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媛,梁光,廖保雄,梁祚嚴,何思謀,胡俏婷,魏珊平
(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醫(yī)院,廣東 中山 528463)
尿路感染以女性最為多見,具有易感性,易復發(fā)等特點,治療不及時可影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1]。近年來有眾多的臨床實驗研究表明,中醫(yī)藥參與尿路感染的治療,能夠明顯的改善癥狀,提高臨床療效[2-4]。本研究自擬通淋湯聯(lián)合西醫(yī)對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進行治療,進一步為臨床治療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提供理論依據(jù)。
研究對象具有小便頻數(shù),淋漓澀痛,小腹拘急隱痛,病久或反復發(fā)作;實驗室尿液常規(guī)檢查以及尿細菌學檢查符合尿路感染的患者。排除尿道綜合癥(尿頻-排尿困難綜合癥);影像學檢查有明顯尿路畸形、結(jié)石、積水、腎盂腎盞形態(tài)變化等病變,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腫瘤,結(jié)核,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腎功能異常者;過敏體質(zhì)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8 月期間我院婦科收治的中老年慢性尿路感染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平均分為兩個組,每組各40 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口服抗生素治療,年齡40-73 歲,平均(58.2±4.1)歲,尿路感染病程0.5-10.5 年,平均(2.3±0.2)年。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通淋湯治療,年齡40-75 歲,平均(57.8±4.4)歲,尿路感染病程1.0-10.0 年,平均(2.1±0.3)年。在一般資料相對照(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根據(jù)尿細菌培養(yǎng)藥敏選用1-2 種有效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或頭孢呋辛)給予口服治療2 周。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通淋湯(處方:麥冬、枸杞子、沙參、當歸、柴胡天、生地、苦參、蒲公英、黃柏、白茅根)飲服治療,1000mL 水煎至200mL,1 劑日,早晚分服,連續(xù)治療2周后,停用西藥,繼續(xù)用中藥維持治療至4 周。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免疫血清IgA、IgM 以及l(fā)gG 水平,評估患者免疫功能情況。免疫功能水平(IgG、IgM、IgA)。以SOP 文件中所要求的嚴格標準操作程序,gG、IgM、IgA 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定:①治愈:癥狀體征消失,2 次尿常規(guī)檢查均恢復正常,尿菌(-)隨訪無復發(fā);②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尿常規(guī)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菌(-);③有效:癥狀減輕,尿常規(guī)檢查改善,尿菌偶有(+);④無效:除外??傆行?總數(shù)-無效[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IgG(g/L) IgM(g/L) IgA(g/L)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實驗組 40 7.42±0.75 8.66±0.42 9.123 0.000 1.07±0.11 1.23±0.18 4.797 0.000 1.86±0.20 2.19±0.21 7.197 0.000對照組 40 7.45±0.76 6.86±0.56 3.953 0.000 1.11±0.10 0.99±0.11 5.105 0.000 1.89±0.19 1.66±0.15 6.009 0.000 t 0.178 16.263 1.702 7.196 0.688 12.989 P 0.860 0.000 38 0.093 0.000 0.494 0.000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照比較[n,(%)]
兩組治療前免疫水平差異(P>0.05)無意義。實驗組治療后免疫水平提升,而對照組則有下降趨勢,實驗組免疫水平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詳見表1。
患者在療程內(nèi)均接受有效的治療,用藥依從性良好,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0%) 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P>0.05)有意義。詳見表2。
慢性尿路感染有反復發(fā)作、遇勞即發(fā)的特點,多因腎虛,膀胱濕熱,肝郁氣滯,氣化失司而發(fā)生,所導致的水道不利等所致[6]。當屬中醫(yī)“勞淋”范疇,考慮以腎為病位所在,分析其虛實情況則屬虛實夾雜之證。而慢性的疾病的患者的病程發(fā)生較為持續(xù)的遷延,隨著病程的延長,所導致的正氣漸耗,正氣虧虛,而多次的治療下,未去病根,導致濕熱之邪留戀不去,濕熱之邪日久傷陰,病情遷延難愈,腎陰虧虛,形成的較為嚴重的惡性循環(huán)[7-8]。久病年長,則可陰損及陽,導致陰陽兩虧。考慮到患者為女性年屆七七的年紀,身體狀況屬于腎氣漸衰,沖任虧損,經(jīng)血不足,天癸將竭,造成了患者出現(xiàn)人體調(diào)節(jié)陰陽平衡的功能減退,以上的因素均是可出現(xiàn)腎陽虧虛之證的因素[9-10]。而反復發(fā)作者,因為長期服用抗生素或清熱利濕藥物,藥性寒涼,更易傷及陽氣,導致了患者的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導致尿道、膀胱一系列結(jié)構(gòu)與功能改變,局部免疫力下降,造成尿路感染反復發(fā)作[11-12]。一直以來,許多學者根據(jù)患者不同的病情,結(jié)合臨床的疾病,及自身的經(jīng)驗,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辨證論治,取得較好效果。路晉紅等將120名反復尿路感染者分組,治療組以扶正愈淋方為主(黨參、麥門冬等)辨證論治,2 次d 服用,并根據(jù)所納入的患者的尿細菌培養(yǎng)藥敏,進行針對性的選用1-2 種有效抗生素,并根據(jù)患者的基礎情況進行配合中藥治療;對照組亦根據(jù)尿細菌培養(yǎng)藥敏選用1-2 種有效抗生素,單獨或配合治療2 周。結(jié)果治療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更低(P<0.05)。自擬通淋湯聯(lián)合西醫(yī)對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進行治療,方中麥冬、枸杞子、沙參、當歸、柴胡天、生地、苦參、蒲公英、黃柏、白茅根,均具有滋陰、提升機體免疫能力的功能。本研究中為分析治療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最佳方法,進一步為臨床治療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提供理論依據(jù)。從本研究中可明顯看出,兩組治療前免疫水平差異(P>0.05)無意義。實驗組治療后免疫水平提升,而對照組則有下降趨勢,實驗組免疫水平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有意義?;颊咴诏煶虄?nèi)均接受有效的治療,用藥依從性良好,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0%)高于對照組(75.00%),差異(P>0.05)有意義。
綜上所述在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的治療中,選擇自擬通淋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可較為明顯的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標,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