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彬
[摘 要] 為了提高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瘜W專業(yè)入學新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對黔東南地區(qū)高中學生化學學習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并以此為例來探討如何進行大學理工科課程金課打造。調查方式采用問卷法,調查范圍覆蓋黔東南州各縣市高中。結合黔東南州高中生在化學學習時的課前預習方式、聽課方式、課后作業(yè)方式、復習方式、提問方式、課外閱讀方式、實踐方式的現(xiàn)狀,對各種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學生進入大學后如何提升化學水平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化學;高中生;學習;金課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04-0022-04? ? [收稿日期] 2020-07-24
一、前言
當前全國正在進行大思政下的金課打造活動,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高質量的大學生。高中生作為大學的生源,其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情況對后續(xù)大學教育質量的高低有很大影響。為了探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對黔東南州高中學生化學學習方式進行了調查研究。黔東南州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化學基礎教育水平較低。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合適的學習方式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本文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大學化學專業(yè)新生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進行了探討,對于促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中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高中化學方面,吳星等人從化學學科概念、學科思維、學科實踐、學科價值等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結構和各維度的相互關系[1]。江萬濤等人就學生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感受化學給人們帶來的便利,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同時就如何鍛煉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進行了討論[2]。張桐愷等人對學生做化學課后習題、在實驗過程和理論學習中相互協(xié)作、通過在課堂上學生對課堂知識和實驗現(xiàn)象的質疑和課堂反思方面進行有益發(fā)展和改進,提出了一些可具體操作的建議[3-6]。王麗萍等人從化學實驗的實際操作方面探討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列舉了化學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和現(xiàn)象[7,8]。
高中化學和大學化學銜接方面,丁偉等人對現(xiàn)行高中化學課程的設置情況、實施現(xiàn)狀及主要問題進行了調查,分析了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教學情況,并就高中化學如何和大學化學進行順利銜接提出了一些建議[9]。梁愛琴等以原子結構知識的學習為例,對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的銜接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學生、教師、實驗條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10]。尚國香等人從有機化學課堂教學方面比較了高中化學和大學有機化學之間的關系,并就高中有機化學與大學有機化學的遞進關系進行闡述[11]。朱娛研究了大學生的學習過程與高中生學習過程的差別,論述了大學化學教學與高中化學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對促進大學化學教學有一定參考價值[12]。黎進平將分散的化學知識進行歸納整合,通過學習化學理論知識,實現(xiàn)高中和大學知識的銜接[13]。李向東通過問卷調查總結高中化學與大學有機化學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各學科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14]。吳國良等人針對大學化學專業(yè)和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的基礎化學知識的學習,就如何招收學生進行了討論[15]。
二、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為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第一中學、榕江縣第一中學、錦屏縣民族中學、黃平民族中學、黔東南州民族高級中學、麻江中學、黎平一中、劍河民族中學、天柱二中、岑鞏縣中學。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1000份,其中有效問卷980份,有效率為98%。
