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佩 莊 虎 謝 超 陳 勝
(1. 武漢黃鶴樓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2. 湖北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
紅豆(VignaangularisW.),屬豆科豇豆屬,又名紅小豆、小豆、赤小豆、赤豆,在中國陜西、江蘇、廣西等地方分布較廣[1]。紅豆藥用價值高,具有良好的健脾止瀉、解毒消腫、預防肝硬化等功效[2]。其食用價值也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還含有多酚、多糖、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3]。
試驗擬以紅豆為原料,采用超聲輔助提取法,以料液比、超聲溫度、超聲時間為考察因素,采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提取工藝,經(jīng)脫蛋白、醇沉、透析工藝處理后,評價紅豆多糖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期提高紅豆多糖提取率,為紅豆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1.1.1 材料與儀器
紅豆:湖北恩施生產(chǎn);
透析袋:西安優(yōu)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葡萄糖:標準品,美國Sigma公司;
乙醇、磷酸二氫鈉、磷酸氫二鈉、鐵氰化鉀、冰乙酸、三氯化鐵、30%雙氧水、硫酸亞鐵、水楊酸、過硫酸鉀等試劑: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2,2-聯(lián)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銨鹽(ABTS):標準品,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SA)、胰蛋白胨大豆肉湯(TSB)培養(yǎng)基:青島海博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
金黃色葡萄球菌(6538)、大腸桿菌(25922):美國標準生物品收藏中心;
沙門氏菌、枯草芽孢桿菌:由實驗室保藏。
1.1.2 主要儀器設(shè)備
高速粉碎機:DFY-300型,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
電子分析天平:AL204型,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超聲波清洗機:KQ2200DE型,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旋轉(zhuǎn)蒸發(fā)器:RE-52AA型,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750型,日本島津公司;
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鍋:TX-24LDJ型,江陰濱江醫(yī)療設(shè)備有限公司;
超凈工作臺:VD-1320型,北京東聯(lián)哈爾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生化培養(yǎng)箱:SHP-250型,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1 原料預處理 紅豆樣品粉碎打粉后過60目篩,紅豆粉用80%乙醇溶液回流4 h以脫色并除去小分子多糖等,抽濾后將濾渣用無水乙醇、丙酮和乙醚分別清洗,粉末置于室溫下24 h陰干,得紅豆粉末待用[16-17]。
1.2.2 紅豆多糖的提取工藝流程
紅豆粉末→超聲波處理浸提→抽濾除渣→離心(8 0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5%三氯乙酸至提取液不混濁(除蛋白)[18]→離心(8 000 r/min,20 min)→取上清液60 ℃下旋蒸至其體積的1/4左右→加入3倍體積的95%乙醇靜置24~48 h→抽濾→濾渣離心(8 000 r/min,20 min)后取沉淀→用無水乙醇洗滌并收集沉淀→將沉淀溶于蒸餾水透析48 h→冷凍干燥→得紅豆粗多糖
1.2.3 紅豆多糖含量的測定 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16]。以葡萄糖濃度(mg/mL)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y=5.286x-0.017,R2=0.999 2。
取2 mL稀釋提取液,加入體積分數(shù)5%苯酚溶液1 mL 和濃H2SO45 mL,充分混勻,室溫靜置30 min,于490 nm處測定吸光度,并使用標準曲線計算紅豆多糖含量[19]。按式(1)計算多糖提取率。
(1)
式中:
Y——多糖提取率,%;
V——多糖溶液的體積,mL;
c——葡萄糖的質(zhì)量濃度,mg/mL;
n——稀釋倍數(shù);
m——紅豆粉的質(zhì)量,g。
1.2.4 紅豆多糖提取單因素試驗 準確稱取5 g紅豆粉末,用蒸餾水作溶劑,在100 W下進行超聲提取,測定紅豆多糖提取率。
