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紹寧
【摘要】在現(xiàn)在的高中生學習生涯之中,古典詩歌是高中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關鍵的一部分,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高中生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的相關教學。在國家現(xiàn)如今的發(fā)展形勢下,高中生人群逐漸在增大,在不同地區(qū)不同教學模式不同的教學策略上高中語文的古典詩歌教學存在著一些教學方法上的問題,也存在著一些現(xiàn)實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相關的古典詩歌時面臨著新的考驗。
【關鍵詞】古典詩歌;高中語文;現(xiàn)狀;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語文的相關古文詩歌的內(nèi)容教學方面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應該致力于新課程改革教學下高中語文的古典詩歌教學方式的轉變,從新型的教育理念出發(f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積極貫徹與落實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學生在高中語文古典詩歌中的相關綜合素養(yǎng)。對于高中語文學科而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要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教師應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需求出發(fā),結合語文知識的特點對其予以體現(xiàn),在古詩詩歌之中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探索高中語文教學模式新的突破。高中語文的古典詩歌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非?;A的,尤其是學生在考試的期間,古典詩歌的占比是很重要的。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生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都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所以普通的教育課堂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今教育的需求。教育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與時俱進,所以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接收新鮮知識。
一、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的教學現(xiàn)狀
1.當下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模式單一的授課方式
當代的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育方式,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背景模式下,為學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從而達到提高課堂趣味性,發(fā)散學生思維等優(yōu)點。對比起以往的陳舊方式,只認識到課本上的老舊的詩詞和復雜的枯燥的文字而言,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所以,在和以往的教學方式相比較,當代的教學方式,完美的與現(xiàn)代化模式相結合,大力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式,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活躍度,增強學生學習語文古典詩歌的興趣。當代的高中生在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不再只是為了課本中枯燥的文字而學習,讓師生之間相互了解,是為了讓高中語文之中的古典詩歌的思維教育,讓高中語文之中的古典詩歌更好地滲透入學生的學習意識中。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ǎng)更多的學生對于語文古典詩歌的興趣愛好。如果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梢蚤_展有關于語文古典詩歌課堂的教學觀摩課程,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到學生在語文古典詩歌課的狀態(tài)和學習環(huán)境,或者可以開展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課堂的相互學習過程,讓教師之間相互觀摩學習,以更多的方式來開展高中語文古典詩歌課的教學。
2.詩歌教育生硬,課堂氛圍枯燥
高中生的思想已經(jīng)基本形成,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時,生硬的教育并不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學校采用的依舊是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模式,這就導致課堂氛圍煩悶又無聊,學生無法從中體會到樂趣,因此在學習詩歌時的興趣不高,學校效率低下,更別說從中詩歌中體會到詩人想要抒發(fā)的情感。
3.無法感同身受,了解其中情感
在當代高中生的身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的情感顯得十分的淡漠。除此之外,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和為人品德上也有不少的不足之處,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各種不良的風氣在高中生之間不斷地傳播著。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古典詩歌情感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古典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和情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人身方向,讓學生的情感更加的豐富。
二、改變高中生對古典詩歌的相關對策
1.激發(fā)學習語文古典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樂意學主動學積極學
在學習每一件事物之前,讓學生有興趣是最好的前提條件,興趣是個人最好的教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才可以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樂意學習。教師要使用恰當?shù)姆绞饺ヅ囵B(yǎng)學生的語文古典詩歌學習習慣,需要因人而異,選擇適當?shù)姆椒▉斫逃椭笇W生。例如在《論語》學習時,可以先提前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一些有關于孔子的有趣的小知識以及相關的小故事合集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枯燥的古文的時候,先提起學生對于古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有興趣地去學習本課的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古文的理解程度。
2.大聲朗誦,品味其中深意
古典詩歌的朗誦一直都是情感化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在學習古典詩歌時,感情飽滿的朗誦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感悟,提高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架起學生和詩人交流的橋梁,讓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感受到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在《沁園春·長沙》中,為了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學生可以采用有感情的朗誦方式,這樣不僅熟讀了課本,還能夠通過朗誦的方式,感受到詩人寫下這首詩詞的豪邁心情。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閱讀,通過比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誦興趣,這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還能夠從不同人的情感朗誦中,樹立多元化的印象,豐富自己對詩詞的理解,讓感情不再單一。
3.大膽想象,模擬創(chuàng)作場景
