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建榮
一棵樹,相對那些嘰嘰喳喳永遠也說不完的人來說,它的確是一個啞巴。
一年四季,你聽到過一棵樹說過一句話嗎?人就不同了,在一生中,他會撒謊、獻媚、溜須拍馬,甚至戳事弄非、誹謗他人。
當然,這并不表明不曾說過一句話的樹永遠放棄了對四季的表白。
在春天,一棵樹,它會用夢幻一般的花朵代替所有的抒情,自作聰明的人就是搬來所有美麗的詞匯堆砌在一起,他也會自嘆弗如——作為一個人,你能像一棵樹那樣用甜美而馨香的語言輕而易舉地就讓一個季節(jié)陶醉或讓沉默了一冬的成群鳥兒嘰嘰喳喳唱個不休?
我這樣問自己時,竟覺得這是多么地可笑。
有時候,一棵樹,它是那么地跟一個人相像。
對于一棵大樹,你看,我們往往只注視它頂天立地的英姿,而忽略它一片葉一根枝慢慢長大的過程。當我們拿這種眼光看一棵樹的時候,其實,就早已暴露出我們自身的膚淺。
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邊,我們都曾看到過不止一個不曾說過一句大話的人,我們都曾看到過不止一個不曾被大眾的目光關(guān)注過的人。有一天,當你背過身走了很遠很遠的路而感受到身心疲憊時,在你隨意間的回頭一望中,你終于看清了:遠方那棵沐浴在晚霞中一言不發(fā)的樹就是那個不曾說過一句大話、不曾被大眾的目光關(guān)注過的人的化身呀!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不就是這樣看待許多人和一些事嗎?
我因此要說:一棵樹,它不說話,但它是會唱歌的。
從春到夏,它只是用一片片葉子做成的漏斗把心底的歉意向遠方默默傳遞。發(fā)芽、開花,撐起漫天綠陰,一個平靜的過程也似乎在轉(zhuǎn)瞬之間便已完成。
我知道,一片樹葉,從春到夏,從夏到秋,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也不僅僅是一個微小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的瞬間輪回——透過一片樹葉的脈絡(luò),你可以看到江河、湖海;透過一片樹葉在晚風(fēng)中的飄落,我們就能讓黑夜之夢在天亮前找到回家的路。
在月夜,不知你是否注意:一棵樹、一片森林,它的靜默足以讓一個人聽見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喧囂和轟鳴。
因此,我更要說:一棵樹,它不說話,但它是深沉的、謙恭的。
對于一棵樹而言,人向來就是自私的、勢利的。對于萬物的存在,人往往在內(nèi)心就充滿了無知和淺薄。當有一天面對一棵樹小孩注目、大人止步時,那是因為它舉起了一枚枚沉甸甸的果實。
一片葉子說:讓我最后一次起舞吧!我要讓那些奔波在回家路上的憂郁者在心里帶上這枚陽光的金幣。
一顆果實說:拿去吧!親愛的伙伴,那是我對你和這片土地微薄的心意。
詩人在心底也感恩地說:那是季節(jié)的黃金鑄就的一顆發(fā)光之心哪!
在四季,一棵樹是坦誠的,坦誠的它可以赤裸裸面對你。
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時候能像一棵樹一樣去面對同類?
我?你?他?
似乎可能又似乎不可能。
可是,你看,一棵樹,它就那么毫不設(shè)防地走近了另一棵樹。
一片森林,它就那么毫不猶豫地敞開胸懷把更大的另一片森林接納。
你再看看,在高山,在河谷,在有樹生長的地方,只要你掘開土層,你就會看到那些根是多么團結(jié)地緊握在一起,擋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狂風(fēng),遮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大雨。
面對一片森林,我們完全可以稱得上它的內(nèi)部是一個萬物的樂園了——菌類無憂地生長,百獸自在地悠游,野花大膽地盛開,山鳥旁若無人地歌舞。作為同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類,走近彼此卻為何那般艱難呢?
人是該學(xué)一學(xué)樹了。
的確,比起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傾軋、攻擊、傷害、捉弄,一棵樹差一點兒就是完美的化身了。
由此及彼,一片森林,它無由地讓人從心底生發(fā)出無限的敬意。
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萬物終會一步步彼此走近,相互接納。
無數(shù)的心坦誠地走到一起,當然要比一片讓人心生敬意的森林壯觀得多。
我期待著這片森林。
樹是謙恭而靜默的,它們總是“一言不發(fā)”,但這并不意味著樹沒有“聲音”。一年四季,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語言:一樹嫩芽流露春的訊息,一樹繁花傳播夏的芳香,一樹金葉歌詠秋的遐思,一樹碩果傳遞冬的赤誠。樹的語言,被嘰嘰喳喳的鳥群聽懂了,它們在茂密的樹葉間快樂地穿梭;被天真的孩子聽懂了,他們在華蓋如陰的樹下盡情地玩耍;被詩人聽懂了,他們把一棵樹種在了一行行詩句里……其實,一棵樹給予我們的何止是豐富而美麗的語言,還有一顆坦誠的心靈。這顆心教會我們真誠地走近他人,并善意地接納他人。倘若我們能像樹那樣,在溫暖的大地之下,樹根緊密相連;在湛藍的天空之下,枝葉親切擁抱,那么,我們也會長成一片生機盎然、令人心生敬意的森林。
【文題延伸】向一棵樹學(xué)習(xí);一棵樹的啟示;敬畏生命……(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