(1) 料液比:固定超聲溫度40 ℃,超聲時間90 min,考察料液比[m紅豆∶V水分別為1∶8,1∶16,1∶24,1∶32,1∶40 (g/mL)]對紅豆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 超聲溫度:固定料液比(m紅豆∶V水)1∶24 (g/mL),超聲時間90 min,考察超聲溫度(20,30,40,50,60 ℃)對紅豆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3) 超聲時間:固定料液比(m紅豆∶V水)1∶24 (g/mL),超聲溫度40 ℃,考察超聲時間(30,60,90,120,150 min)對紅豆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1.2.5 響應面法優(yōu)化試驗設(shè)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利用響應面法設(shè)計超聲波輔助提取的試驗方法,選取料液比、超聲溫度、超聲時間為影響因素,以紅豆多糖提取率作為試驗設(shè)計的響應值,根據(jù)Box-Benhnken試驗設(shè)計,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試驗設(shè)計優(yōu)化超聲波輔助提取紅豆多糖工藝參數(shù)。
1.2.6 紅豆多糖體外抗氧化活性評價 根據(jù)文獻[20]進行,測定紅豆多糖的總還原能力,以及對·OH和ABTS+·的清除率。
1.2.7 紅豆多糖抑菌活性的測定
(1) 菌種活化:取各待測菌株于TSA培養(yǎng)基上37 ℃下倒置培養(yǎng)24 h,用生理鹽水洗斜面上的菌,充分震蕩使菌懸液的濃度為108CFU/mL,備用[21]。
(2) 抑菌活力的測定:采用文獻[21]中牛津杯法測定紅豆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菌活性。將熔化并冷卻的TSA培養(yǎng)基倒入平板內(nèi)約15 mL,待凝固后加入100 μL的108CFU/mL菌懸液采用涂布法涂布均勻,在平板標記處放置牛津杯,并于每個牛津杯中吸入200 μL經(jīng)0.22 μm過濾器過濾的10 mg/mL多糖溶液(每組3個平行)。于37 ℃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24 h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抑菌圈直徑,以抑菌圈直徑作為抑菌活性的測定指標。
(3) 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測定:參照李彥坡等[22]的方法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有所調(diào)整。將紅豆多糖分別制成0.625,1.250,2.500,5.000,10.000,20.000 mg/mL 6個濃度梯度,采用涂布法測定,將1 mL不同濃度多糖溶液與25 mL培養(yǎng)基混勻,待培養(yǎng)基凝固后,加入4種供試菌的菌懸液100 μL,涂布均勻后,倒置培養(yǎng)24 h,每組試驗平行測定3次。
1.2.8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10處理數(shù)據(jù)和統(tǒng)計分析,Origin 8.0進行繪圖。試驗數(shù)據(jù)均重復3次,以平均值±標準偏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且具有統(tǒng)計意義。
2.1.1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由圖1可知,料液比(m紅豆∶V水)選擇1∶16~1∶32 (g/mL)較合適;超聲溫度選擇40~60 ℃較合適;超聲時間選擇60~120 min比較合適。
圖1 3個因素對紅豆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1.2 響應面試驗方案設(shè)計及結(jié)果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利用軟件Design-Expert 8.0.6中的Box-Behnken模式對料液比、超聲溫度、超聲時間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試驗設(shè)計(見表1),試驗設(shè)計方案及結(jié)果如表2所示。
2.1.3 回歸模型及方差分析 由表2可知,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擬合[23],得到紅豆多糖提取率對料液比、超聲溫度、超聲時間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
Y=9.85+0.52A+0.39B+0.19C-0.45AB-0.06AC-0.17BC-0.81A2-1.40B2-0.65C2。
(2)
2.1.4 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由圖2可知,料液比和超聲溫度的交互作用極顯著(P<0.01),料液比和超聲時間、超聲溫度和超聲時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P>0.05),該結(jié)論與方差分析結(jié)果一致。
表1 響應面試驗因素及水平
2.1.5 最佳工藝條件的確定 利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分析得到紅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料液比(m紅豆∶V水)1∶26.33 (g/mL),超聲溫度50.84 ℃,超聲時間93.69 min,此條件下預測的最佳提取率為9.95%。雖然表2中試驗號3和6提取率>10%,但考慮到試驗樣品的隨機性,以及預測值與試驗號3和6提取率值無顯著性差異(P>0.05),故以Design-Expert 8.0.6軟件分析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進行驗證實驗??紤]到實際情況,將工藝條件適當調(diào)整為:料液比(m紅豆∶V水)1∶26 (g/mL),超聲溫度51 ℃,超聲時間94 min,在該條件下進行3次平行試驗,紅豆多糖提取率平均值為(9.92±0.04)%,與預測最佳提取率基本一致,說明該模型優(yōu)化結(jié)果可靠。
表2 紅豆多糖響應面試驗方案及結(jié)果
表3 回歸方程各項的方差分析?
