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郾城區(qū)中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具有較高病死率,且呈年輕化趨勢。目前,臨床多采用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治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宮頸癌患者預后,但轉移、復發(fā)的宮頸癌仍是臨床診治難點[1]。因此,若是能明確宮頸癌轉移的分子機制,同時尋找可評估宮頸癌淋巴結轉移的指標,對后續(xù)宮頸癌預測、診治、靶向治療提供有效依據,以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尤為重要。
宮頸癌的主要惡性生物學行為是腫瘤細胞無限增殖和向遠處轉移,而宮頸癌淋巴結轉可向臨近組織侵襲、遷移,加重患者病情進展,不利于后續(xù)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開展。血清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是由腫瘤細胞合成,被認為是廣譜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特異性指標,其參與腫瘤的生長進程,在癌腫初期形成時,就釋放到血液中,利于惡性腫瘤血管網的增生,是惡性腫瘤及周邊毛細血管大量形成的物質基礎,當癌變早期細胞發(fā)生惡性轉化時,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可顯著升高[2]。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在上皮組織發(fā)生病變時產生的腫瘤表面抗原,是一種廣譜的惡性腫瘤早期標志物,參與腫瘤細胞生物學行為的調節(jié)。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一種特異性較好的宮頸鱗癌標志物,與宮頸的腫瘤大小、浸潤深度、宮旁浸潤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進而考慮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情況存在一定聯(lián)系。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郾城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102例接受腹腔鏡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的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中宮頸癌診斷標準[3];無腹腔鏡手術禁忌癥。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已接受過手術、放化療治療患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合并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本研究方案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批號:倫審2019(002)),且患者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集患者入院第2 d清晨的空腹靜脈血10 mL,3000 rpm離心5 min后,分離血清,檢測血清TSGF、CA125和SCCA水平;通過淋巴結清掃術判斷患者的淋巴結轉移情況,并將患者的淋巴結轉移情況與三種血清標志物的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
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TSGF、CA125、SCCA單獨及聯(lián)合預測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價值,并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AUC≤0.50,無診斷價值,0.50<AUC≤0.70,診斷價值較低,0.70<AUC≤0.90,診斷價值中等,AUC>0.90,診斷價值較高。
1.3.1 淋巴結轉移[4]
對患者行淋巴結清掃術,按照解剖位置標記髂總、髂內、髂外組、閉孔組、腹主動脈旁組,至少發(fā)現(xiàn)有1個淋巴結為陽性,判斷為淋巴結轉移。
1.3.2 血清標志物
采用酶法(試劑盒由廣州科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患者血清TSGF水平;應用酶聯(lián)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廣州瑞博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血清CA125水平;應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北京科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檢測血清SCCA水平。所有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數(shù)據使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ˉ±SD)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血清TSGF水平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47例(46.08%);淋巴結未轉移55例(53.92%)。
兩組年齡、疾病類型、腫瘤大小無明顯差異(P>0.05);轉移組TSGF、CA125、SCCA水平明顯高于未轉移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TSGF、CA125、SCCA水平比較
以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情況作為因變量,將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作為自變量,經Logistics回歸分析結果顯示,TSGF、CA125、SCCA高表達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有關(OR>1,P<0.05)。見表2。
表2 血清TSGF、CA125、SCCA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相關性分析
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情況作為因變量,以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作為自變量,繪制ROC曲線圖(見圖1),結果顯示,血清TSGF、CA125、SCCA單獨及聯(lián)合預測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AUC>0.7,當取最佳截斷值時可獲得最佳預測價值。見表3。
圖1 血清TSGF、CA125、SCCA單獨及聯(lián)合預測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ROC曲線圖
表3 血清TSGF水平預測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效能分析
宮頸癌主要惡性生物學行為是無限增殖與遠處轉移,TSGF是惡性腫瘤患者血清中的多肽類物質,可促進惡性腫瘤血管網增生,與腫瘤的形成、進展、擴散等密切相關,可通過不同信號通路來調節(jié)下游靶基因的表達,達到調節(jié)腫瘤惡性 生物學行為的作用[5,6]。
CA125作為一種表面蛋白,在促進腫瘤發(fā)生與腫瘤增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SCCA由鱗癌細胞產生與分泌在體液中,在腫瘤細胞中參與腫瘤的生長,可參與細胞凋亡調控過程。本研究中,轉移組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高于未轉移組,提示TSGF、CA125、SCCA水平可能與宮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有關。究其原因在于,宮頸癌主要轉移途徑淋巴結轉移、直接蔓延,淋巴管內的瘤栓一般經子宮頸旁組織中的淋巴管循序向上轉移至盆腔各個淋巴結,淋巴結內的淋巴管靜脈吻合支使淋巴結內的瘤細胞可侵犯血管,導致血行轉移。而TSGF是惡性腫瘤生長相關的糖類物質和代謝物質的統(tǒng)稱,其水平升高,打破自身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因子形成的平衡,打破各種分泌因子之間的相互轉化,以加快腫瘤組織血管增生,直接誘發(fā)靶細胞內與惡性轉化有關的顯性表達,促使癌細胞組織向鄰近組織遷移、侵入,刺激細胞信號轉導,促進腫瘤惡性發(fā)展,增加轉移性細胞的生存[7, 8]。此外,升高的TSGF可促使機體細胞因子網絡調節(jié)嚴重失控,促進血管網形成,參與腫瘤組織的形成、生長、擴散進程。CA125是由漿膜上皮組織分泌,正常情況下,由于細胞基膜的阻擋作用,無法進入血液;但在腫瘤的產生與轉移過程中,細胞的保護屏障受損,導致CA125從細胞內釋放,導致CA125水平升高,且CA125可選擇性結合間皮素,參與到腫瘤細胞轉移的細胞間相互作用,進一步促進腫瘤細胞侵入腹膜,增加淋巴結轉移風險[9]。SCCA水平的升高,可在鱗狀細胞癌組中表達,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程序性死亡,參與細胞凋亡調控過程,還可抵抗自然殺傷細胞在腫瘤中浸潤,參與腫瘤組織對細胞外基質的侵襲浸潤,增加腫瘤轉移風險;同樣隨著腫瘤脈管的轉移,肌層的浸潤深度也隨之增加,SCCA水平也進一步升高,增加淋巴結細胞轉移風險[10]。由此可見,TSGF、CA125、SCCA水平變化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關系密切。為證實上述結論,本研究經Logistics回歸分析證實,TSGF、CA125、SCCA高表達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有關。此外,本研究還通過繪制ROC曲線圖,顯示,血清TSGF、CA125、SCCA單獨及聯(lián)合預測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的AUC>0.7,可見TSGF、CA125、SCCA單獨及聯(lián)合預測宮頸癌術前淋巴結轉移的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血清TSGF、CA125、SCCA水平與宮頸癌患者術前淋巴結轉移有關,且TSGF、CA125、SCCA聯(lián)合預測淋巴結轉移的價值較高,臨床可通過監(jiān)測TSGF、CA125、SCCA水平,以為后續(xù)治療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