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堅 廖春輝
(成都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田徑作為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以及最熱門的運動項目之一,它在世界各地都在廣泛的開展,在高校中“田徑”也作為高校之間交流與切磋的項目,所以高校中田徑隊周期訓練計劃的制定與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技戰(zhàn)術能力是田徑運動員的基礎,優(yōu)秀的專項周期訓練計劃是田徑隊的基礎,所以研究高校田徑隊的專項提高周期訓練計劃具有實踐意義。
通過中國知網(wǎng)檢索主題“田徑”與“訓練計劃”得出263條結果,篩選核心期刊來源,得出25條結果,檢索主題“田徑”與“周期訓練計劃”得出14條結果,篩選核心期刊來源,得出4條結果,在理論上,前人對于高校田徑周期訓練計劃的研究相對較少,涉及的領域相對較窄,高校田徑隊中在制定計劃時沒有理論作為依據(jù),導致高校中田徑訓練隊都是盲目的模仿其他運動項目,所以研究高校田徑隊的專項提高周期訓練計劃具有理論意義。
周期訓練計劃,可分大周期與小周期,大周期訓練計劃通常來說分為4個,分別是基本訓練周、賽前訓練周、比賽周與恢復周,通過各個周期的不同特點,來達到訓練目標,從而提高訓練隊整體的競技水平以及隊員的運動能力。
通過文獻資料法與邏輯分析法對高校田徑隊專項提高周期訓練計劃的制定進行研究,查閱田麥久先生創(chuàng)作的運動訓練學書籍以及中國知網(wǎng)關于田徑訓練計劃制定相關的文獻,將兩個知識網(wǎng)相結合串聯(lián),并歸納總結,得出全新的結論要點。
田徑根據(jù)項群特征劃分,可劃分為體能主導類同場競技項群和技能主導類同場競技項群。所以田徑隊中田徑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能在不同項目上都是相當重要的,田賽就是技能主導,徑賽就是體能主導。體能主要表現(xiàn)對田徑運動比賽與訓練時,動作技術不變形,大腦隨時保持清醒,呼吸節(jié)奏把握良好。田徑隊員的體能是掌握各項田徑技術的基礎,同時也是比賽訓練過程與比賽過程中運用技術和完善戰(zhàn)術的必備條件,田徑項目中運動員重點素質包括很好的反應能力,比如,在徑賽比賽中或訓練中的起跑時,運動隊員需要時刻聽著發(fā)令槍響,然后準備出發(fā),這是拉開對手差距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移動能力,比如,在比賽中或訓練中的位置的跑動,需要很好的移動能力,靈活性和耐久力。田徑隊員的心智能也是相當重要,田徑比賽中各種技術動作失誤就會輸?shù)舯荣?,所以田徑運動員需具有優(yōu)秀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頑強的敢斗意識;根據(jù)在田徑比賽過程中,場上局勢隨時變換的特點,又要求田徑運動員要隨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和反應速度;智能方面,田徑運動員需要靈活善變,應付和處理場上各種復雜情況,要求田徑運動員具有豐富的比賽經(jīng)驗與理論知識。
田徑運動員的訓練特點,要堅持一般訓練原則,同時又要充分考慮田徑隊中不同項目特點組織實施,田賽項目要以動作技術訓練為主,體能為輔,其他能力結合著配合著訓練;徑賽項目要以體能訓練為主,動作技術為輔,其他能力結合著配合著訓練。
基本訓練周就是通過特定的程序和反復練習使田徑運動員掌握和熟練專項技術和戰(zhàn)術能力,以及通過負荷的改變引起新的生物適應現(xiàn)象,提高田徑運動員的多種競技能力。
(1)高校田徑隊基本訓練周計劃的主要任務。
高校田徑隊基本訓練周計劃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田徑隊整體的競技水平,徑賽項目的隊員,要提高自己的無氧能力,田賽隊員,進行技術動作訓練,規(guī)范動作,贏得比賽,所以田徑隊的訓練要從體能、技能、戰(zhàn)能、心理能力以及智能5個方面進行訓練,每個隊員擁有自己的運動風格,并且在比賽中發(fā)揮出來,展現(xiàn)出來,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
(2)高校田徑隊基本訓練周內容的特點。
