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健
內養(yǎng)功是中華傳統(tǒng)養(yǎng)生中,古為今用的始祖。是新中國誕生后首次開展氣功中醫(yī)研究,并實施臨床實踐的醫(yī)療氣功功法。六十多年來取得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眾多的實踐成果,不但能針對性地治療各種疾病,還可以輔助治療許多疑難雜癥。對病后身體的康復調理效果明顯。它也是無病養(yǎng)生,無藥治病,治未病的重要手段。真炁內養(yǎng)方法基于內養(yǎng)功的原理,以疏通身體的任督二脈為主要目的,來實現古人描述的所謂“水火交垢”、“氣沉丹田”、“北方河車”,“打通任督二脈”、“五氣朝元”、“三花聚頂”等。真炁內養(yǎng)與傳統(tǒng)古法養(yǎng)生究竟什關系呢?下面我們進行分析探討。
說起傳統(tǒng)養(yǎng)身,不得不提《參同契》這本書。它是由公元151年~221年,東漢時期學者魏伯陽所著。此書后來許多記載中,都叫《周易參同契》。我覺得還是去掉周易二字為好,因為周易主要是用來占卜之用,只是里面包含了眾多的黃老之理而已。《參同契》里用的最多的推演就是陰陽八卦之理,這恰恰就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秴⑼酢纷鳛樽罟爬系酿B(yǎng)生方法的理論基礎文獻。千百年來它派生出了無數的功法、派別,為中華民族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貢獻。尤其是本土的道教將它作為丹道練習的首要理論依據,千古流傳,經久不衰。
首先我們來說說內養(yǎng)真炁里的“真炁”。身體里的真氣(炁),有先天真氣與后天真炁之別?!罢鏆狻笔巧眢w的先天之氣,而“真炁”是身體的后天之氣。這兩個詞所用的氣(炁)是不一樣的,所代表的內涵也不同。
“氣”字有著更廣義的概念,代表乾坤之氣、天地之氣,代表萬物的所有形態(tài)。如《道德經》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實際說的“三”就是氣,陰陽之變都是中間那一橫,代表著陰陽各占多少的實質。從甲骨文的進化源頭不難看出他們的本質?!皻狻弊趾汀叭帧笔峭吹?。就是陰陽之間的那個萬物,它包括了有形和無形的事物。其變化的規(guī)律,在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中有明確的論述,這里不做解說。身體的先天真氣是由天地所稟賦,與生俱來,不可再生,越用越少。我們只有不斷地培養(yǎng)后天之炁,在脾胃還沒衰老前,提高脾胃的運化效率。能盡量多用后天之炁,來維持生命的能量。這樣才能儲備好先天真氣,藏于先天之本的腎。一旦脾胃運化衰老,身體的先天真氣還能源源不斷,這就是長壽的秘密。
而“炁”字,是一個狹義的概念,只存在于用于修煉養(yǎng)生的身體中。雖然炁字找不到甲骨文的字源,但從它的形態(tài)來看,已經非常形象表現出道家的修煉之法,特別是全真派的丹道修煉方法。這個“炁”由兩部分組成?!皵贝淼氖俏笟?,加下面的“火”就是練功中的一個具體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形象地說就是煉精化炁。中醫(yī)里叫脾胃之本,后天之炁就源于此。內養(yǎng)真氣就是基于這個后天的脾胃之炁,疏通任督二脈來內養(yǎng)你的身體。分步驟完成整個練習過程。氣盈則生,氣衰則亡,氣通則百病消。所以,從文字意義上說,“真氣”可以代替“真炁”。而“真炁”是不能代替“真氣”的。而隨著修道的人越來越少,“炁”這個字就會漸漸地消失了。
其次,“真”字的甲骨文解法是,用鼎來熬湯,上面有個勺,隨時品嘗美味,煉出的那個質就是真。有了這個“真”就能與天溝通。能達到這種能量互通的人就叫真人。所以修煉者的修煉過程也叫修真??傊?,我們的內養(yǎng)真炁就是練的身體的后天之炁,實際就是我們的后天脾胃之氣。就像中醫(yī)開藥方一樣,大多的藥方,都基于調養(yǎng)脾胃的基礎之上。所以真炁內養(yǎng)就是調養(yǎng)自己身體的“藥方”,有病調病,無病調養(yǎng)。傳統(tǒng)的叫法就是采藥煉藥。
內養(yǎng)真炁中的“內養(yǎng)”更是內養(yǎng)功功法的核心。離開這個核心就不是調病養(yǎng)生。因為不是所有的氣功練習,都能養(yǎng)生調病的。如一些氣功擊技練習,刻意功能方面的練習等,都會極大地消耗體內的真氣。這就是為什么許多氣功武術家都壽命不長,真正的特異功能者壽命也不長。雖然他們也在養(yǎng)炁,最后還是如不敷出,氣虧而折壽。而作為氣功練習者,“養(yǎng)”與“耗”也是很容易轉換的。甚至在許多微妙的操作上,養(yǎng)與耗這個度也是很難把握的。因此,我們要找到正確的方法,明理的老師來學習氣功。
