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應
【摘要】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小說界,彭家煌的鄉(xiāng)土小說以技巧的圓熟而著稱。其鄉(xiāng)土小說的藝術成就有三點:一是似喜實悲的藝術風格,在喜劇手法中蘊藏悲劇故事;二是精巧自然的結構布局;三是獨特的湖湘風俗畫,令人身臨其境。以上這些靈巧又不刻意的藝術手法,使得他的鄉(xiāng)土小說自然流暢、爐火純青。
【關鍵詞】彭家煌;鄉(xiāng)土小說;藝術探究
彭家煌的小說從題材上分類,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表現(xiàn)湖南家鄉(xiāng)農(nóng)村民眾的鄉(xiāng)土小說,字字句句貼近大地,充滿人世間的煙火氣息;另一類是表現(xiàn)都市人生。其中,鄉(xiāng)土小說是彭家煌作品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慫恿》《活鬼》《喜訊》《陳四爹的?!贰睹赖膽騽 返仁沁@方面的小說代表作。
一、風格:喜劇形式,悲劇內涵
在彭家煌的鄉(xiāng)土小說里,湘地的山水、瑣碎的農(nóng)村日常、潑辣激烈的矛盾沖突等場景如在眼前,呈現(xiàn)為魯迅式的“含淚的微笑”,即作品喜劇形式和悲劇內涵的有機結合,運用詼諧輕松的敘述模式傳達出深沉的內涵。
被稱為“那時期最好的農(nóng)民小說之一”的《慫恿》,小說展現(xiàn)了封建宗法制度下鄉(xiāng)村統(tǒng)治者既一手遮天又刁鉆狡猾的秉性,在這場圍繞著“買豬”的鬧劇中,鄉(xiāng)曲細民夾雜在其中淪為利益紛爭的祭奠品。
牛七作為陰謀的策劃者,是中國農(nóng)村中不折不扣的一個地痞流氓形象。他挑撥是非、詭計多端,卻還是在隱晦的斗爭中敗下陣來,因此他本身是一個飽含喜劇特點的人物。小說中對牛七的介紹是這樣的:“鄉(xiāng)下人誰趕得上他偉大!他不屑靠‘貢士’在外賺衣食,只努力在鄉(xiāng)下經(jīng)營:打官司嘍,跟人抬杠嘍,稱長鼻子嘍,鬧得呵喝西天,名聞四海?!盵2]只言片語便令人忍俊不禁,辛辣而尖酸的諷刺讓人看到一個一無是處還愛惹是生非的惡霸形象。
牛七的陰謀破產(chǎn)連累了二娘子與政屏,兩個人顢頇而軟弱,仿佛被用完就丟棄的工具,可憐的二娘子是鬧劇中最大的受害者。小說中寫到:“二娘子雖是響屁都不敢放的賢德女子,標志堂客,本來犯不上做一對死豬的殉葬,但是這幕劇的花旦只有她一個,為著要圓牛七和她丈夫的臺,而且可趁此機會以共濟私的出出被摟抱的氣,她不出馬,還有誰告奮勇!”[3]從這里似乎讀出一絲悲涼的英勇就義之感,而實際上她是被掌權者和丈夫操縱的卑微的農(nóng)村婦女,她生活甚至生命不由自己決定,而是被迫玩弄于利益糾葛之間。小說的最后寫到:“二娘子呢,可憐,她自從死過這一次,沒得誰見過她一次。真?zhèn)€,她是被活埋了?!彪S著鬧劇平息下來,二娘子的命運也隨之凋落?!稇Z恿》中詼諧茍且的人物、緊張錯綜的情節(jié)、充滿土音的方言甚至夾帶著臟字的臭罵,構成了鬧哄哄的喜劇式的故事,但由里而外生發(fā)出來的悲涼凄慘之感也涌上心頭。我們不禁為二娘子的卑微軟弱悲痛;我們也不禁為更多民眾不斷成為犧牲品而悲痛;最終我們更為那個時代而悲痛。這一切在彭家煌筆下,并沒有直接批判人們對生命尊嚴的輕賤,也沒有滿懷著悲痛與肅穆來敘事,而是以插科打諢的腔調在細小瑣碎的事情上做文章,讓人在微笑中反思,反而獲得極其強烈的震撼效果。
例如《美的戲劇》中,裁縫秋茄子為了一頓免費的飯,不惜唾沫橫飛、溜須拍馬。小說中秋茄子絞盡腦汁,分別向周家二爹、老太婆、農(nóng)夫搭訕討好,卻都吃了閉門羹。他曾與人閑聊:“聽說你的豬婆下了一窠崽?真是,一下就是十三只,再過兩個月又是百多塊錢的進場啊!”而那聽客卻“做了半個笑臉走開了,生怕秋茄子這臭蟲爬上身?!盵4]這樣的對話把秋茄子處處討好卻惹人嫌的形象刻畫出來,他小丑似的行為惹人發(fā)笑。最后他則把目標投向表演者黑頭,二人都用力吹捧對方,好似在后臺又演出一幕“美的戲劇”。初讀令人忍俊不禁,再讀悲涼心酸的感覺涌上心頭,看似輕松的小說形式下卻掩蓋著沉重的憂郁。
彭家煌善于以喜劇手法寫悲劇故事,辛辣的筆調譜就的卻是人生的辛酸,使我們在大笑之后深刻反思。