要根據(jù)項目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訓練內容,要提高隊員的無氧能力、有氧能力,還有相互結合開始訓練。例如,徑賽項目中1000m中長跑項目,它是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提高它的有氧能力的訓練手段是持續(xù)訓練法,它的作用是,運動隊員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出相應的訓練,從而不斷刺激機體,提高運動隊員的有氧能力;重復訓練法,機體不斷適應相應的刺激,身體的各個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機體中酶的活性不斷提高,從而運動能力不斷提高。而田賽中的鉛球項目,它是技能主導類力量項群,所以在基本訓練周的時候,訓練內容主要以技術動作與力量訓練為主,可采用重復訓練法以及間歇訓練法,達到訓練效果。
賽前訓練周是使運動員的機體適應比賽的要求和條件,把各種競技能力集中到專項競技中去。
(1)高校田徑隊賽前訓練周計劃的主要任務。
賽前訓練周主要用于比賽前的專門訓練準備。田徑比賽前一般不作專門的準備,只是將基本訓練周的負荷稍加調整,力求能使田徑運動員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項能力,創(chuàng)造理想的成績。
(2)高校田徑隊賽前訓練周內容的特點。
高校田徑隊賽前訓練周的訓練內容與基本訓練周大致相同,減少體能與技能訓練,增加戰(zhàn)術能力的制定與心理能力的提高??梢栽黾幽M比賽訓練法的次數(shù),減少持續(xù)訓練法,可以模擬賽場的環(huán)境,比賽場的特點進行訓練,在訓練體能與技能的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適應比賽環(huán)境的特點,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進行訓練。例如,100m跑,在賽前訓練周的時候,訓練內容可以減少腿部力量等其他大負荷的訓練,可以訓練運動員的反應能力,模擬槍響發(fā)令,完整的跑幾組100m長跑,找出自己比賽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與錯誤,不斷改進與提高,把所有訓練集中到專項上來,以求達到最佳運動狀態(tài)。
(1)高校田徑隊比賽周計劃的主要任務。
比賽周的任務是為田徑運動員在體能、技能、戰(zhàn)術能力、心理能力以及智能方面培養(yǎng)最佳競技狀態(tài)做最直接的準備和最后的調整,并參加田徑比賽,力求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
(2)高校田徑隊比賽周內容的特點。
高校田徑隊比賽周的訓練內容是調整心態(tài),不盲目進行其他方面訓練,以模擬比賽訓練法為主。教練員可以組織隊員到比賽賽場觀摩對手的比賽,并分析與總結對手的運動風格,小幅度有針對性調整自己的動作技術,不作大幅度調整。教練員還應多組織賽前動員大會,主要目的是消除緊張感與疲憊感,安撫好各個隊員的情緒,要求隊員不能單獨進行訓練,聽從指揮,避免受傷。作息方面,運動隊員應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能太緊張,但也不能太放松,教練員要掌握隊員所有動態(tài)與靜態(tài)訊息,從而將運動員的水平發(fā)揮至最佳狀態(tài)。
(1)高校田徑隊恢復周計劃的主要任務。
恢復周的任務是通過降低訓練負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種恢復措施,消除田徑運動員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勞,以求盡快地實施能量物質的再生,促進超量恢復的出現(xiàn)。
(2)高校田徑隊恢復周訓練內容以及負荷結構特點。
在比賽結束后可以相應減少一周訓練次數(shù),大大降低負荷強度與負荷量,減少體能訓練,增加游戲性訓練,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賽后戰(zhàn)術分析的課程。例如,徑賽項目的運動員,可以做一些慢跑追逐類的小游戲,然后再在一場訓練結束后來一次法特萊克變速跑,在恢復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保持相應的運動水平,為下一次比賽制定大周期訓練計劃做出充分的準備。
所以高校田徑隊恢復周,一周訓練課在3-5次,其中大負荷課與中負荷課為零,每次都進行小負荷訓練,以恢復訓練為主。
高校田徑隊專項提高周琦訓練計劃的制定,一定要遵循田徑項群特征,運動隊員的特征以及周期特征合理安排訓練計劃,田徑隊里每個位置都要擁有不同的訓練計劃,并且嚴格按照周期時的主要任務進行訓練,不能盲目地單獨進行一項訓練。
本研究認為要從實際出發(fā),以比賽日期作為起點,合理向前后兩段時間安排基本訓練周,賽前訓練周以及恢復周的訓練計劃,教練員與隊員共同參與周期訓練計劃的制定,不能一昧地按照計劃一點一點來,也不能隨意地調整訓練計劃,科學合理安排周期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