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世蒂
摘? 要:海派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重要積淀和凝聚,傳遞著特定的價值取向和精神氣節(jié),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對此,本文也將以海派小寫意花鳥畫為切入點,通過海派畫的代表人物,重點分析寫意花鳥畫的藝術色彩,希望能夠給相關同行帶來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海派畫;花鳥畫;色彩研究
海派畫是海上畫派的簡稱,最早形成于19世紀中期。彼時的上海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所以接納并吸收了來自不同地區(qū)的文化元素,不同流派和風格之間相互作用,相互碰撞,讓中國文化藝術也在一時之間處于十分繁盛的階段。在這一態(tài)勢的引導下,以趙之謙和吳昌碩為代表的畫家,也汲取了西方繪畫的藝術,融合了各種的元素和精髓,實現了融合與創(chuàng)新,海派風格也就此而生,并為中國近代美術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海派畫家的鮮明代表
趙之謙就是海派畫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國清代十分著名的書畫家和篆刻家,在篆刻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給后代帶來的影響也尤為深刻。無論是繪畫風格還是書法造詣,都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給晚清繪畫藝術是注入了生機與活力。就前者來講,趙之謙是海派畫家的始祖級人物,他創(chuàng)作的金石畫風,推動了近代寫意花卉的延伸和拓展。就后者來講,他又獨創(chuàng)了魏碑體書風,讓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完善。
二、分析海派小寫意花鳥畫的色彩特點
1.生活氣息濃重
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本身就與現實生活中的景象存在密切的關系,而且也反映出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色彩十分鮮活,題材新穎,例如米袋,蔬果,青銅器,菜肴,水生動物等等。最先開始關注這些元素的就是趙之謙,前人也從來沒有針對這一領域展開相應的創(chuàng)作。同時,花鳥畫的色彩搭配十分清晰自然,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別具一格。以趙之謙創(chuàng)作的《異魚圖》為例,就是尤為鮮明的體現,在后世也得到了廣泛的稱頌和贊揚。就花卉題材的創(chuàng)作來講,古人大多都會以色彩鮮明的梅蘭竹菊或者是荷花為主,這一選擇在后期也得到了繼承,也實現了延伸和拓展海棠,棕櫚,枇杷,鐵樹也是色彩選擇的重要參考,這些創(chuàng)舉也體現了花鳥畫在色彩風格上的突破。許多畫家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價值取向,選擇了特定的民俗風物,并深入觀察其色彩特征,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不可否認的是,彼時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既是對事物的描寫,又是對時代的反映,能夠為后人的生物種類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2.用色素雅但不失特色
相較于彼時宮廷和民間的流行色來講,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更加凸顯出了自身的特點,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文人的素雅和柔和,而且也使用了更加大膽的元素,在水墨涂抹時更加肆意瀟灑,打破了固有模式的限制和束縛,體現出了尤為鮮明的風格,構成了更加漂亮且鮮明的畫面,實現了雅俗共賞。總體來講,很多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并不主張輕浮且艷俗的用色,雖然會突出花卉的濃重色彩,但目的是為了凸顯出色彩之間的強烈對比,整體也凌駕于艷俗和規(guī)章之上,能夠讓作品的畫風變得更加生動傳神,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感染。也就是說,艷麗色彩的靈活搭配也成為花鳥畫創(chuàng)作中尋求拙逸的方法。趙之謙也是這一風格的領軍人物。從社會背景來看,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正處于晚清時期,社會十分動蕩,許多文人墨客也都面臨著家道中落的困境,這也倒逼那些藝術家們把作畫和生活有機聯(lián)系到一起,既要充分考慮到觀賞者的華麗需求,也不能拋棄自身文雅的追求和取向,這也就進一步升華了花鳥畫色彩搭配的境界。
3.構圖錯落有致
構圖也是色彩搭配的重要形式,是花卉創(chuàng)作的主要工具。從中國畫的發(fā)展歷程中可以看出,宋代以后的作品都更加注重情趣和意境的表達,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構圖和色彩搭配的合理性,這也就讓繪畫呈現出一種極端的狀態(tài),要么過于不拘小節(jié),要么過于平和穩(wěn)重,無法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但就晚清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來講,色彩的搭配在平穩(wěn)中力求創(chuàng)新,在險境中又謀求平穩(wěn),各種元素的布局都凸顯出了風格和技巧。以趙之謙的作品《荷花》為例,這一幅作品并沒有一味地沿用傳統(tǒng)的表現形式,反而運用了上緊下松的技巧,雖然給人頭重腳輕之感,但卻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混亂和無序。而在《丹桂秋艷》這一幅作品中,畫作的下方也保留了大片的空白,而畫作的上方也描繪了綠意旺盛的濃密枝葉,兩者之間的對比十分強烈,趙之謙把兩種力量平衡得恰到好處,讓整體畫作尤為和諧,但又不失藝術的張力。而且,花鳥畫,在色彩上也凸顯出剛柔并濟,多樣皈依的特點。
結語
總的來說,海派小寫意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實現了繪畫風格的延伸和拓展,也給清末的畫壇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代表人物趙之謙雖然一生坎坷起伏,但也從未放棄自己對藝術的追求。海上畫派的精髓便在于揚棄,能夠在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收集簡單的生活色彩,創(chuàng)作出清新雅致的作品,傳遞出獨特的風骨和價值取向,而這也是諸多海派畫家畢生所求的。在未來,海派畫作也必將會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輝。
參考文獻:
[1] 王攀. 小寫意花鳥畫的造型特征分析與運用[D]. 西北師范大學, 2019.
[2] 劉希揚. 王一亭寫意花鳥畫研究[D].? 2019.
3920500338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