三、調查方法和工具
問卷內容劃分為預習、作業(yè)、聽課、復習、課外閱讀、質疑、實踐七個方面。共設置14道題,每道題設答案為完全不符合、小部分符合、一半符合、大部分符合、完全符合五個選項。
四、調查結果
如表1所示,在預習方面,教師不布置預習,學生主動預習的占3.4%,20%的學生不會去預習。中國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普遍不強,主要靠教師課堂講解、布置作業(yè)、課堂提問等進行半強制半引導式的學習。
在聽課方面,聽一會走神的學生占12.4%,不走神的占30%;不做筆記的僅占4%,做筆記的學生占26.4%;37%的學生課堂不發(fā)言,常發(fā)言的占7%;不認真觀察實驗和做記錄的占4.4%,做記錄的占16.3%?;瘜W知識本身比較枯燥,單純的講解會使學生走神,如果增加化學實驗,奇妙的實驗現(xiàn)象或許能讓學生更加專注。
在作業(yè)方面,3.7%的學生先復習課堂筆記,然后做作業(yè),18%的學生不復習直接做作業(yè);只有7.7%的學生做完作業(yè)后進行檢查,做完作業(yè)不檢查的占12%;4.4%的學生不能完成作業(yè),能獨立完成的學生占13.8%。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作業(yè),是學生消化課堂知識的一個必要過程。
復習方面,能復習的僅占4.8%,完全不復習的占20%;不復習薄弱環(huán)節(jié)的占7%,能及時復習的學生占9.6%。復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們學習的都是一些經典基礎知識,不需要創(chuàng)新,只要反復學習就可以掌握。
在質疑方面,質疑教師的學生占6.7%,不質疑的學生占14.5%;課外閱讀方面,不摘抄的學生占20.8%,能摘抄的學生僅占6.3%;實踐習慣方面,有10%的學生會學以致用,不能學以致用的學生占18%。
五、調查分析
從學生預習來看,學生作業(yè)多,自我預習時間減少,教師不重視學生預習。而大學階段,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應試教育與金課打造背道而馳。
從聽課來看,目前高中化學教師多采用板書教學,學生習慣做聽課筆記。隨著教師用PPT教學,信息量太大,使得學生跟不上教學速度,致使部分學生不愿意記筆記。大學課堂全部是PPT教學,不僅信息量大,且有一定跳躍性,學生不做筆記會很容易忘記。中學課堂一言堂較多,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很少關注學生的興趣,關注的是知識點和考點,缺少化學知識整體分析;沒有興趣引領,滿堂灌,極大的水課,看重的是學生成績,而不是素質。
課堂實驗方面,學生做實驗的機會較少。不管是教師的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學生都愿意按教師的要求進行,實驗習慣相對較好,但是開展實驗數(shù)量較少,難以達到大學化學實驗要求。條件好的中學有化學實驗室,學生動手實驗,條件差點的就是演示實驗或借助視頻。實踐方面,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際應用,影響了學生實踐檢驗習慣的養(yǎng)成。
聽課專注程度方面,高中生聽課時注意力會相對專注,但由于高中化學課程難度增加,導致部分學生會走神。大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更低,如果學生不集中注意力,聽課效果也會較差。
課堂發(fā)言方面,黔東南州的學生多生長在山區(qū),害怕發(fā)言和不愿發(fā)言,再加上教師以講為主,不重視對學生課堂發(fā)言的引導,使學生的課堂發(fā)言情況較差。大學課堂則更強調師生互動。
作業(yè)方面,高中生每門課程作業(yè)較多,有教師又占用晚自習時間,使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間減少,沒時間檢查作業(yè),尤其高三作業(yè)多如牛毛,教師追求的是成績。大學階段課程多、作業(yè)多,學生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完成作業(yè)。
復習方面,中學教師用于教學的時間過多,復習較少,復習指導不夠,學生主動復習意識不強,而大學學習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
質疑方面,學生做的較少,加上不少學生性格害羞,不敢質疑,而大學化學是一門實踐學科,希望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課外閱讀方面,由于黔東南州學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沒有讀書習慣,從而對子女的課外閱讀造成一定影響,而大學要求學生有廣泛的閱讀習慣。
實踐方面,大部分教師只注重化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際應用,影響了學生實踐檢驗習慣的養(yǎng)成,造成進入大學后操作技能差的情況。
六、應對措施
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大學化學專業(yè)入學新生高中化學基礎薄弱的現(xiàn)狀,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對入學新生開展了預科強化訓練。
針對高中預習較少的情況,大學教師提前布置預習作業(yè)、課堂提問,以檢查預習效果。有的教師也會讓學生寫預習筆記,在上課的時候進行檢查,并計入平時分,在總成績中占比達到20%,以此來約束學生養(yǎng)成自覺預習的好習慣。
針對高中學生聽課和專注程度狀況,大學教師更注重興趣點的引領,特別是以興趣為主線的“四點突破”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更樂于學習。不管什么課程,學習的本質是一樣。在課堂上,教師設計一些小問題,把學生引入興趣的起點,讓學生一步步地探尋事物的本源,從而使學習從被動變?yōu)橹鲃?。通過一些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使得課堂氣氛更熱烈。教師的教學以興趣為主線來層層展開。
