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娜 李 悅 金昌磊 劉 昆
(唐山學院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職業(yè)能力是大學生未來崗位必備的關鍵能力,職場交流與表達是職業(yè)能力中的重要社會能力之一,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1-2]。綜合表達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說明白、寫清楚[3]。
化工原理實驗不僅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加深對理論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要求學生能用準確、規(guī)范的工程技術語言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異常情況進行正確的表達和合理的分析。 然而,傳統(tǒng)的化工原理實驗教學模式使大學生在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尤其是綜合表達能力方面表現欠佳。 普遍的現象是,大學生應用語言和文字進行工程交流的能力不斷下降,有的學生甚至喪失了用書面表達工程構思的能力。
基于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要求,近年來高校重視并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4-9]。我院化工原理課程組教師結合我院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辦學思想,借鑒已有的教改成果,進行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和實踐。 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講解實驗、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和以小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等各項措施,從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兩個方面,切實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1)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綜合表達能力的重視,結合“綜合表達能力自測、提高表”,加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在化工原理實驗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只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綜合表達能力的認識,才能提高學生主動提高綜合表達能力的積極性,才能使提高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的實施更具效果。 校企結合辦學,邀請企業(yè)的成功人士為學生做了關于綜合表達能力與職業(yè)發(fā)展的報告, 提高了綜合表達能力的現實性與社會性,提高了學生對綜合表達能力的重視。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設學生講解實驗環(huán)節(jié)、“準現場”提問環(huán)節(jié)和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模式上, 從注入式教學轉變?yōu)樽灾魇浇虒W,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學生講解實驗環(huán)節(jié)。突破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嘗試讓學生根據自己預習的情況,講解實驗,主要包括實驗原理、如何完成實驗、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等,然后由同組其他同學做補充,最后教師對學生在講解過程中的問題做解析,精講實驗中常見事故的處理方法等[5]。 這樣做給學生提供了在公眾場合下進行語言表達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消除了學生面對公眾說話時的緊張情緒,樹立了自信心。 實踐證明,通過學生講解實驗環(huán)節(jié),學生在運用知識、語言表達、總結歸納等多方面得到了提升。
第二,“準現場”提問環(huán)節(jié)。 化工原理實驗設備是工廠單元操作的微縮版,其操作原理、設備構型完全相同,實驗過程中,實驗小組中的組長被模擬為實際工作中的“工作班長”,負責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問題涉及實驗原理、操作步驟、實驗流程說明等。 通過“準現場”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對實驗的準備情況,對學生的預習起到督促、檢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次鍛煉的機會, 在提問過程中,要求學生使用普通話、聲音洪亮、語言表達清楚、專業(yè)術語使用準確等。 此外,教師采取“工作班長”輪流擔任的辦法,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鍛煉其口才與組織能力的機會。
第三,增加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 這是海外高等教育中普遍采取的一種輔助教學方式,被認為是一種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最理想的方式。實驗過程中, 實驗設備或實驗數據出現異常情況時,學生可以邀請教師加入小組討論中,教師只提供適當的提示與指導,通過小組成員的討論,分析原因、解決問題。這種團隊合作式的小組討論模擬了企業(yè)工作情景,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使大學生能在更逼真的動態(tài)化語境中圍繞專業(yè)問題進行溝通表達,提供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化的溝通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
(3) 鼓勵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注重學生用工程語言表達實驗的設計與構思,提高文字表達能力。
實驗前,向學生講明用小論文形式書寫化工原理實驗報告的重要性,如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實驗報告是撰寫科學論文的基礎,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途徑之一等,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對于基礎型實驗,鼓勵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在寫作格式方面不做統(tǒng)一的要求,學生可根據實驗室提供的設備,在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實驗任務的前提下,自擬題目完成實驗報告。但要求學生對自己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談談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對于綜合性實驗,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驗題目形成論文式的實驗報告,不完全要求實驗數據的完全合理性,但注重學生對實驗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 這種自由的總結、交流方式提高了學生運用文字表達工程思想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化工原理實驗本身的工程性、實踐性和社會性,有意模擬化工“準現場”的職場情景, 形成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表達能力的自覺性;設置學生講述實驗和小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加強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了實驗報告的模式,加強了學生對實驗異常結果的分析和事故的處理,強化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實踐表明,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師創(chuàng)造的相宜外部環(huán)境,學生在綜合表達能力方面得到了明顯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