2.2.1 總還原能力 由圖3可知,紅豆多糖的總還原能力與多糖濃度之間均呈現(xiàn)一定的量效關(guān)系。當多糖質(zhì)量濃度為1~5 mg/mL時,隨著濃度升高,多糖的總還原能力顯著增加,與李粉玲等[13]的結(jié)論一致。當紅豆多糖質(zhì)量濃度為5 mg/mL時,總還原能力最強,吸光值達(0.486±0.007)。表明紅豆多糖有較好的抗氧化能力,但顯著弱于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P<0.05)。
圖2 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3 紅豆多糖總還原能力
2.2.2 清除·OH能力 由圖4可知,當多糖質(zhì)量濃度為1~5 mg/mL時,隨著濃度升高多糖對·OH清除率逐漸增大。當質(zhì)量濃度為5 mg/mL時,多糖對·OH清除率達(90.25±1.38)%,顯著低于同濃度下維生素C對·OH清除率(P<0.05)。試驗結(jié)果顯著高于李粉玲等[13]研究的紅豆多糖和鐘葵等[26]研究的綠豆多糖在同質(zhì)量濃度下的·OH清除率,表明紅豆多糖對·OH有較強的清除能力。
2.2.3 清除ABTS+·能力 由圖5可知,當多糖質(zhì)量濃度低于1.5 mg/mL時,多糖對ABTS+·清除能力存在量效關(guān)系,隨著濃度升高,多糖對ABTS+·清除能力增大;當多糖質(zhì)量濃度為1.5~2.0 mg/mL時,對ABTS+·清除率的增長趨緩。當多糖質(zhì)量濃度為2.0 mg/mL時,紅豆多糖對ABTS+·清除能力達到最大值(96.20±3.25)%,與維生素C的ABTS+·清除能力無顯著性差異(P>0.05)。許海燕等[27]研究顯示樺菌芝多糖在2.0 mg/mL時對ABTS+·清除率為90%,低于試驗結(jié)果,表明一定質(zhì)量濃度下紅豆多糖對ABTS+·有較強的清除能力。
2.3.1 抑菌圈直徑 由表4可知,紅豆多糖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枯草芽孢桿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紅豆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抑菌直徑為(9.54±0.22) mm,與許海燕等[27]樺菌芝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徑接近;對沙門氏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較弱,抑菌圈直徑分別為(8.24±0.06),(8.19±0.17) mm。紅豆多糖對4種供試菌的抑制作用強弱順序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枯草芽孢桿菌,表明紅豆多糖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圖4 紅豆多糖對·OH清除率的影響
圖5 紅豆多糖對ABTS+·清除率的影響
2.3.2 最小抑菌濃度 由表5可知,紅豆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枯草芽孢桿菌的MIC值分別為2.500,5.000,10.000,10.000 mg/mL,說明紅豆多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強,對沙門氏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菌活性最弱。結(jié)果表明紅豆多糖的抑菌活性隨著濃度增大而增強,且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制作用強于革蘭氏陰性菌。
表4 紅豆多糖對4種供試菌的抑菌圈直徑?
表5 紅豆多糖對4種供試菌的MIC?
通過單因素和響應面試驗確定了紅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料液比(m紅豆∶V水)1∶26 (g/mL),超聲溫度51 ℃,超聲時間94 min,此條件下多糖提取率為(9.92±0.04)%。對紅豆多糖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結(jié)果顯示:① 紅豆多糖具有較強的總抗氧化活性,但總還原能力及對羥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維生素C;② 紅豆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強。此外,目前關(guān)于紅豆多糖的相關(guān)報道較少,后期研究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① 試驗初探了紅豆多糖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后面可對紅豆多糖抗氧化活性成分構(gòu)效關(guān)系及抑菌機理展開研究;② 試驗提取的紅豆多糖為粗多糖,純度為62%,后續(xù)可對紅豆多糖進一步分離純化,提高多糖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