河北省醫(yī)療氣功醫(yī)院開啟中國現代氣功之先河,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除玄學的神秘,沒有封建迷信。使傳統(tǒng)養(yǎng)生氣功回到了中醫(yī)的本來屬性。真炁內養(yǎng)方法至始至終都是以養(yǎng)為目的?!秴⑼酢氛f:“內以養(yǎng)己,安靜虛無。元本隱明,內照形軀。閉塞其兌,筑固靈株。三光陸沉,溫養(yǎng)子珠。視之不見,近而易求。黃中漸通理,潤澤達肌膚。初正則終修?!币馑际钦f內養(yǎng)身體從養(yǎng)脾胃開始,“己”指的是脾土。在內養(yǎng)真炁練習中,抱一守中,要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培養(yǎng)身體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斷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內觀身體。培養(yǎng)丹田的能量,煉精化氣,煉炁化神,煉神還虛,文火溫養(yǎng)。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無為而為。通過一段時間練習,中焦就會逐漸梳理通達,使皮膚潤澤。這樣就是初步的正確入門了,持之以恒將終身受益。由此可見,真炁內養(yǎng)方法直取傳統(tǒng)功理的精髓,用中醫(yī)的語言表述,簡單而實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許多函授學員,當練習抱一守中這個部分時,沒幾天,脾為改善,睡眠變好,腸道通暢,大便成型,夜起減少。是因為我們培養(yǎng)了炁,使身體的基礎條件得到了改善。
隨著練習的時間加長,身上的真炁會越來越多。其氣機的運轉,就不一定會按照符合你生理需求來運轉。這是因為人出生時是先天之體,是一個純陽之體,隨著年齡增加就成為后天之體。由于后天因素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背景、教育經歷、事件信息量等對自身的影響。身體就不是純陽之體了。練習中就需要適當的意念和導引。正如古人所說的“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秴⑼酢防锇凑蘸訄D洛書,布局了八卦圖。有先天八卦與后天八卦。參照河圖洛書所配八卦圖,作為內養(yǎng)的習練的依據,就是使后天八卦返回到先天八卦。內養(yǎng)真炁方法中的一些操作,就是要使真炁的炁機,能夠按身體需求正確運轉?!兜赖陆洝防镎f“專氣致柔能嬰兒呼?”說的就是這個后天返先天。
《參同契》的“煉己立基”就是打通任督二脈的一個筑基過程,也就是常說的小周天。先天之體是乾在上坤在下,后天之體是火在上水在下。練功就是后天之體的水火修煉。《參同契》說“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覆冒陰陽之道”。強調的是天人合一,用易來表述這個大千世界,就是乾坤之間的周而復始。乾坤生兩翼,兩翼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細分就是六十四卦。所有的事物都是在這個輪回之中,白天黑夜的輪回,月亮圓缺的輪回,一年四季的輪回,這些都是天體運行的輪回,也叫周天運行。而身體中的陰陽之氣,也是按照身體的需要,在任脈和督脈中輪回。人是一個小天地,所以我們叫做小周天。疏通任督二脈的過程叫做打通任督二脈。小周天通暢了,也就是任脈和督脈都通暢了,身體的許多疾病都會明顯好轉,或者自然康復。任督二脈是身體中的陰陽兩條大河,大河的水充盈通暢,而身體的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陰陽之經絡,又都與任督脈各陰陽相通,所有這些經絡也就全部充盈通暢了。繼續(xù)練習,一旦全身的經絡都充盈通暢并陰陽平衡時,就會神奇產生胎息現象,所謂大周天也就通了。資料表明,人的死亡90%以上都是疾病所至。全身的經絡都通達平衡,連小小感冒都沒有了,長壽無疾而終也就自然有了保障。
通過了解《參同契》,來介紹了內養(yǎng)真炁的一些功理,這些功理的實際效果,在教學實踐輔導中都一一得到了驗證。五天的集中培訓班里,多數都能打通任督二脈。通督后持續(xù)半年的有效練習,再經過三天的集中培訓就可以產生胎息。在函授學習中只要按照老師要求,堅持練習25天就能打通任督二脈。實踐證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以客觀的科學解釋傳統(tǒng)功法功理,用現代中醫(yī)科學(非西醫(yī)式中醫(yī))指導實踐,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提示:本文作為內養(yǎng)功理功法的探索研究,本人歡迎相互探討。請自學者不要盲目地模仿。
編輯: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