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2021年春節(jié)后即進入辛丑年,即牛年。東漢王充《論衡》卷三《物勢篇》載:“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敝袊寝r(nóng)業(yè)大國,牛是農(nóng)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人類最早馴養(yǎng)的動物之一。千百年來,牛在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擔負祭祀、鎮(zhèn)水、負重、拉車、耕地等重任,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古代文物中,與牛有關(guān)或以牛為造型的文物有很多,本文擇幾件介紹如下:
早在商周時期,牛為天子祭祀天地、社稷的牲品,牛羊豕三牲齊備即“太牢”,而使用“太牢”是最高等級的禮儀。青銅器上亦有大量牛的形象,但這時牛的形象基本是抽象的,只表現(xiàn)牛身上某些顯著特點。西周銅杖首(圖1)通長22.8、骹口徑3.6厘米。杖首作雙股式,內(nèi)向彎曲,雙尖圓突無鋒,骹上飾兩道凹弦紋,近口一對長方形卯口。此杖首形似牛角,兩角上翹有力,角尖略向內(nèi)曲,非常逼真。商周時期,牛沒有被用于農(nóng)耕,地位不低,牛的圖案被用于青銅器上,反映當時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
自東漢末年開始,牛車因為行步平穩(wěn)、寬敞舒適,受到人們的青睞,牛車逐漸成為王公大臣乃至皇帝的代步工具。六朝陶牛車(圖2),牛車通長45、車高22、車寬27厘米?;姨召|(zhì),車牛相配。長方形車廂,卷棚式車頂,卷棚前后出短檐,具有遮雨防曬之功效。廂輿開敞無門窗,后面設(shè)小門,車廂內(nèi)寬敞舒適,可以臥息其中,車廂前端設(shè)前輿,或可供馭者勞累時乘用。車體前接二轅,轅內(nèi)套一牛,牛昂首目視前方,站立作駕轅狀。雙車轂形制簡單,有輻條10根。這件牛車,雖說是六朝時期的隨葬品非實用器,卻大致反映出六朝時期牛車的形制及人們的出行情況。
鐵牛具有“壓勝”功能和鎮(zhèn)水、驅(qū)邪作用,其作為隨葬品在唐至元代的部分墓葬中見有出土。宋鐵牛(圖3),高11.8、長15厘米,鐵質(zhì),犄角向后,堅硬有力,四肢直立。我國文化典籍《周易》稱牛為坤,坤為承載萬物生息的大地,可見牛的重要性。杜玥在《試論唐墓出土的鐵牛鐵豬》一文中推測《大唐新語》記載的“土龍”和“水龍”現(xiàn)象可能是代指墓室坍塌和地下水漫浸這兩種除盜墓外最常見的破壞墓葬的力量,并推斷:“坤為牛性屬土,坎為豕性屬水,恰與‘土龍‘水龍相對,而銅鐵等金屬本身即具壓勝之能,故鐵牛鐵豬可‘御二龍使五行順合,以保墓主安寧?!?/p>
宋金時期,牛成為圖案的一部分被裝飾在器物上。金許由巢父故事鏡(圖4),直徑18.2厘米,圓形,圓鈕,寬素平緣。鏡背以翻卷流動的細密水波紋為底,幾座連綿起伏的山峰坐落其間,鈕右側(cè)岸邊置一株垂柳,樹干虬曲,柳條自然下垂。鈕下方河邊陸地上點綴零星小草,右側(cè)一人蹲坐岸邊,左臂下垂扶膝,右手下垂伸向河中取水,面向左側(cè)仰視牽牛者;左側(cè)一人牽牛而立,牽牛者面向右側(cè)弓屈站立,一手牽牛,一手指向右側(cè)蹲坐者,作對話狀。鏡背畫面峰巒起伏,流水自山巒間逶迤而下,配以二人牽牛對話,更富有山水人物畫的意境。
據(jù)考,這一圖案所反映的是上古唐堯時期許由巢父的傳說故事。許由、巢父是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高士,且兩人亦是好友。上古時代,堯聽說陽城(今山西洪洞)的許由是大賢者,不僅多次向他請教處世為君之道,甚至想把首領(lǐng)之位禪讓于他。許由不但不接受,而且逃到潁水之濱的箕山腳下隱居。堯見許由不愿接受禪讓,又想委任他做九州長,結(jié)果不等傳達的人說完,許由就忙不迭地跑到潁水邊去洗耳朵,認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時,巢父正好牽牛經(jīng)過,聽聞此事,語帶譏誚地說:“你如果一直居于深山,不與世人交往,又有誰會來打擾你呢?現(xiàn)在你這樣做,只是故作清高、沽名釣譽罷了,我還怕這水被你污染,牛喝了會害病呢!”說完便牽牛到上游飲水去了。
明清時期,牛的形象憨厚溫良、悠然自得,或悠然漫步山林,或同農(nóng)民耕作田野,或同牧童林間嬉戲,反映人們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
清銅水牛(圖5),高10.5厘米,銅質(zhì),匠者以簡潔的線條刻畫出牛的骨骼轉(zhuǎn)折。牛昂首,兩角上翹有力,雙目炯炯,著重刻畫出牛眼眶四周的睫毛,根根分明,讓人感到其溫順又倔強的性格,鼻上穿繩,繩自下而上置于牛背上,水牛四肢強而有力,正慢悠悠邁步向前。
清樺木根牛(圖6),高24、寬23.5厘米。擺件為樺木根雕刻而成,一牧童梳高發(fā)髻,穿右衽短上衣,肩后掛一草帽,正歡快地唱著歌,赤足騎于牛身上,牛眼睛烏黑發(fā)亮,十分傳神,鼻子穿著韁繩,慢悠悠地邁著步子。這件器物刻工精美,神態(tài)逼真,形象地應(yīng)和一句古詩:“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p>
在我國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除了豐富的古代文物,也有許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與牛有關(guān),如老子騎牛、牛郎織女、對牛彈琴等,出現(xiàn)許多與牛相關(guān)膾炙人口的名句,如杜牧的“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保斞傅摹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勤勞善良的象征,有鎮(zhèn)妖滅邪、吉祥如意之寓意,受到人們的崇拜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