。明確哪些素材可以用作正面論據(jù),哪些素材可以用作批駁的靶子,同時注意深層次挖掘素材。
3.體現(xiàn)思辨性。行文時,我們要盡可能地展現(xiàn)辯證思維的過程。
素材展示
孟晚舟歸國
2021年9月25日22時14分,在被加拿大警方非法扣押1028天后,華為公司首席財務(wù)官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她走出機艙,向等候的歡迎群眾揮手致意,并發(fā)表了簡短講話:“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隨后,現(xiàn)場的歡迎人群唱起《歌唱祖國》。
【點撥】人們舉行盛大的歡慶儀式,歡迎孟晚舟回國。實質(zhì)上,這是人們在表達對祖國深沉的愛。儀式感與愛國同行,感動與你我同在。
佳作展示
李翔宇為了給枯燥的跑步注入一些儀式感,報名參加線上迷你馬拉松挑戰(zhàn)賽,獲得獎牌而涌起的成就感讓他感覺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儀式感是什么呢?儀式感就是我們將日常行為儀式化以賦予其意義的行為。那些對生活充滿熱忱的人都很注重儀式感。就像寫詩需要起興一樣,平凡的生活也需要我們制造點儀式感,以引出其中的詩意。
儀式感讓生活變得有味道,讓我們擁有成就感。正如古人注重禮儀一般,我們重視儀式感。
用儀式感起興,縱使我們生活平淡,那日子也充滿詩意?!都t樓夢》中,當賈寶玉得知林黛玉會彈琴時,便請求她彈奏一曲。但林黛玉卻說,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須衣冠整齊,要更衣盥手焚香方可。這是因為林黛玉對彈琴懷抱敬畏之心,她認為這是一件嚴肅并高雅的事,故須嚴肅對待。與此類似,藺相如在將和氏璧獻給秦國前,也要求秦王必須齋戒五日,雖然此舉是為了將和氏璧偷送回國,但這何嘗不是儀式感的體現(xiàn)呢?
用儀式感起興,認真學(xué)習(xí)工作,我們會變得更好。羽生結(jié)弦在滑冰前先聽音樂,用來醞釀飽滿的情緒,這樣他才有平昌奧運會衛(wèi)冕的勝績;古人特別重視禮儀,與人交往以禮相待,中國才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楊萬里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這才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佳句……
注重儀式感能使我們對多彩生活充滿熱情,但人如果太過于注重儀式感,那結(jié)果就會適得其反。就像嚴歌苓所說:“開成花災(zāi)的玫瑰不是燦爛,而是荒涼?!泵髦约菏种械腻X只夠買一碗油潑面,卻硬要在西餐廳里點蠟燭插玫瑰裝紳士;明明不是城市的“白領(lǐng)”“金領(lǐng)”,卻硬要建個群去曬自己精致的生活,何必呢?生活需要儀式感,我們偶爾制造驚喜,會覺得平淡的生活充滿詩意;但如果成心作假,那我們便會受到驚嚇。
在這樣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更應(yīng)當停下腳步,享受儀式所給予的詩意與美好。無論是紅蓋頭下的一拜天地,還是教堂婚紗中的“我愿意”,那都是儀式帶給我們的莊嚴美好的體驗。讓我們守住禮儀文化,注重精神文化建設(shè),以更積極、更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各類大大小小的儀式。
同學(xué)們,以儀式感起興吧,將平淡變成詩情畫意,那時或許我們才能寫出“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吧!
點評
文章中心明確,作者緊緊圍繞主題來展開論述。對于“生活中是否需要儀式感”的問題,作者的答案是“儀式起興,平淡成詩”。本文行文質(zhì)樸無華,分析問題合情合理,體現(xiàn)了言之有物、實事求是的健康文風。
319950190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