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 譚安琦, 程建婷
(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 兒科, 廣東 佛山528500)
喘息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癥狀, 主要原因是氣管、 支氣管或支氣管壁上炎性因子水平增高, 致使喘息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1]。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是一種臨床綜合征, 患兒多出現(xiàn)發(fā)熱、 喘息、 局限性啰音等癥狀, 嚴重時可影響患兒的生長發(fā)育。 臨床治療該疾病多采用布地奈德, 但單獨使用該藥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诖?, 本研究采用布地奈德結(jié)合氫化可的松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 探討對患兒肺功能和炎癥指標的影響, 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 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組, 其中采用布地奈德治療的39 例患兒為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結(jié)合氫化可的松治療的41 例患兒為觀察組。 對照組中男21 例, 女18 例; 年齡0.5 ~7 歲, 平均年齡 (3.07 ±1.02) 歲; 病程1 ~12 d, 平均病程 (6.24 ± 1.53) d。 觀察組中男23 例, 女18 例; 年齡0.5 ~8 歲, 平均年齡 (3.23 ± 1.15)歲; 病程1 ~12 d, 平均病程 (6.33 ± 1.47) d。 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 經(jīng)胸部X 線檢查確診為支氣管肺炎;伴有喘息癥狀, 體格檢查中可聞及哮鳴音; 病歷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 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 有嚴重的器官疾病者; 合并嚴重營養(yǎng)不良、 佝僂病者; 免疫功能缺陷者; 先天性支氣管發(fā)育異常者; 近2 個月使用過其他治療支氣管肺炎的藥物者。
1.3 治療方法在抗感染及祛痰、 退熱等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 對照組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 (阿斯利康公司, 產(chǎn)品批號20140475, 規(guī)格2 mL ∶1 mg) 霧化吸入治療, 1 mg/次, 3 次/d, 治療時間為7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注射用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 (福安藥業(yè)集團湖北人民制藥有限公司, 產(chǎn)品批號20058654, 規(guī)格0.1 g/瓶) 加入瓶中靜脈點滴治療, 5 ~10 mg/kg, 1 次/d, 治療時間為7 d。
1.4 評價指標①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 采用小兒肺功能儀檢測兩組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 (FEV1)、 最高呼氣峰流速(PEF)、 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 (FEV1/FVC)。 ②治療前及治療7 d 后, 采集兩組空腹肘靜脈血4 mL,離心后取血清,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兒的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C 反應(yīng)蛋白 (CRP)、 白介素-6 (IL-6) 水平。
1.5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1 肺功能治療前, 兩組的FEV1、 PEF、 FEV1/FVC 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 >0.05); 治療后, 觀察組的FEV1、 PEF、FEV1/FVC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aP <0.05。
時間 組別 n FEV1 (L) PEF (L/s) FEV1/FVC (%)治療前 觀察組 41 1.16±0.35 1.93±0.30 62.10±5.53對照組 39 1.11±0.38 1.92±0.35 62.24±5.72 t 0.613 0.137 0.111 P 0.542 0.891 0.912治療后 觀察組 41 2.03±0.54a 2.79±0.50a 84.01±7.60a對照組 39 1.62±0.57a 2.40±0.52a 78.24±7.63a t 3.304 3.420 3.388 P 0.001 0.001 0.001
2.2 炎癥指標治療前, 兩組的血清IL-6、 TNF-α、 CRP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P >0.05); 治療后, 觀察組的血清IL-6、 TNF-α、 CRP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炎癥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的炎癥指標比較
注: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aP <0.05。
?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由多種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 臨床可表現(xiàn)為喘息、 三凹征、 濕性啰音, 且該病發(fā)展迅速, 若不及時治療, 會發(fā)展成為典型性哮喘, 甚至是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等,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2]。 近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 特別是在嬰幼兒中, 患兒存在支氣管痙攣、 氣道狹窄、 黏液分泌增加等炎癥表現(xiàn)。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患兒在發(fā)病中, 氣管、 支氣管管壁黏膜充血, 導(dǎo)致患兒出現(xiàn)氣流受阻的情況[3]。 因此, 給予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患兒合理的藥物進行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TNF-α、 CRP、 IL-6 等是炎癥性疾病的炎癥指標, 是臨床研究炎性反應(yīng)程度常用的指標。因此, 改善TNF-α、 CRP、 IL-6 等指標, 是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基礎(chǔ)。 研究[4]表明, 臨床上采用抗生素抗感染、 止咳平喘治療該病, 雖可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 但起不到根治的作用, 易復(fù)發(f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觀察組治療后的FEV1、 PEF、 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 IL-6、 TNF-α、 CRP 均低于對照組, 表明采用布地奈德結(jié)合氫化可的松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效果顯著。 分析原因為, 布地奈德作為一種糖皮質(zhì)激素, 具有較好的局部抗炎作用, 能夠降低支氣管黏膜固有層中嗜酸性粒細胞數(shù)量, 降低氣道刺激反應(yīng), 抑制免疫反應(yīng), 從而起到改善患兒臨床癥狀、 提高患兒免疫力的作用; 同時該藥能夠有效阻止支氣管收縮物質(zhì)的生成和分泌, 改善平滑肌收縮情況, 提高患兒肺通氣功能[5]; 但有研究[6]表明, 長期使用布地奈德治療易產(chǎn)生多種不良反應(yīng), 嚴重時會影響患兒的造血系統(tǒng)和生長發(fā)育。 氫化可的松作為一種短效糖皮質(zhì)激素, 其抗炎作用與可的松類藥物相似, 對除病毒外的各種病因引起的炎癥均有作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炎癥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 能夠減少炎性因子的釋放, 從而起到減輕炎癥癥狀的作用, 促進患兒肺功能恢復(fù); 同時該藥通過促進細胞內(nèi)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競爭性結(jié)合糖皮質(zhì)激素, 從而上調(diào)糖皮質(zhì)激素受體水平, 可降低患兒TNF-α、CRP 水平。 因此, 兩種藥物結(jié)合治療, 能夠減輕患兒的炎癥癥狀, 提高機體免疫力, 促進肺功能的恢復(fù)。 同時, 有研究[7-8]指出, 氫化可的松可減少患兒的布地奈德不良反應(yīng), 減少糖皮質(zhì)激素的劑量。 但本研究并未對此展開研究, 尚需擴大樣本量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 布地奈德結(jié)合氫化可的松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患兒可降低炎癥指標水平, 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