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濤
摘要:相較于其他地方的未成年人而言,僑鄉(xiāng)地區(qū)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國外多元思想觀念的沖擊,更容易隨波逐流,迷失自我,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因此加強僑鄉(xiāng)地區(qū)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臺山市人民檢察院作為法律監(jiān)督機關,要立足僑鄉(xiāng)實際,充分履行各項檢察職能,為僑鄉(xiāng)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關鍵詞: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檢察機關
引言
廣東省江門臺山市地理位置毗鄰港澳,歷來出國風氣盛行,海外華僑人數眾多,僑鄉(xiāng)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素有“全國第一僑鄉(xiāng)”、“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風土文化導致臺山市的未成人在思想觀念方面具有易受國外多元政治思想文化沖擊、易產生比較感和落差感、無法客觀看待不同社會形態(tài)、政治制度之間的差異、愛國意識淡薄等特點,特別是若長期受西方不良媒體“丑化中國”、“抹黑中國”等新聞輿論的影響,容易隨波逐流、迷失自我,變得叛逆和逆反,在日常生活中牢騷滿腹,甚至對我國的一些主流價值觀產生質疑、排斥、抵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這一問題在僑鄉(xiāng)地區(qū)的特有群體——“洋留守”未成年人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一、當前臺山市人民檢察院在加強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通過司法辦案活動來促進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1.及時、有效地打擊未成年人刑事違法犯罪行為,助力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臺山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自2016年4月份成立以來,截至2020年3月31日,共辦理批捕逮捕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71件/95人,不批準逮捕39件/63人,提起公訴77件/103人。通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有力地打擊了未成年人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向社會上那些蠢蠢欲動的未成年犯罪分子釋放出違法必究、有罪必懲的刑事追責信號,迫使其樹立起正確的法治觀念,不對違法犯罪行為抱有免受追責的僥幸心理。
2.貫徹落實未成年人特殊司法政策,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教育挽救。我國針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問題倡導 “教育、感化、挽救”的六字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八字原則。因此,檢察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盡可能多的挽救那些涉罪未深、有悔改之心的未成年人,通過對其進行釋法說理、心理疏導、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方式,令其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幫助其重回正常的成長軌道。
(二)檢察官擔任學校法制副校長,大力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以法治教育促思想道德建設
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才能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臺山市人民檢察院自2016年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以來,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檢及教育部聯(lián)合部署的“法治進校園”活動,由院領導及未檢辦的干警擔任各個中小學的法制副校長,不斷擴展法治教育的覆蓋面、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截至2020年3月31日,臺山市人民檢察“法治進校園”活動已經覆蓋了全市96所中小學、幼兒園,累計共有9萬多名在校學生接受了法治教育課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四年多來,臺山市人民檢察院采取如下措施精心打造了“臺檢特色宣教品牌”。一是開創(chuàng)了法治巡講“案例講解+模擬游戲+互動提問”的新型授課模式。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防范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臺山市人民檢察院未檢辦準備了《讓我們勇敢對校園欺凌說不》的法制課,通過在上課過程中進行校園欺凌案例講解、進行校園欺凌現場模擬小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校園欺凌的過程以及后果,再通過與學生來進行現場互動提出,講述自身經歷,帶動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互動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法制宣教效果。二是打造“流動的法制課堂”,不斷擴展延伸法治教育的輻射范圍。針對臺山市所轄區(qū)域面積較大、鄉(xiāng)鎮(zhèn)較多、中小學校較為分散的實際,臺山市人民檢察院未檢辦主動克服交通不便、距離較遠的困難,先后開展了“送法上海島”、“送法進革命老區(qū)”、“大榕樹講堂”等法治教育活動,為偏遠地區(qū)的未成年人學生送上了生動、活潑的法治課程,打通了臺山市鄉(xiāng)鎮(zhèn)學校接受現場法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二、未來臺山市人民檢察院在促進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在法治教育課程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檢察機關助力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開展法治教育課程,通過法治教育課程來普及法律知識,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責任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但是結合僑鄉(xiāng)未成年人的實際,更為重要的是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法治教育課程中去,通過開展《憲法》大講堂、中西方模擬法庭等方式來幫助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同以及我國的司法制度與西方司法制度之間的區(qū)別,使其能夠以一種客觀、冷靜、平和的態(tài)度來對待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差異,并使僑鄉(xiāng)未成年人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選擇。要引導僑鄉(xiāng)未成年人正視中外文化的碰撞與差異,在比較中堅守與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中國好聲音[1]。
(二)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的“四大檢察”職能,為僑鄉(xiāng)未成年人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當前江門地區(qū)的檢察機關已經開始試點將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業(yè)務統(tǒng)一由未檢部門來受理,因此,未成年人檢察部門要充分發(fā)揮檢察機關的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及公益訴訟檢察這“四大檢察”職能,特別是要發(fā)揮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職能,通過督促城管局、公安局、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衛(wèi)健委、文廣旅體局等行政單位依法履職的方式,健全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巡查制度,嚴厲打擊黃、賭、毒問題,凈化僑鄉(xiāng)未成年人的成長環(huán)境。如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對校園周邊的游戲廳、網吧、歌舞廳等場所進行監(jiān)督管理,對違規(guī)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歌舞廳等進行集中整治,避免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游戲或受不良網絡信息如色情圖片、不雅視頻等的影響,為僑鄉(xiāng)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文明、有序的成長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王鑫、聶鑫:《論海外中國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之策》,載《社科縱橫》2018年6月總第33卷第6期。
(臺山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