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老師:
最近,我總與對外施工第三方發(fā)生口角。他們的工作方式,讓我心里拱火。你說有啥法消除無名火?
張晟和
張晟和:
你的來信談到與第三方溝通時老想發(fā)無名火,工作協調不順暢,感受到你的無奈和無助。在中外員工合作中,由于文化背景、思維習慣、語言方式的不同,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跨文化溝通沖突。面對這些挑戰(zhàn),要進行及時溝通和尊重對方,保持誠信,維護雙方平等。如果自身解決不了的話,可請上級進行調解。
在海外工作遠離祖國和親人,有時會產生莫名的焦慮,對親人的思念和內疚有時會成為情緒困擾的來源。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一個效應: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對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里窩火,狠狠地去踹身邊的貓。貓?zhí)拥浇稚?,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老板撞傷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彼枥L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情緒活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人人都有情緒,我們日常的行為就是根據情緒的反應產生的。一個人的情緒產生是由于場景刺激加上生理變化,再通過過去的知識經驗,從而產生了情緒體驗。比如說,看到一頭狼(場景刺激),就會渾身發(fā)抖(生理變化),由于在電視中或者上一輩人說狼會吃人(知識經驗),內心產生了緊張恐懼感(情緒體驗)??謶?、焦慮、抑郁、嫉妒、敵意、沖動等消極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如果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產生身心疾病。改變心情是治標,調整心態(tài)才是治本。
首先,像控制你的呼吸一樣,通過改變姿勢來影響自己的感覺。你不妨選擇以下動作中的兩個或者三個來做:坐直或者站直;保持頭部處于水平狀態(tài);放松肩部;將體重均勻地分散在兩條腿上;如果坐著,就將肘部放在椅子的兩臂上(而不是緊貼在身體兩側);保持適當的眼神交流;降低你的音調;放慢語速。你不能控制你所有的非語言交流,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上述動作中的其中幾個,你的想法、感受和其他的非語言信號都將跟上。利用身體動作引發(fā)的小變化會極大地改變你的行為方式。
其次,去試著管理自己的回應。你先問自己一些問題, 看看最好的回應是什么:我一定要現在處理這個情況嗎?我想要什么?我希望這種情況的結果是什么?如果我做出了某某回應, 結果會怎樣?如果我沒有以那種方式回應又會發(fā)生什么?什么能夠讓我感覺更好?在做某事之前,我應該和某人討論嗎?讓我感到驕傲的決定是什么?問自己這些問題,能夠幫你決定自己是否已經做好準備現在就來處理出現的狀況,以及哪種方法是最好的。
再次,尋找社會支持系統進行傾訴。管理和釋放情緒的另外一種方式是將這種情緒告訴他人——一個朋友、同事、家庭成員、 醫(yī)生或咨詢師。 但你要做出明智的選擇,一定要與一個沒有直接涉及此事并且愿意傾聽的人談論,詳細解釋一下當時發(fā)生的事和你的感受。 這將幫助你釋放自己的情緒并找到重新看待此事的新視角。不過,你要保持清醒。如果你一直對不同的人重復談論這件事情,一再地重溫所有的憤怒、失望、傷害,你就存在被定義為具有怨恨和痛苦情緒的人的風險。然后,怨恨就成了一個新問題。
自我情緒管理涉及一定程度的技巧和靈活性。你需要學習管理情緒的每一方面。 比如,控制自己的想法,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感受,這樣你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回應、 動作和行為。 或者說,如果你能夠管理自己的身體感受的話,你自然能管理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畢竟,情緒的每一方面都能被其他方面所影響。以上情緒管理方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