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斐章 秦秋華 禤霏霏 黃媛恒 李映新 董敏
(1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 南寧 530021;2南寧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心肌缺血是冠狀動脈痙攣、栓塞、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礎。
發(fā)病機制涉及活性氧增多、內質網(wǎng)應激、能量代謝異常等,其中炎癥反應發(fā)揮了關鍵的作用。研究表明,心肌 NOD 樣受體蛋白(NLRP)3炎癥小體是引起無菌性炎癥的重要介質〔1〕。NLRP3炎癥小體可以促進白細胞介素(IL)-1β、IL-18的分泌,并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等細胞因子共同作用,參與早期的免疫應答及炎癥反應的產生與擴大〔2〕。另外,NLRP3炎癥小體的激活,還可誘導心肌細胞出現(xiàn)凋亡,加重心肌損傷〔3〕。玉郎傘系豆科植物疏葉崖豆的干燥根,是廣西壯、瑤族常用藥材,具有調節(jié)血糖、降低血壓、治療風濕關節(jié)腫痛、腦卒中偏癱等功效。玉郎傘查爾酮(YLSC)是玉郎傘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還能通過核因子(NF)-κB信號通路減輕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炎癥反應〔4〕。然而YLSC的心肌保護作用尚不清楚。本實驗通過觀察YLSC對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的影響,探討NLRP3炎癥小體在其中的作用。
1.1實驗動物 60只雄性SPF級KM小鼠,18~22 g,購自廣西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許可證編號:SYXK(桂) 20140003。實驗期間小鼠常規(guī)飼養(yǎng),室溫保持18~25℃,自由飲水。
1.2試劑 YLSC(由廣西醫(yī)科大學藥理教研室提供,HPLC顯示其純度為98%);鹽酸異丙腎上腺素注射液購自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鹽酸普萘洛爾注射液購自華潤紫竹藥業(yè)有限公司;TNF-α、IL-6、IL-1β、IL-18試劑盒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IPA裂解液、PMSF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麗春紅S 生物染色劑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Western印跡一抗NLRP3、凋亡相關顆粒樣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GAPDH購自美國Santa Cruz 公司;Western印跡二抗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考馬斯亮藍蛋白質定量試劑盒、心肌肌鈣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測試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主要儀器 HH2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常州朗越儀器制造有限公司;722S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Multiskan FC酶標儀,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奧林巴斯光學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伯樂電泳儀,美國Bio-Rad公司。
1.4實驗分組及建模 將小鼠分為正常組、模型組、普萘洛爾組(1 mg/kg)、YLSC低劑量組(3 mg/kg)、中劑量組(6 mg/kg)、高劑量組(12 mg/kg)。正常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各組均按10 ml/kg尾靜脈注射給藥,連續(xù)15 d。模型的建立參考文獻〔5〕。除正常組外其余各組于第16天、第17天、第18天,腹腔注射異丙腎上腺素10 mg/kg,每天1次,連續(xù)注射3 d制備小鼠心肌缺血模型。
1.5血清心肌酶CK-MB、cTnT檢測 實驗結束后,拔眼球取血,室溫凝聚1 h 后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按試劑盒說明書測定血清CK-MB、cTnT含量。
1.6心肌組織SOD、MDA、CAT、GSH-Px測定 取左心室組織,生理鹽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濾紙吸干,稱重。加入體積是組織塊重量9倍冰凍生理鹽水,在冰水浴條件下用組織勻漿器制成10%組織勻漿。5 000 r/min,4℃離心15 min,取上清,按試劑盒說明書檢測心肌SOD、MDA、CAT、GSH-Px含量。
1.7心肌組織病理學觀察 取心尖部組織,冰凍生理鹽水沖洗干凈,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72 h。取固定好的心肌組織,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切片入Harris蘇木素中3~8 min染細胞核,氨水返藍,再入伊紅染液中1~3 min染細胞質,流水洗凈。切片依次用95%酒精、無水乙醇、二甲苯脫水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小鼠心肌組織病理學變化。
1.8血清TNF-α、IL-6、IL-1β、IL-18的測定 血清1 000 r/min離心20 min,取上清-20℃保存?zhèn)溆?。酶?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TNF-α、IL-6、IL-1β、IL-18含量。
1.9心肌組織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的測定 稱取50 mg心肌組織,用組織剪將其盡量剪碎,加入1 ml RIPA裂解液及10 μl PMSF混勻,冰水浴條件下勻漿機勻漿,每次10 s,重復2~3次。將組織勻漿置于離心管中,4℃下12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分裝于-80℃冰箱保存?zhèn)溆?。二喹啉甲?BCA)法測定蛋白含量。取50 μg蛋白上樣量,12%SDS-PAGE凝膠電泳分離蛋白,恒定電壓轉移至PVDF膜,5%脫脂牛奶室溫脫色搖床上搖動封閉1 h。隨后加入相應一抗(NLRP3 1∶400,ASC 1∶200,Caspase-1 1∶500,GAPDH 1∶1 000),4℃孵育過夜。TBST洗膜3次后,加入二抗37℃孵育2 h,ECL發(fā)光,X線片顯影、定影。將膠片拍照,用凝膠圖象處理系統(tǒng)分析目標帶灰度值。