針對高中開展實驗和實踐機會較少的情況,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基礎化學實驗技能訓練,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的學習夯實基礎。讓有興趣的學生參與大學教師的科研項目研究,得到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平時訓練的著重點放在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的一些基礎性實驗,特別是一些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讓學生們提前參與進來。如溶液的配制、玻璃儀器的加工制作、組裝、實驗設備的操作、安全注意事項、操作細節(jié)等,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練習并耐心指導,培養(yǎng)學生喜歡動手、敢于動手的學習態(tài)度。
針對高中課堂發(fā)言和質疑不多的情況,大學教師課堂上設計了許多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更多機會發(fā)言和提出質疑。因為少數(shù)民族學生特別是來自農村的學生性格比較靦腆、害羞,不敢在課堂上說話,不敢向教師問問題,形成了自己課下苦思冥想的習慣。雖然這是一種獨立思考,但是學習知識的前提還是要有人先講解和指引。人非生而知之者,后人的學習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先是對前人知識的繼承,然后才是更進一步學習。
針對高中作業(yè)多和主動復習意識不強的習慣,大學教師布置作業(yè)題目更為精準、高效,更多培養(yǎng)學生主動復習的意識。因為大學的考試是過關性測試。大學學生的復習一般集中在期末考試前三周,到時教師會劃重點,同課的同學會一起去上晚自習,一起準備考試資料。
針對高中課外閱讀較少的情況,大學教師推薦學生有時間多去圖書館讀書,以擴大知識面。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用時方能信手拈來。現(xiàn)在知識來源不再局限于書本,網絡電子書也是大家閱讀的對象。網絡知識的特點是信息量大、更新快,如何讓學生充分利用好網絡資源,也是高校教學的一個方面。具體措施為在理論上進行為期一年的預科學習,內容為高中化學和大學化學的過渡知識。實踐上,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基礎化學實驗技能訓練,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的學習夯實基礎。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民族地區(qū)高校理工科金課打造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入學新生高中階段理論基礎差、實踐訓練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補充專業(yè)理論知識;二是增加基礎實驗訓練,針對不同的理工科專業(yè),安排相應的內容。這就需要各高校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進行統(tǒng)籌安排,動員廣大教師犧牲自己的業(yè)余時間,為學生在化學理論和實驗操作方面進行補課。
參考文獻
[1]吳星.對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J].化學教學,2017(5):3-7.
[2]江萬濤.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8(25):162.
[3]張桐愷.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反思策略的分析[J].內蒙古教育,2018(2):77-78.
[4]朱紹邦.高中化學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設計[J].時代教育,2018(6):72-73.
[5]江合佩.高中化學基于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8(2):5-9.
[6]潘興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考試周刊,2018(13):170.
[7]林耀昆.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1):156.
[8]王麗萍.如何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8(18):173.
[9]丁偉,陸靖.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知識銜接的研究[J].大學化學,2014(1):11-21.
[10]梁愛琴,宋祖?zhèn)?,曲寶?大學化學與高中化學的銜接教學——以原子結構知識為例[J].化學教育(中英文),2018(2):23-26.
[11]尚國香,張欣.高中化學新課程與大學化學教學銜接研究——有機化學性質主題[J].大學化學,2016,31(2):15-19.
[12]朱娛.大學化學教學與高中化學教學的銜接淺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1):7-8.
[13]黎進平.高中化學與大學化學銜接教學的四種策略[J].廣西教育,2015(46):71.
[14]李向東.高中化學與大學有機化學的銜接教學研究[J].新課程(下),2016(10):22-23.
[15]吳國良,蕭次融.臺灣的高中化學課程與大學入學制度和化學教育[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z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