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鋼是旅法作曲家,青年時期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羅忠镕。1984年,他赴法國深造,被音樂大師梅西安收為關門弟子。他對藝術的追求也是探尋自我的一個過程,創(chuàng)作致力于表現(xiàn)作曲家內心的真實,他以最自然、平和的方式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京劇瞬間》是陳其鋼現(xiàn)有兩首鋼琴作品中的一首,這首作品是為梅西安音樂大賽創(chuàng)作的,沿襲梅西安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風格,運用中國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蘊含濃郁的中國京劇色彩,同時飽含印象派的朦朧美,是鋼琴領域上的一次新突破。筆者以此曲為例探究陳其鋼的音樂風格,為日后鋼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演奏做理論指導。
一、藝術生涯
陳其鋼1951年出生于上海,1977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經(jīng)過五年的潛心學習,他以全優(yōu)的成績畢業(yè)。1984年,陳其鋼赴法國深造,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法國當時是和中國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傳統(tǒng)完全不同的國家。那時,法國擁有自然平和的社會風氣,使當時非常傳統(tǒng)保守的陳其鋼豁然開朗。陳其鋼作為第五代中國音樂的先鋒,在法國留學的過程中逐漸開始用客觀的角度思考音樂,逐漸看清楚自己的民族文化是什么,看清楚社會是什么,看清楚自己想表達什么。
來到法國后,陳其鋼向當時公認的法國優(yōu)秀作曲家梅西安寫信,希望成為他的學生,結果他意外地收到了梅西安的回信,并成為其關門弟子。梅西安無論是在做人還是在做藝上都對陳其鋼有著重要的影響。據(jù)陳其鋼回憶,當年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還處于起步階段,作品還沒有很成熟,梅西安竟為他當時的作品《水調歌頭》寫了一篇滿滿的解說詞,寫這個作品產(chǎn)生的過程、它的風格特點等。每學期末還會給他一個信封對他進行救濟,希望可以改善陳其艱苦的留學生活,而且會用心保護他的自尊心。梅西安有次在法國音樂音響研究中心開展講座,因為陳其鋼還沒到場就不開始,到場后,梅西安邀請他與自己一起面對觀眾坐在演講席位上。這足以看出梅西安對學生的重視和悉心栽培,大師的寬厚與善良完全改變了陳其鋼對人生的態(tài)度與對音樂的追求。歸國后的陳其鋼開始與許多音樂制作團隊合作,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被聘為開幕式音樂制作總監(jiān),后與張藝謀合作為其電影配樂。在國外學習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他是一個非常獨立的作曲家,但他也漸漸學著與整個團隊進行溝通協(xié)調,以求達到音樂的最好效果。
二、創(chuàng)作背景
《京劇瞬間》是為世界級的音樂比賽——梅西安國際音樂比賽創(chuàng)作的。鋼琴作為其中的一項比賽已經(jīng)停辦了20年,再次開啟比賽,需要參賽選手演奏一首新的音樂作品,而創(chuàng)作這首作品的重任就落在了梅西安的關門弟子陳其鋼身上。經(jīng)過反復的斟酌考慮,陳其鋼終于在北京排練張藝謀執(zhí)導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舞劇中找到了靈感。將第三幕最開始的京劇行旋作為創(chuàng)作的主題,行旋是京劇中連接過場之間即興的演奏,看似沒有主題重要,實則營造出朦朧縹緲的意境。陳其鋼選擇京劇的主題,也是從小受家庭的熏陶,京劇音樂是融于自己血液里的。他的這一創(chuàng)作運用西方的音樂技法,又結合中國國粹的元素,音樂耳目一新,很快被西方人接受和喜愛。
三、音樂風格
為梅西安音樂比賽所創(chuàng)作的《京劇瞬間》固然會以梅西安的音樂技法為框架,在這一基礎上,陳其鋼又加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融入了京劇和五聲音階,他不僅沒有被束縛,還創(chuàng)造出了別樣的效果。
(一)京劇風格
陳其鋼稱其靈感來源于幼年家庭的熏陶。他曾說:“小時候,父親希望我去考戲曲學校,攻花臉。耳濡目染間開始接觸傳統(tǒng)戲曲,當家里來客人時,我也總會‘展示一番,唱上一曲,再配些身段?!辈贿^,陳其鋼最終并未遵循父親的意愿,而是報考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他坦言,那時自己似乎與京劇絕了緣,一直到留學法國拜師梅西安后,少時的記憶才漸漸蘇醒?!毒﹦∷查g》是以京劇中行旋的方式作為表現(xiàn)手法,在演員表演動作或對話、獨白時展現(xiàn)的襯托音樂。行旋多為曲牌或簡單旋律的反復演奏,主要起烘托氣氛的作用。其并沒有一個固定的主題含義,以表達“瞬間”的意味,給人以充分的想象。
(二)梅西安風格
這首作品是為梅西安國際音樂比賽創(chuàng)作的,自然脫離不了梅西安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風格。陳其鋼運用了典型的梅西安手法,使用大量的和弦音的組合與和弦音的排列,還有在一個調性里不協(xié)和音程的運用、直接轉調等。梅西安式的手法運用使音樂更加細膩,有層次感,貼合比賽并向偉大的作曲家梅西安致敬。
(三)音樂結構
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京劇瞬間》運用雙主題同時呈現(xiàn),形成多聲部的音響效果。橫向旋律運用四度五度平行進行,和聲大塊平行推進,更好地表現(xiàn)出五聲音階的音樂風格。主題反復出現(xiàn),和弦結構變化發(fā)展多樣,將曲子帶入緊張熱烈的情境中。在縱向和弦框架內加入了附加音,橫縱向的交織使段落環(huán)環(huán)相扣,連接自然,將音樂賦予印象派的朦朧。
四、鋼琴技巧探究
這首為梅西安國際比賽創(chuàng)作的指定鋼琴比賽曲目,無論在情感的細膩處理上,還是在彈奏技巧上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參賽者不僅需要有清晰的頭腦來明確復旋律的層次和走向,而且對豐富多變的節(jié)奏要有很好的把控,將音色的處理與踏板的控制相結合既要有京劇的色彩,又要有印象派的縹緲。彈奏上,要呈現(xiàn)塊狀的力度對比,強弱在大塊上要對比鮮明,而不是在小樂句上做處理,需要演奏者對力度有很好的把握。將作品一氣呵成完整演奏下來,這對參賽者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這首作品也成為考察參賽選手能力的試金石。
作曲家總是很矛盾,既希望自己的音樂被大眾接受,又希望自己的音樂是獨立又非同一般的。陳其鋼認為獨立的音樂就是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既不同于過去,又不同于現(xiàn)在,而只同于你自己一個人,就是你性格的全面反映,所以陳其鋼的音樂可謂是獨樹一幟的,無論是中國元素、西方技法,還是法國音樂風格,都是他表達真實自我的一種方式。鋼琴作品《京劇瞬間》就是對陳其鋼本心很好的詮釋,顯示出中國鋼琴作品早已脫離了對西方技法的簡單套用,中國元素也可以與印象派風格完美融合,音樂的創(chuàng)作、表達與技法都非常出色,彰顯了作曲家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和極高的才華,為中國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鄭州大學)
作者簡介:徐菁(1994-),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