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雪松
摘要: 幼兒教育作為教育的啟蒙階段,它對于幼兒性格塑造、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在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和分析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適合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形式,落實寓教于樂教學理念,讓幼兒在一個輕松、和諧、愉悅、自由的環(huán)境、氛圍中成長,給幼兒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從而全面滿足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幼兒;教育;寓教于樂
引言:
隨著新時代教育的不斷深化,幼兒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強調教育觀與兒童觀的轉變,充分運用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活動形式,幫助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的應用與落實可以使幼兒逐步的形成自我意識,讓幼兒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讓兒童在快樂中成長,開闊視野,培養(yǎng)良好的素質,使幼兒可以得到道德、智力、身體、美貌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一、寓教于樂,夯實幼兒快樂體驗
寓教于樂,增強幼兒的快樂體驗,核心還是突出以幼為本教育思想,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幼兒階段孩子天性純真、活潑好動,良好的快樂體驗活動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情感感受,提升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教師通過觀察和與幼兒的溝通,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以此作為切入點,引導幼兒活動,鞏固幼兒快樂體驗基礎。例如由于幼兒的感知能力正處于啟蒙階段,他們對于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職與。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這一特點,設計積木相關游戲活動,引導幼兒借助積木構建不同形狀的“物體”,使積木盡可能接近真實的物體,以此幫助幼兒獲得“成就感”,增強幼兒對這些“形狀”的認識。另外幼兒教師引導幼兒使用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積木建造小火車、小木橋等等,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利用他們頭腦中的“小火車、小木橋”,獲得快樂的體驗,增強自我意識,并通過與周圍事物、環(huán)境的互動,讓幼兒能夠毫無保留地表達內心的思想、感受,便于幼兒教師直接觀察幼兒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變化,從而為幼兒設計更適合的游戲活動,充分啟發(fā)幼兒的游戲天分,增強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幼兒的學習與體驗得以全面豐富。[1]
二、寓教于樂,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
幼兒天性好動,游戲活動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讓幼兒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從而促使教師落實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現(xiàn)幼兒綜合能力、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發(fā)展。比如幼兒教師可以借助民間游戲活動,組織幼兒玩跳房子,即在地上畫一些方格,作為房子,引導幼兒遵循一定的秩序,在房子里做一英尺或兩英尺的跳躍,使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因為幼兒在跳房子過程中,不能倒下,不能踩在房子邊緣,所以幼兒的注意力會很集中,有效鍛煉幼兒的專注力,啟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讓幼兒可以在此過程中不斷地增強體質。另外幼兒教師還可以科學性地拓展民間游戲活動,比如老鷹抓小雞、編織花籃等,雖然它們比較傳統(tǒng),但卻能給孩子帶來無限的樂趣,從而全面推動與教育了教學理念,促進幼兒階段教育的持續(xù)性發(fā)展和進步。[2]
三、寓教于樂,培養(yǎng)幼兒綜合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其中包含:1、解放幼兒的大腦,撕掉精神裹頭布,讓他們自主思考;2、解放幼兒雙手,甩掉無形手套,讓幼兒去做;3、解放幼兒眼睛,打碎有色眼鏡,讓幼兒看見;4、解放幼兒嘴,自由言論;5、解放幼兒時間,讓幼兒做喜歡的事;6、解放幼兒空間,讓幼兒自由發(fā)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他們各自的個人能力發(fā)展各不相同。因此,在幼兒實際活動中,幼兒教師不僅要安排有計劃的、有目的的集體性活動,還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自主活動”,讓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個性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實現(xiàn)幼兒的寓教于樂發(fā)展,從而達到每個幼兒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目的。例如幼兒教師組織幼兒開展 “我們都有一雙手”綜合性實踐活動,要求幼兒結合自己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技能,自主選擇任務。比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學習疊被子和洗碗,而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撿紙、洗臉和刷牙等,這樣讓每個幼兒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另外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給膽小的幼兒獨立表現(xiàn)的機會,幫助幼兒逐漸克服膽小的心理。對于那些喜歡獨自行動,不太關心他人的幼兒,可以引導他們?yōu)槠渌∨笥炎龈嗟暮檬?,適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體格強健、活躍的幼兒,要積極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比如在游戲中帶頭等,促進幼兒UR的良性發(fā)展。幼兒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以各種形式的活動,幫助幼兒得到整體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3]
四、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的教育教學必須以興趣為基礎,興趣的培養(yǎng)必須注意方式方法。幼兒教師通過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式,將幼兒教育與樂趣結合起來,充分滲透寓教于樂教學理念,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自然的學習和發(fā)展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興趣,調動幼兒積極性,啟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參考文獻:
[1]張清香.寓教于樂,讓幼兒在游戲中成長[J].學周刊.2020(02):167.
[2]初探在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中班幼兒合作交往的能力[J].唐建芬.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03).
[3]苗慧青.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幼兒游戲的變遷及其教育啟示[J].教育觀察.2020.9(40):42-43+72.
122450078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