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思炯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許多人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逐漸發(fā)生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安全,也導致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也是導致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現代臨床治療過程中,雖然采用心臟支架介入治療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急救效果。但是整體而言,并未從根本上遏制疾病的蔓延與發(fā)展,且由于每個人的體質狀況以及適應能力不同,在進行支架手術治療之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等癥狀。而中醫(yī)治療冠心病越來越成熟,許多患者也都開始考慮中醫(yī)治療手段,中醫(yī)認為,冠心病患者具有多痰、多瘀、多虛、多郁癥狀,治療應當以化痰、補虛、活血、開郁為主,以從而達到疏通全身血脈的目的,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1.中醫(yī)角度冠心病的病因及特點
(1)多虛
冠心病的主要發(fā)病人群為40歲以上人群,中醫(yī)認為當人們的年齡超過四十歲之后,身體機能便逐漸走下坡路,身體也越來越虛弱,其次,由于調養(yǎng)不甚,不注重飲食,口味過重,勞逸不科學,從而造成臟氣虛弱,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陽氣虛弱。心氣虛弱,血液運行變得遲緩,血脈瘀滯不通,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導致冠心病的許多病因當中,心陽虛以及胸陽痹阻是常見的矛盾因素。
(2)多郁
在現代社會當中,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受到外界的過度刺激,從而導致肝氣郁結。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排解,便會導致肝氣郁結,氣血不暢,肝氣郁結會導致慢性損傷,通常在早期,沒有任何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的逐漸發(fā)展,患者會出現胸痛、胸悶等癥狀。當情緒比較強烈時,或者是過度的勞累等,都可能會造成心肌梗死。當患者出現胸痛胸悶等癥狀時,患者會出現恐懼不安的感覺,而一旦確診,患者的各種不良情緒也會導致肝氣郁結更加嚴重。
(3)多痰
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的同時,飲食結構越來越豐富,導致體內痰濕內生,在南方地區(qū),氣候多潮濕多雨,從而侵犯人體,其次,南方人喜歡吃甜食,容易滋生痰,這樣便會遏傷陽氣,對人體心主血脈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肥胖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發(fā)展的過程中,隨著病情逐漸變得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心肌梗死。
2.冠心病的中醫(yī)藥治療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中醫(yī)藥治療應當以補虛、開郁、化痰、活血為基礎原則,冠心病是由于心臟陽氣虛,因此,要溫補陽氣,可采用黃芪、干姜、附子等藥物進行治療,桂枝具有溫通陽氣的作用和功效,應當作為首選。其次,因陰寒凝滯,導致瘀氣不通,這也是主要原因,治療的關鍵在于溫通。溫補陽氣時,可采用桂枝用于治療,該藥氣溫,辛甘,具有純陽之功效,可溫經通陽以及疏通經脈,可適當增加用量。通常長期臨床實踐證明,采用大劑量桂枝20~30克可有效治療心血管疾病,且治療效果顯著,也非常安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也未出現鼻血、上火以及出汗等不良癥狀與副作用。
對于情緒激動,肝氣受傷的患者,治療以疏肝解郁為主,臨床上鎖采用的藥物通常都具備溫熱特性,如陳皮、香附等藥物,味辛性溫,通常不會采用寒涼清熱藥物。當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癥狀時,行氣開郁治療也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手段之一,其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癥狀,再適當進行心理調解治療,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舌苔白、脈滑患者,無論是心肌梗死或者是心絞痛,都為病痰飲者,通常采用陳皮、半夏等藥物,能夠達到溫熱化痰的功效,且治療效果顯著。采用活血化瘀藥物進行治療過程中,用藥劑量有限,通常只有一兩味,但是劑量一般較大,如川穹20~30克,雞血藤30~60克,效果明顯。
3.支架手術后中藥治療有助于疏通血脈
心臟支架手術治療通常在患者危險時刻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血管閉塞通常需要采用快速的方法將血管打通。心臟支架手術治療方法雖然在短期有效緩解了病情狀況,但是許多患者在完成心臟支架手術以后,會感覺到不同程度的氣短、胸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血管雖然及時打通,但是心肌損傷已經很嚴重,且依然存在壞死情況,部分小血管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堵塞情況。
中醫(yī)方面認為,造成心臟供血不足的原因是非常多且復雜的。首先是心脈瘀阻,這也是非常常見的原因,大多數的患者在完成支架手術之后,依然會感覺到胸悶胸痛,其主要是由于血脈未打通。其次是心血不足,對于心臟的滋養(yǎng)是不充分,并且會導致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再者像是寒冷、緊張以及受到刺激等方面因素,也會造成患者血管痙攣和狹窄,并且造成患者心臟供血不足。
所以,對于冠心病治療,應當以疏通血脈為主,也是緩解疼痛癥狀的關鍵所在,更是治療根本。在完成心臟支架手術之后,還應當采用中醫(yī)藥進行輔助治療,這也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編輯:遲昊? 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