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成
“紅色經典”,一般意義上是指產生于或者反映中國革命年代的一批優(yōu)秀文藝作品。廣義上包括文學、影視、音樂及舞臺劇。“紅色經典”中的“紅色”是指流貫在作品血脈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義的思想風貌;“經典”則是指投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深厚功底,對豐富廣闊的現實生活真實、深刻的體驗和表現。
“紅色經典”,充滿了真誠的理想和激情,充滿了英雄主義和樂觀精神,給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從而高于現實,具有了浪漫主義的藝術品質,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感動和教育了幾代中國人。
【素材指路】
一、影視篇
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恢弘的戰(zhàn)爭史詩《大決戰(zhàn)》
1991年至1992年,由中國八一電影制片廠歷時五年,耗資一個多億拍攝成的系列電影《大決戰(zhàn)》(分為 《遼沈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 三部六集)陸續(xù)上映,該劇在中國的戰(zhàn)爭電影史上有著里程碑意義的崇高地位。
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都參加過真實的戰(zhàn)爭,且都有著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驗,總導演李俊更是親歷百團大戰(zhàn),這樣的編導團隊,完全可以用“無敵天團”來形容。三位編劇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走訪了三百多位當年三大戰(zhàn)役的經歷者,實地考察了不少戰(zhàn)役的舊址,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向軍事科學院、史學界的專家請教,錄制了上百盤的采訪錄音,為劇本創(chuàng)作積累了寶貴的素材,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演員部分,電影版《大決戰(zhàn)》中的很多歷史人物都是由特型演員來扮演,更值得一提的是群眾演員。在電影版《大決戰(zhàn)》中,扮演兩軍官兵的群眾演員都是正兒八經的軍人。當年五大軍區(qū)、海軍、空軍都有部隊參加拍攝,包括陸軍航空兵、武警在內動用的軍級單位就超過了20個,參演官兵總計有13萬之多,同時還有大量的坦克、火炮、飛機、艦艇等作戰(zhàn)裝備。僅僅是遼沈戰(zhàn)役中遼西會戰(zhàn)一場戲,拍攝的外景地就是一塊方圓近三萬平方公里的大平原,出動部隊官兵達1.6萬人,現場布置了6000多個炸點,500輛汽車,其中100輛是專門用來進行爆炸的報廢車,還有20多輛坦克、30多門大炮、100多匹戰(zhàn)馬,這還僅僅是一場戲!
素材運用點撥:《大決戰(zhàn)》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制——巨額投資,長時間打磨,上萬名職業(yè)軍人參與,大量特型演員,有參與過重大戰(zhàn)爭的電影編劇和導演,所有這些因素使得這部電影不可被復制??忌梢酝诰蛟撍夭闹械慕承木?、求真務實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來對其加以運用,還可以通過和當下粗制濫造的軍旅電影對比,用以加深自己的觀點。
素材運用示例:什么樣的電影是無法復制的?一種是極端完美,另一種是極端復雜?!洞鬀Q戰(zhàn)》就是后者。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巨制,背后有著將自身當做文化事業(yè)傳之于世的決心。這樣的決心讓影片的拍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大量特型演員被起用,他們形神兼?zhèn)?,演員們的臺詞被精心打磨,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還原歷史人物,可以說,這樣的電影空前絕后。
素材鏈接
《雷霆戰(zhàn)將》停播下架
前不久,一部打著《亮劍3》名號的電視劇《雷霆戰(zhàn)將》播出,這部以李云龍為主要原型進行全新創(chuàng)作的青春版戰(zhàn)爭劇不僅沒有再續(xù)《亮劍》輝煌,還把觀眾雷到崩潰。作為一部抗日劇,《雷霆戰(zhàn)將》似乎想走青春軍旅風,男主演似乎都是參加走秀的男模,清一色抹著發(fā)膠帥氣登場,發(fā)型時尚前衛(wèi),派頭十足,堪稱男星的舞臺秀。《人民日報》為此發(fā)文指出,影視劇中考慮年輕人的習慣,創(chuàng)新表現方式,并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歷史,不能劍走偏鋒。只有心懷敬畏,尊重歷史、尊重觀眾才能拍出真正接地氣的影視作品。
二、音樂、舞臺劇篇
一首抗戰(zhàn)歌曲伴隨中國命運之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很多中國人從小就耳熟能詳的紅歌,這首紅歌實為一首抗戰(zhàn)歌曲。
1943年,正是抗日戰(zhàn)爭非常艱難的時期,日軍占據了中國大半河山,國民黨卻發(fā)動了第三次反共高潮。3月10日,蔣介石發(fā)表了《中國之命運》一書,宣傳中國只能有一個政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污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是“新式封建與變相軍閥”,公然提出了“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的口號。
同年8月,延安《解放日報》發(fā)表了社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予以反擊。社論最后套用了蔣介石《中國之命運》一書的話語,指出:“如果今日的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那就是沒有了中國?!敝链耍皼]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成為我根據地人民的共識和口號,促成了紅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誕生。
歌曲的作者音樂家曹火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回顧自己的所見所聞、邊寫邊唱:共產黨為民族、救中國、堅持抗戰(zhàn)、實行民主、建設根據地、改善人民生活、指明解放道路、領導中國走向光明……經過不懈的努力,一首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戰(zhàn)的紅歌問世了。
素材運用點撥:相當一部分中國人以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曲誕生于建國后,這則素材為這首歌曲正了名??忌环矫婵梢灾塾诖?,挖掘出素材的新意,一方面可以從歌曲誕生的過程中獲得堅守正義、順應歷史潮流、認識從實踐中來等感悟,進而加深文章內容的深度。
素材運用示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不僅是曹火星的代表作,代表了他的一生,反映了他的人生之路,更具深刻意義的是,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是全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它唱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洗雪百年恥辱,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從而走上國富民強的康莊大道!
