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輔導,又稱個別教學,是在集體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輔導非常重要。但是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每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興奮點、疑難點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個別輔導。不管教師工作多么細致,多么有效,集體授課這一群體教學都會產生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在課堂,尤其是課后的作業(yè)反饋中都會一一呈現出來。為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健康發(fā)展,教師只有利用反饋信息,尋找適合學生需要的個別化幫助,作為群體教學的補充,也就是說教師要在教學中采用簡短的、診斷性的形成性練習,發(fā)現每個學生通過教學已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掌握,然后為學生設計并實施補救方案。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一定的教學經驗,專注個別輔導能提高教學質量。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管齊下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是巨大的,這一點羅森塔爾效應早就證明了。作為教師鼓勵學生,開發(fā)它們的潛能,有時轉換說話的角度,有時給孩子重新創(chuàng)造機會等等,都可能有意外的收獲。例如:稱呼班級學習較差的學生為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學生便會有追趕之意,因為他們會認為我只是暫時落后,我努力就會進步。再如:學生作業(yè)做錯了,即便是他們上課開小差沒聽課,或作業(yè)不認真審題等等,教師不妨也可以稱其為你理解錯了或你沒看清楚,給他們感覺我不笨。如果測驗成績不好,在老師引導下理解后,允許學生重考。還可以在班級開設分數銀行,允許學生存分取分教師這樣的個別輔導傳遞給學生是這樣的信息:我有能力學會知識。學生有了這樣的認識,那么他在學習中就會改變態(tài)度,提高興趣,無疑就會提高學習成績。反之。如果學生感到自己能力不足,他就會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甚至開始厭惡自己,那還談何好好學習?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被認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恢復了自信心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二、對需要個別輔導的學生要及時對癥“下藥”
如果把作業(yè)反饋比作醫(yī)生給病人診斷,那么,個別輔導就是給病人治病。治病必須要及時,且對癥下藥。我認識一位數學老師,三十多歲。她的教學談不上出色,但對學生耐心,負責任,學生成績幾年來都是年級第一,優(yōu)等生占了班級的三份之二。這種現象引起了我注意,經過觀察,我發(fā)現她每節(jié)課下課都準時在任教的班級門口,把作業(yè)中出現錯誤的學生逐一叫到面前當面講解錯題。在與她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她十幾年來堅持每個學生的錯題不過夜,并盡量在最短的時間糾正錯誤。我想:她的成功得益于四個字:對癥、及時。后來,我也盡量照她的方法做,果然成效顯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作業(yè)中的錯誤哪怕是幾個非輔導不可的學生進行及時輔導也很難,這需要毅力,需要奉獻精神,需要愛!
三、教師要傾盡全力專注個別輔導
每天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學生接受能力不同,掌握的學習方法也有所不同,教師要善于從課堂孩子們回答問題的差異性、課堂和課后作業(yè)的反饋信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課間十分鐘、課間操時間、吃飽午餐后的短時間……總之,教師要善于和孩子們擠時間,利用擠出來的時間,專注于個別輔導,耐心地對學習暫時落后的孩子逐一進行輔導。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里,有不少孩子跟我談心里話時說過,他門認為自己已經頹廢了,一無是處:學習成績不理想,自暴自棄;父母罵孩子沒用,不是打架就是斗毆……這時候我會一個一個地跟孩子說:“孩子,別灰心,你會成功的,成績也會慢慢地提高上去。只是你現在暫時迷失了自我,接下來你要尋找自我,回歸家庭。其實你不想打架,你是心理空虛,想尋找刺激,引起大家對你的關注,你很愛你的爸爸媽媽,并沒有嫌棄他們的意思,只是你想讓父母接納現在的你,你能輕而易舉改正錯誤。”那一個個孩子聽說自己會成功的,能知錯就改的,都很興奮,接下來的日子里也盡心盡力地去聽課,專心致志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努力做到不打架,不和同學起沖突。
四、鼓勵學生互助輔導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個別輔導,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學生資源請班級中學習較好的學生加盟。如安排座位時有意識地進行好差搭配,或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老師上課時只要安排一定的時間,同桌或小組同學就能基本解決教師一人長時間的輔導工作。當然,這必須有前提:學生作業(yè)速度不慢,理解力不是很糟糕。這一過程,我發(fā)現幾乎所有的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與動機都會改變好學生通過輔導別人知識更加扎實,中下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樂于在同伴的指導下努力學習。漸漸地學生們基本上都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積極的看法。如果再輔之以比比作業(yè)哪組快、比比成績那組好等起催化作用的學習競賽活動。就能產生事半功倍之效,何樂而不為呢?
五、誠摯邀請家長加盟輔導
教師作業(yè)批改后的個別輔導,家長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常常會出現學習速度慢,能力差的極少數學生未能當天功課而歸的現象。如果老師希望學生彌補當天的知識缺陷,而不至于使學生與以后的學習誤差結合起來,而家長又有輔導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矯正所需要的支持和知識缺陷用簡短的語言寫在備忘錄上告知家長,請家長給予幫助,這很有成效。因為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特點的,他們對孩子一對一的講解,必定是適合孩子的。有經驗的老師都會發(fā)現家長關注孩子學習,如經常檢查、更正孩子作業(yè)當然不是問問做了沒有的家長,孩子一定是學習習慣好,成績優(yōu)良者。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家長及時發(fā)現了孩子的錯誤,及時進行了糾正。 教育是慢的藝術,對學困生尤其是這樣。在同一標尺下,學習困難生達不到要求時,我們不必著急也不必嘆息,給這些孩子特殊的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獲得進步。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何愁教育沒有希望呢。
教學六年一屆路漫漫,但做到以上幾點,教學質量會一點一點地提高,當然這需要一個永恒的毅力。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鐘山鎮(zhèn)丹龍完小?楊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