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單靠生硬的文字理解,勢必會對學習古典詩歌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詩歌,品味其中思想,那么適當?shù)南胂笫遣豢缮俚?。想象是對人腦中已經(jīng)存在的事物進行適當?shù)募庸は胂螅屍渥兂梢环N全新的事物,這種想象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詞句等基礎上,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從而體會到詩人所想要表現(xiàn)的情感,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例如在《琵琶行》中,學生就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從“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中,想象出一個古典的溫婉女子抱著琵琶,半遮面容,有些羞澀的樣子。而“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不僅能夠想象到當時樂聲的悅耳動聽,還能夠從中體會到詩人當時哀傷的思想感情,方便學生的理解。在古典詩歌中,除了這首詞之外,還有不少的詩歌都能夠通過聯(lián)想,將文字變?yōu)橐环嬀?,讓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4.教師引導,引發(fā)學生共鳴
高中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獨立的思想,所以在學習古典詩歌時,除了可以通過自己學習的方式之外,教師的引導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方向出現(xiàn)差錯時,老師可以在一旁適當?shù)囊龑?,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鼓勵學生,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教師對學生的幫助,一方面能讓學生更快更準確的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比如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文中,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對詩詞進行理解,給與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思考,之后再通過問答的形勢,讓學生說出自己思考之后的結果,這樣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在最大限度下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對古典詩歌的學習意義重大。當然老師還能夠通過其他各種方式,鞏固學生的記憶并且從中找到自己獨特的理解詩歌的方法,為未來學習打下基礎。
5.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情感的共鳴總是發(fā)生在恰當?shù)那榫持?,教師在進行詩歌教學時首先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渲染詩歌的氣氛,讓學生可以進入到詩歌所描述的世界,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與感悟。詩歌是講究情感與意境相融合的文學藝術形式,所以老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手段結合的方式,努力在課堂上營造詩歌所蘊含的情境與意境,創(chuàng)設出與詩歌相融合、相協(xié)調(diào)的課堂情境,達到“以境生情、以境育情”的詩歌教學目的。比如,在學習陸游的《書憤》時,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制作生動優(yōu)美的教學課件,借助多媒體播放陸游生平、性格以及這篇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的介紹視頻或圖像,幫助學生理解陸游當時的情感,從而與之建立起情感連線,使學生可以與詩歌產(chǎn)生共鳴,理解詩歌的內(nèi)在情感。同時,老師可以利用豐富生動的語言與課堂活動,對詩歌中的重點句子進行解讀,比如《書憤》中“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一句,通過解讀讓學生可以與詩人深厚的愛國之情感同身受。
6.因聲求氣,涵詠詩情
中國的古典詩歌具有其獨特的音樂性,其中蘊含的節(jié)奏和韻律需要通過吟誦或者朗讀才能體會出來。所以語文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教授基礎的詩歌音韻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吟誦要求,如平仄、押韻、音調(diào)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學生在進行詩歌吟誦時也要充分理解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注意音調(diào)的高低與節(jié)奏的快慢,這樣一來,學生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就能融入到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之中,從而更加深入地分析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時,老師要充分利用吟誦的方式讓學生可以讀懂詩歌里的每個字與每句話,并在這個過程中領悟出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以及所蘊含的節(jié)奏之美。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多種朗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老師可以先進行泛讀或者通過多媒體播放有配樂的朗誦音頻,之后讓學生齊讀;或者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經(jīng)過十分鐘左右的練習后,每組進行合作朗讀,最后評選出最為優(yōu)秀的一組并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充分體會到《琵琶行并序》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中所表現(xiàn)出的韻律美與節(jié)奏美,在抑揚頓挫中與詩人的情感緊密相連。
7.學無定格,延展詩情
教師在課堂上的理論教育對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古典詩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就需要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外實踐活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能避免學生對古典詩歌的認識不足。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可以體味生活,感受詩歌的魅力,增長知識水平。教師在課外實踐活動中也需要深入到學生之中,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學習詩歌。例如,在學習完杜甫的《登高》后,老師可以設置一個課外知識分享會,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關于詩人的其他優(yōu)秀作品或者生活趣事的分享,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只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還能拓展一些新的知識,對于杜甫的詩歌將會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又或者教師在講授完李清照的《聲聲慢》之后,老師可以組織詩歌的讀書會或者朗誦會,學生可以在這個活動上朗讀李清照的不同作品,也能更為深刻的掌握一些詩歌吟誦的方法與技巧,同時也加深了對詩歌節(jié)奏與韻律的感悟。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不僅能提高校園內(nèi)的詩歌學習氛圍,還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提高學生的文學品鑒水平,從而豐富其內(nèi)心世界。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語文課程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完美的與現(xiàn)代化模式相結合。以開展更好的的教學學習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語文文化素養(yǎng)的追求。在時代高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不斷壯大,學校多元化的教育開展為現(xiàn)在的高中生更好的提供一個成長環(huán)境,在高中語文的課程之中,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開展對古典詩歌多方面的教學,去發(fā)展更多的教育方式是接下來的教師思索的問題。在當下,高中語文中去積極開展對語文古典詩歌的教育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提升以及語文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申國人.美自成詩情當以歌——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藝術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0):22-24.
[2]蔣澤建.巧用翻譯,掌握內(nèi)容——高中語文古典詩歌內(nèi)容理解途徑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21(14):56-58.
[3]周敏.探討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4(03):186+188.
[4]申國人.美自成詩情當以歌——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藝術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0(10):22-24.
[5]萬秀華.探究在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