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輝 黃敬敬 張小雷
(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骨外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脆性骨折屬于一種低能量骨折,同時也是與骨骨質疏松相關的老年性骨折,與創(chuàng)傷性骨折相對[1]。脆性骨折多好發(fā)于老年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脆性骨折的發(fā)生率呈逐漸上升趨勢。骨折復位內(nèi)固定術是臨床上治療骨折常用的方法,但脆性骨折患者的骨量降低,在內(nèi)固定治療基礎上應用有效藥物對輔助骨折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維生素D能參與鈣和磷的代謝,經(jīng)維生素D、碳酸鈣治療可促進其吸收并對骨質形成有重要作用。但在緩解患者術后疼痛、促進骨折愈合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人工虎骨粉是一種傳統(tǒng)中藥,可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本文研究通過對老年脆性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虎骨粉治療,觀察其對脆性骨折的輔助作用及對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且臨床檢查確診的脆性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臨床各方面資料完整;(3)嚴重骨折疏松癥;(4)T≤-2.5的骨質疏松患者或-2.5<T≤-1.0的骨量減少患者同時合并骨折。排除標準:(1)病理性骨折;(2)近6個月內(nèi)有骨代謝藥物使用史者;(3)存在肢體殘疾功能不全者;(4)術后無法隨訪或因其他疾病死亡者;(5)合并其他疾病者。
最終共納入76例脆性骨折患者,根據(jù)不同治療方法分為A組(36例)和B兩組(40例)。A組男15例,女21例,年齡44-86歲,平均(67.02±4.05)歲,骨折部位:左側15例,右側21例。B組男15例,女25例,年齡43-86歲,平均(66.73±4.32)歲,骨折部位:左側14例,右側26例。兩組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給予骨折復位、固定及康復等常規(guī)治療。
在此基礎上,A組給予維生素D(大連水產(chǎn)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445)800IU和碳酸鈣(遼寧康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237)1200mg口服治療,每天1次;B組給予人工虎骨粉(金花企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花制藥廠,國藥準字Z20030079)口服治療,每次1.2 g,一天3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
兩組患者在治療與隨訪期間均未服用與研究藥物具有類似效果的其他藥物。且兩組采用的常規(guī)治療措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3.1 臨床療效
根據(jù)患者骨密度變化率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評估。顯效:骨密度變化率≥骨密度最小顯著變化值;有效:骨密度變化率在正負骨密度最小顯著變化值之間;無效:骨密度變化率<負骨密度最小顯著變化值[3]。
1.3.2 骨折愈合時間
記錄和統(tǒng)計兩組骨折愈合時間。
1.3.3 日常生活能力
于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6個月采用Barthel指數(shù)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共包括洗澡、如廁、吃飯等10項生活自理測試項目,每項最高10分,累及得分即為總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月越強。
1.3.4 生活質量、運動能力
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分別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簡化Fugl-Meyer評分運動功能評分評估患者運動功能恢復情況。SF-36量表包括生理、運動、身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項目,每項總分100分,總分分值等于各項目評分之和除以8;Fugl-Meyer評分總分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數(shù)越高患者生活質量、運動功能恢復越好。
1.3.5 骨代謝生化標志物
檢測指標包括骨鈣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 5b) 水。收集各受檢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未加抗凝劑的離心管中,以3500 rpm、離心10 min,隨后分離上層血清,置于-80℃低溫保存?zhèn)溆?。BGP、 TRACP 5b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
1.3.6 不良反應
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D)描述,兩組間采用t檢驗,多組間采用方差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并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組總有效率為52.78%(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17例);B組總有效率為87.50%(顯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5例),顯著高于A組(P
<0.05)。
治療后,兩組Barthel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上升,以B組上升更為明顯;且B組骨折愈合時間顯著低于A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日常生活能力比較(±SD)
表1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日常生活能力比較(±SD)
注:與A組比較,* 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
治療后,兩組SF-36評分、Fugl-Meyer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上升,且B組上述評分均顯著高于A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運動能力比較(±SD)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運動能力比較(±SD)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治療后3個月比較,bP<0.05;與A組比較,cP<0.05。
?
治療后,兩組BG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增高,TRACP5b水平明顯下降,且B組上述因子增高/下降程度均優(yōu)于A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骨代謝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均無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脆性骨折屬于骨質疏松的一種并發(fā)癥,發(fā)生在髖部和椎體的脆性骨折可影響老年患者的預期壽命;且長期臥床脆性骨折患者永久性致殘率可達50%[4]。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骨質疏松、骨量降低是脆性骨折的病理基礎,骨折后應積極采用規(guī)范的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減輕患者疼痛,增加骨量;同時應該加強成骨細胞的再生,促進骨折愈合[5]。
中醫(yī)認為虎骨有健筋骨、追風定痛等功效。人工虎骨粉的原料藥來源于動物骨骼,骨膠原蛋白豐富,是參與骨形成的重要有機基質。魏立友[6]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人工虎骨粉治療骨折,其鎮(zhèn)痛、促進骨折愈合效果顯著。本研究中,采用人工虎骨粉治療的B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顯著低于采用維生素D和碳酸鈣治療的A組,且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與Osterhoff G[7]等研究報道相符,說明人工虎骨粉可加速骨折端生長,促進骨折愈合,且療效顯著。
此外,本組研究還對比了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運動能力變化情況,結果發(fā)現(xiàn),B組SF-36評分、Fugl-Meyer評分及Barthel評分均高于A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B組經(jīng)人工虎骨粉治療后,鈣磷、微量元素得到有效補充,從而促進骨折愈合;人工虎骨粉的健骨、活血作用,改善了骨骼肌肉的血液及營養(yǎng)獲得,進而加速運動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8]。
陳志剛[9]等人采用多中心、雙盲對照試驗,入院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患者12 例,發(fā)現(xiàn)人工虎骨粉膠囊在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方面臨床療效顯著。而本研究則選取了代表骨形成的 BGP 和代表骨吸收的TRACP5b兩種生化標志物,結果發(fā)現(xiàn),人工虎骨粉可提高患者BGP水平,降低TRACP5b水平,提示人工虎骨粉可促進脆性骨折患者的骨形成,減少骨吸收進而發(fā)揮其治療作用。另一方面脆性骨折的治療周期較長,雙膦酸鹽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使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屬于骨吸收抑制劑,具有起效快的特點,但不良反應也相對較多[10]。中藥因其天然產(chǎn)物輸血,具有用藥安全性好、藥效穩(wěn)定持久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等優(yōu)勢越來越受歡迎。本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經(jīng)人工虎骨粉治療后,患者未出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說明該藥具有一定安全性;同時人工虎骨粉來源于動物,具有便于人體吸收及利用的特點,適合老年人脆性骨折的慢性治療。
綜上所述,采用人工虎骨粉治療老年脆性骨折療效確切,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改善患者運動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且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