二、結構:布局嚴謹,精巧自然
彭家煌的小說“很講究結構而又做到了相當自然,沒有多少人工的斧鑿的痕跡”[5],總結來說就是布局嚴謹且精巧自然。
從彭家煌每部小說的安排布局來看,是一篇有一篇的特色。他的代表作《慫恿》便是八個小節(jié)對應故事的八個過程。第一部分交待這場悲喜劇發(fā)生的導火索,場景從一起呷酒談事的三個男人開始,隨后交代了雙方勢力的一些背景。第二部分則闡述豬的買賣過程,這一部分也為后續(xù)的牛七使壞埋下伏筆。第三部分說明鬧劇發(fā)生的原因——牛七的陰險挑撥,此時也正好照應了小說的主旨“慫恿”。第四、五部分就是這場鬧劇的主要演出舞臺了,發(fā)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這一部分的精彩描寫也使小說到達高潮。第六部分是牛七導演的鬧劇失敗,他趁火打劫的詭計自此結束。第七部分交待了鬧劇結束后的副作用,真正受傷的只是軟弱無助的政屏夫婦,此時的諷刺效果到達巔峰。小說的最后鏡頭又回到了裕豐店內,三人依舊閑坐,照應開頭時的場景,使得首尾蟬聯(lián)構成一體。由此可見彭家煌的匠心,整篇按事情發(fā)展的邏輯關系娓娓道來,部分與部分之間精密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些地方還能體會到作者巧妙的小心思。
還有《活鬼》結尾處含蓄荒誕的反轉;《喜期》與標題自相矛盾的兵災悲劇;《改革》中第一、二、三人稱的相互結合,都能發(fā)現(xiàn)彭家煌對寫作的精心構思。彭家煌作品的結構亮點似乎是從繪畫中得到啟發(fā)的,有兩個方面表現(xiàn)出來:其一,彭家煌的作品試圖尋找最令人舒適的平衡點。他不會將生活中的事情一一詳細描寫,而只是截取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來反映更加深刻的思想。還是《慫恿》一文,它實質上是寫舊中國農(nóng)村常見的宗族斗法的野蠻習俗,若是不加篩選地把一切矛盾統(tǒng)統(tǒng)落筆,那將是過于紛亂的場景,無法抓住重點。而彭家煌只選擇這場戰(zhàn)斗中最無辜最平凡的政屏夫婦二人,他們成為了宗族斗法的犧牲品。作者放大了二人的言行舉止,把這種最強烈的矛盾書寫出來,點燃讀者心中的火焰;其二,彭家煌作品總能做到恰如其分的留白。《活鬼》的結尾“但咸親不在”隱晦的語言,暗示鬼就是人的事實,但作者并不點破,把這種余音繞梁式的感受留給讀者。還有《喜訊》結尾的“這時候才真?zhèn)€痛苦的嚎哭了”對應著前文撥老爹太多傷心欲絕的事,令讀者倒過頭來再去體味前文的悲傷,主動參與藝術創(chuàng)造。
三、獨特的湖湘風俗畫
彭家煌出生在湖南湘陰縣清溪鄉(xiāng)一個落魄的地主家庭,湖湘氣息如同血脈般流淌在他的作品中。
(一)鄉(xiāng)土中的舊俗
三類:一是宗族間的仇恨斗爭,二是婚姻嫁娶的習俗,三是鄉(xiāng)間生活的零碎習俗。
第一類最典型的代表是《慫恿》中“土財主”和“破靴黨”兩宗族之間的械斗?!稇Z恿》看似是一場關于買豬賣豬的鬧劇,實則兩個豪紳階層牛七和裕豐素有世仇,牛七便慫恿底層百姓政屏夫婦聯(lián)合起來鬧事。可事情的結果卻傷及無辜的夫婦二人,不管是財產(chǎn)健康還是名譽尊嚴都被重創(chuàng),作者也由此揭露了鄉(xiāng)村宗族斗爭習俗的殘酷與自私。
第二類在彭家煌的小說中屢次被提及。《節(jié)婦》中女孩阿銀嫁給了比他年長五十歲的候補道大人,而阿銀“用不著別人征求她的同意,她在無聲尤息中似乎早已肯定了”[6],從小婢的身份轉變成妻子的身份,也由不得阿銀自己的意愿。順從慣了的阿銀代表著鄉(xiāng)村舊俗中一大批被迫包辦婚姻的少女們。后來七十二歲的候補道大人與世長辭,族中的長老紛紛要求阿銀應當守節(jié),“能守幾時就算幾時”,這仿佛向天下昭示著一個年輕的少女,將永遠被圍困在婚姻和守節(jié)的牢籠中。在《活鬼》中,作者更是批判了給小孩提早娶親的舊俗,女人成為生產(chǎn)的工具,這樣組建的家庭虛假而畸形。還有《喜期》中的兩個悲慘的女孩子,大女兒做了童養(yǎng)媳后全身傷痕累累,只剩下一個軀殼,二女兒也因父親貪圖錢財被早早許配出去,完全喪失人性,親手將女兒們送上悲劇道路。
第三類是其他習俗?!睹赖膽騽 分腥藗冇靡韵矈蕵返纳鐟颍且环N有關宗教和風俗的戲藝活動,有酬神祈福、文化娛樂的意義,也是舊時人們放松娛樂的一種文化活動。還有《活鬼》中提到的算命畫符......
