慚愧地說,土豆生長在田地間,
我不認識它的秧苗。但當它們
在集市上或超市里,
很遠的地方,我也能看到。
那么溫和,妥當,懂它的人
都了解它的善意。它們在手里
被挑來選去,那外表質(zhì)樸憨厚的,
似乎更為忠誠,也更為人所期待。
哪個女人不喜愛土豆呢?你快樂地
削著皮,我想很多女人都這樣做過,
并不覺得歉意。此前你或許已經(jīng)想好了,
接著要用什么方式對待它。
蒸煮,保留它的原始個性;
分成條,把感覺均勻在每一次觸碰;
如果你喜歡滾刀塊,那你將與它們
多角度地交流,品嘗到不同的味道。
但是,什么樣的愛,才能把土豆切絲呢?
什么樣的女人,什么樣的刀,
可以把土豆切成細致的千絲萬縷,并且能夠
從狹小的針孔里穿過?愛到像恨!
不管怎樣,女人對土豆的情感將一直
持續(xù)到晚年?;蛟S到了人生蒼暮的階段,
她們對土豆更加依賴。她們,把它碾壓成泥!
當她們不再擁有牙齒,也不依靠味覺。
特邀點評|榮光啟
土豆是日常生活常見之物,在這首詩里,成為一個意蘊豐富的意象?!安还茉鯓樱藢ν炼沟那楦袑⒁恢?持續(xù)到晚年。或許到了人生蒼暮的階段,/她們對土豆更加依賴。她們,把它碾壓成泥!/當她們不再擁有牙齒,也不依靠味覺。”詩的最后,土豆的意象明顯指向生活本身,道出了人與生活之復(fù)雜關(guān)系:人依賴于生活所提供的一切,又想勝過它(碾壓)。
這是多數(shù)人對生活的一種感受。但詩歌語言的意趣不是為了說出某種道理,而在其敘述本身。這首詩的敘述首先呈現(xiàn)出一種生活氣息:“那么溫和,妥當,懂它的人/都了解它的善意。它們在手里/被挑來選去,那外表質(zhì)樸憨厚的,/似乎更為忠誠,也更為人所期待?!蓖炼贡旧淼馁|(zhì)感及人對土豆的感情,躍然紙上。其次,詩歌的敘述很細致,也有層次感,“蒸煮,保留它的原始個性;/分成條,把感覺均勻在每一次觸碰;/如果你喜歡滾刀塊,那你將與它們/多角度地交流,品嘗到不同的味道。//但是,什么樣的愛,才能把土豆切絲呢?/什么樣的女人,什么樣的刀,/可以把土豆切成細致的千絲萬縷,并且能夠/從狹小的針孔里穿過?愛到像恨!”土豆條、土豆塊、土豆絲……土豆的不同形態(tài)也帶來不同的聯(lián)想,普通的生活場景與細節(jié)在敘述中呈現(xiàn)出某種詩意。
作者以女人的身份來敘述,這位敘述者可能是一位家庭主婦或者常常操持家務(wù)的女性。這種身份讓人覺得親切。詩不一定在遠方,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萬物都可能因詩人的聯(lián)想與想象而充滿意味。很多人覺得貧乏、無趣的事物和生活場景,在詩人的言語中,可能滿有意趣。
詩人簡介
梁瀟霏,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詩人,文藝一級導(dǎo)演,作詞人,著有詩集《白晝隱者》《蜻蜓火車》,現(xiàn)居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