素材鏈接
用西方芭蕾藝術形式反映紅色的東方革命
1964年2月初,中央芭蕾舞團紅色娘子軍的創(chuàng)作團隊成立了。創(chuàng)作團隊都是團里的專家、名導、名演員。這一支實力強大的創(chuàng)作團隊立即開赴海南島,開始采風、軍訓和體驗生活,搜集音樂、舞蹈、舞美的創(chuàng)作素材,構思整部芭蕾舞劇的創(chuàng)作演出大綱。其間,他們在海南島的大山深處、原始森林、黎族村寨,苦苦追尋革命隊伍里的崇高理想、戰(zhàn)斗生活和嚴酷環(huán)境。
1964年9月下旬,經過千錘百煉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終于正式演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西方芭蕾的形式演出的中國的芭蕾舞終于登臺了,這不僅在當時的北京,在整個世界演藝界都是一件大事。演出之后,在國內的反響極大,反映極好。
三、文學篇
這本超級暢銷書讓全世界知道了“紅色中國”!
1936年,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進入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探尋紅色中國。歷時四個月,他遍訪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領導人以及眾多紅軍將領、普通戰(zhàn)士與群眾,用客觀又不乏激情的語言,第一次讓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革命的目的和紅軍不可征服的精神,此即著名的《紅星照耀中國》。
據出版界專家介紹,八十年來每一版《紅星照耀中國》的出版都充滿傳奇。1938年上?!皬蜕纭狈g出版最早的全譯本《紅星照耀中國》,由于缺少印刷資金,出版前組織者只能通過讀者“眾籌”的辦法多方籌措。有十幾位讀者每人捐出五十元買紙張,另有幾十人通過自己的社會關系征集到讀者預約金共幾百元作為印刷成本,還有一些人志愿參加義務勞動。這部由群眾自己組織發(fā)行的“復社”版《紅星照耀中國》(因政治因素定名為《西行漫記》)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出版了,速度之快,舉世罕見。
素材運用點撥:《紅星照耀中國》是西方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第一部采訪記錄,也是新聞史和報告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書中不僅記載了大量有關中國紅軍和蘇區(qū),以及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的第一手資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紅色中國”產生、發(fā)展的原因,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做出了客觀的評價。由于其對歷史的記錄,以及對歷史趨勢的準確預見,成為風靡全球的經典名著,被譯成近二十種文字。上述素材簡要介紹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受歡迎的程度,考生可以從宣傳、民心、奇跡等角度運用素材。
素材運用示例:《紅星照耀中國》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畫、環(huán)境描寫及敘事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作品中譯本出版后,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讀了《紅星照耀中國》,紛紛走上革命道路?!都t星照耀中國》僅次于賽珍珠的《大地》?!洞蟮亍肥姑绹说谝淮握嬲私庵袊习傩眨都t星照耀中國》則使西方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代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知識都是從斯諾那里得來的。
素材鏈接
三紅一創(chuàng),山青保林
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間,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呈現的特點是:從題材的攝取,形象的塑造,情節(jié)的安排,細節(jié)的細節(jié),直至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用革命理想來指導對現實發(fā)展的描寫,以此來激勵人們前進。在十七年間,文學界用“三紅一創(chuàng),山青保林”這八個字來概括創(chuàng)作成就最高的長篇小說,即:《紅巖》《紅日》《紅旗譜》《創(chuàng)業(yè)史》《山鄉(xiāng)巨變》《青春之歌》《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這八部作品被認為是“紅色經典”的狹義定義所指。
“紅色經典”彰顯新中國不斷取得進步的內在基因,這些基因有著奇跡般的力量,汲取其中的智慧,必然受益深遠!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