(二)洞庭湖畔的方言口語
在彭家煌的鄉(xiāng)土小說中出現(xiàn)了大量洞庭湖畔的方言和俚語。
從《慫恿》入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篇小說本身就由大段的口語對話構成,靈活自然地加入方言。例如文中常出現(xiàn)的“雅”、“就是牛八雅奈我不何”、“雅逃不過的神謀勝算”等等話語中都出現(xiàn)了“雅”字,是“也”的意思。還有“強梁”是稱霸的意思?!八怠笔撬麄兊囊馑肌!皢稹笔浅臭[啰嗦的意思?!疤每汀笔瞧拮拥囊馑??!跋谭笔欠獾囊馑肌!岸鸦ā笔蔷频囊馑肌x起來仿佛攜帶著洞庭湖畔的泥土芬芳而來。作者將白話文和方言口語恰當?shù)亟Y合,不僅使文本通俗易懂,而且使文章質樸真實、生機盎然。除了口語的運用,作者也在小說中加入許多幽默詼諧的地方俚語。例如郁益提醒買豬要謹慎時說:“莫手續(xù)摸不清,明日又來唱枷絆,翻門坎……愛尋縫眼的”,是指牛七精明好斗,應當多加注意,幾個字便把牛七的性格寫活了。還有“鴨婆子進秧田,來往有數(shù)”,指心知肚明的事?!靶《曜訐錈艋稹保覆蛔粤苛??!扒抛庸澳チ瞬黄稹?,指沒有能力成不了事?!熬谱砺斆鳚h,飯脹呆駱駝”,指應當機靈行事。這些語言都生動再現(xiàn)了小說中幾個主人公伶牙俐齒、弄巧呈乖的特點,也滿含著幽默的風味,使小說再現(xiàn)鄉(xiāng)間日常,充滿生活氣息。
彭家煌在寫作時還特別喜用簡短伶俐的句子,尤其在大量的人物對話中,簡短又最能表達含義的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例如《陳四爹的?!分袔讉€孩子對著豬三哈高聲唱到的罵歌:“對門山上有顆——呵喝呃——黑醬豆,我想拿來——呵喝呃——喂我的狗……”[7],這樣的玩鬧聲是鄉(xiāng)間兒童最真實的記錄。
四、結語
彭家煌的一生短暫而熱烈,他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加入“左聯(lián)”投身文藝界,因此遭受非人的摧殘而不幸英年早逝。在短暫的人生道路中,他是革命者;在現(xiàn)代文學的園地里,他是獨樹一幟的作家。
參考文獻:
[1][2]黃勇.中國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文庫彭家煌·慫恿[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2:13,20.
[3]黃勇.中國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文庫彭家煌·美的戲劇[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2:222.
[4]嚴家炎.嚴家炎論小說[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89.
[5]黃勇.中國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文庫彭家煌·喜期[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2:85.
[6]黃勇.中國現(xiàn)代小說經(jīng)典文庫彭家煌·陳四爹的牛[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12:72.
[7]丁帆.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史論[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
基金項目:
安徽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廉政文化建設背景下新世紀官場小說研究(SK2019A0446);
皖西學院“文傳學院校友助研獎教基金”科研項目:大別山革命文學的精神內核與傳播路徑研究(WCXYSK202001)。
134850118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