1.10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t檢驗。
2.1YLSC對心肌酶CK-MB、cTnT含量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血清心肌酶CK-MB、cTnT含量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普萘洛爾組和YLSC中、高劑量組能明顯降低血清cTnT含量(P<0.01),普萘洛爾組和YLSC各劑量組均能明顯降低血清CK-MB含量(P<0.01)。見表1。
表1 YLSC對血清CK-MB、cTnT含量的影響
2.2YLSC對心肌SOD、MDA、CAT、GSH-Px含量的影響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心肌MDA含量明顯升高(P<0.01),CAT、SOD、GSH-Px含量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普萘洛爾組和YLSC低、中、高劑量組能明顯降低MDA含量,明顯升高CAT、SOD、GSH-Px含量(P<0.05或P<0.01)。見表2。
表2 YLSC對心肌SOD、MDA、CAT、GSH-Px含量的影響
2.3YLSC對心肌病理結構的影響 正常組心肌纖維結構完整,排列整齊,核明顯,肌纖維無水腫,無炎細胞浸潤。模型組心肌纖維部分溶解、斷裂,心肌纖維水腫嚴重,有大量炎細胞浸潤,少量紅細胞滲出。普萘洛爾和YLSC低、中、高劑量組病變不同程度減輕,心肌纖維水腫明顯減輕,炎細胞浸潤減少。見圖1。
2.4YLSC對血清TNF-α、IL-6、IL-1β、IL-18含量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血清TNF-α、IL-6、IL-1β、IL-18含量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普萘洛爾和不同劑量YLSC預處理后,血清TNF-α、IL-6、IL-1β、IL-18含量明顯降低(P<0.05或P<0.01)。見表3。
圖1 YLSC對心肌病理結構的影響(HE,×400)
表3 YLSC對血清TNF-α、IL-6、IL-1β、IL-18水平及對心肌NLRP3、ASC、Caspase-1蛋白相對表達量的影響
2.5YLSC對心肌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量的影響 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心肌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量明顯增高(P<0.01)。與模型組比較,普萘洛爾和YLSC低、中、高劑量組心肌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量明顯降低(P<0.05或P<0.01)。見表3、圖2。
1~6:正常組、模型組、普萘洛爾組、YLSC低、中、高劑量組圖2 YLSC對心肌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達的影響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但其發(fā)病機制并未完全清楚。異丙腎上腺素屬于β受體激動藥,能通過加快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增加耗氧量等機制引起心肌損傷。給予不同劑量和時間的異丙腎上腺素,能引起嚴重程度不一的心肌損害,如可誘發(fā)藥物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等〔6〕。
心肌受損時,心肌酶釋放入血,血清心肌酶的含量能反映和監(jiān)測心肌的病理變化。cTnT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心肌損傷4~6 h可檢測出,18~36 h達高峰,有助于早期識別心功能障礙〔7〕。CK-MB 是一種心肌特異性的同工酶,在心肌中含量最高,CK-MB升高程度與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提示YLSC能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減少心肌酶的漏出。
氧化應激水平的升高是導致細胞凋亡和壞死的重要機制之一。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觀察到氧化和抗氧化系統(tǒng)的失衡。MDA是膜脂質過氧化反應的重要產物,能與蛋白質、核酸等交聯(lián),誘導突變和減少酶的活性。SOD、CAT、GSH-Px是體內抗氧化損傷的重要防御酶,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本研究結果提示YLSC能增加抗氧化酶活性,減少脂質過氧化反應引起的氧化應激損傷。
NLRP3炎癥小體是由NLRP3、ASC、Caspase-1組成的多蛋白復合物,在調節(jié)固有免疫及炎癥反應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NLRP3與ASC結合后,激活Caspase-1,進而剪切IL-1β、IL-18前體,使之成為成熟的具有分泌活性的IL-1β和IL-18〔8〕。IL-1β、IL-18誘發(fā)炎癥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后續(xù)的巨噬細胞的聚集、激活,繼而誘導TNF-α、IL-6等炎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及黏附分子等的合成,炎癥反應進一步被放大〔9〕。血清IL-1β和TNF-α的增加,還參與了急性心肌梗死后膠原和瘢痕的形成〔10〕,引起心肌纖維化〔11〕,激活了心肌重構。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NLRP3炎癥小體被激活,同時血清L-1β、IL-18表達增多〔12〕。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大鼠離體心臟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滲出增多,炎癥因子表達增加,機制與NLRP3炎癥小體活性增加有關〔13〕。Toldo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再灌注1 h內使用NLRP3抑制劑能明顯縮小心肌梗死面積。腹腔注射NLRP3抑制劑VX-765后,能夠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NLRP3炎癥小體過度活化,改善心功能,提高線粒體膜電位及ATP合成活力〔15〕。敲除NLRP3炎性小體相關基因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并可減緩與年齡相關的心功能退化〔16〕。因此,NLRP3拮抗劑有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本研究結果提示YLSC的心肌保護作用可能與抑制炎癥因子的產生和NLRP3炎癥小體的活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