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文,包繼文,李子揚,張敏芳,周文彥,王 琴,倪兆慧,王 玲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腎內(nèi)科,上海200127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累及全身多個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狼瘡性腎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 最常見且嚴重的合并癥,50%~70%的SLE 患者會出現(xiàn)腎臟受累的臨床表現(xiàn)。盡管各種新型治療手段不斷應用于臨床,但仍有約25%的LN 患者會進展為終末期腎?。?],導致預后不良。
LN 的病理學改變多樣,發(fā)病機制復雜,如何有效評價LN 的活動度對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生存預后有重大意義。腎穿刺活檢病理檢查是診斷LN 及評價疾病活動度的金標準,但因其為有創(chuàng)性檢查手段,難以多次重復進行;而臨床治療中動態(tài)監(jiān)測LN 疾病活動度,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對LN 患者極為重要[2]。目前用于監(jiān)測LN 疾病活動度的指標如尿蛋白、紅細胞沉降率、C 反應蛋白、C3、C4、C1q 和抗雙鏈DNA 抗體(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dsDNA)等敏感度和特異度各有不同[3],傳統(tǒng)的指標不能特異性監(jiān)測LN 疾病活動度,因此尋找無創(chuàng)、快捷且靈敏評價LN 活動度的臨床指標尤為重要。
T細胞信號異常及功能失調(diào)是SLE的重要發(fā)病機制之一[4]。 可 溶 性 白 介 素2 受 體(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是T 細胞激活的一個標志[5-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一種介導自身免疫反應的重要效應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 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7]。研究發(fā)現(xiàn)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系統(tǒng)性硬化癥和SLE 中血清sIL-2R 和TNF-α水平均升高[8]。然而,目前對于sIL-2R 和TNF-α 是否能用于評估LN 的疾病活動度尚不明確。故本研究通過檢測健康人群和不同活動度LN患者的sIL-2R和TNF-α水平并收集相關臨床指標,探討sIL-2R和TNF-α與LN活動度的關系,以期為臨床上LN 疾病變化監(jiān)測提供新的潛在標志物。
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收集2018 年1 月—12 月于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就診的LN 患者40例。納入標準:年齡≥18 歲并符合1997 年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修訂的SLE 診斷標準[9]4 項及以上,且腎穿刺病理活檢證實為LN 的患者。排除標準:患惡性腫瘤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根據(jù)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 活 動 指 數(shù)[10](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2000,SLEDAI-2K)將LN 患者分成2 組:0~4 分為非活動組,>4 分為活動組。同時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健康者68 例為對照組。本研究獲得所有對象的知情同意,并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和血壓。收集實驗室檢查指標,包括血常規(guī)、紅細胞沉降率、24 h 尿總蛋白(24 hours urine total protein,24h-UTP)、肝功能、腎功能、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CRP)、C3、C4、抗核抗體(antinuclear antibody,ANA)、anti-dsDNA 和調(diào)節(jié)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等。
無菌采集患者和健康者靜脈血5 mL,1 000×g 離心15 min 后吸取上層血清,分裝至離心管,-80 ℃冰箱凍存。sIL-2R 和TNF-α 均使用ELISA 試劑盒進行檢測,設備為美國伯騰ELX800全自動酶標儀,試劑由瑞士羅氏公司提供,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要求進行。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和GraphPad Prism 7.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x±s 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M(Q1,Q3)表示。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獨立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則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分類變量采用χ2檢驗。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評價LN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與LN活動度及臨床指標的相關性。經(jīng)Box-Tidwell 方法檢測連續(xù)自變量與因變量logit轉換值之間存在線性關系且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法(基于最大似然估計的向前逐步回歸法)分析sIL-2R和TNF-α與LN活動度之間的關系,并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價其對預測LN 活動度的價值。雙側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納入40 例LN 患者和68 名健康對照者。對照組平均年齡(38.6±13.1)歲,其中男17 例,女51 例;LN 組平均年齡(42.6±11.3)歲,其中男4 例,女36 例,2組間性別和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和對照組相比,LN 組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和白蛋白較低,白細胞和血肌酐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1)。
表1 對照組和LN組一般特征和臨床指標Tab 1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indexes of control group and LN group
如圖1 所示,LN 患者的血清sIL-2R 水平[(554.0±199.0)U/mL]和TNF-α 水平[(13.6±6.1)pg/mL]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對照組與LN組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Fig 1 Serum levels of sIL-2R and TNF-α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N group
如圖2 所示,sIL-2R 及TNF-α 水平與LN 患者疾病活動度及相關臨床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顯示,LN 患者血清sIL-2R 水平與SLEDAI-2K、24h-UTP、血肌酐、antidsDNA 和h-CRP 呈顯著正相關(均P<0.05),和C3 呈顯著負相關(P<0.05)。TNF-α 水平與SLEDAI-2K、24h-UTP、血肌酐和h-CRP 呈顯著正相關(均P<0.05),但與anti-dsDNA和C3(均P>0.05)無明顯相關性。
圖2 LN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與病情相關性分析Fig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sIL-2R,TNF-α and disease activity in LN patients
根據(jù)SLEDAI-2K 評分將LN 患者分為LN 活動組和LN 非活動組,其中LN 非活動組(SLEDAI-2K≤4)有23 例患者,LN 活動組(SLEDAI-2K>4)有17 例患者。LN 非活動組和活動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既往用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LN 活動組患者C3 低于非活動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血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和Treg水平低于非活動組,h-CRP水平高于非活動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LN 活動組患者24h-UTP、肌酐、anti-dsDNA、TNF-α 和sIL-2R 水平高于非活動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表2)。
表2 LN 患者非活動組與活動組的臨床資料Tab 2 Clinical data of active and non-active group in LN patients
Continued Tab
為了進一步研究sIL-2R及TNF-α與LN疾病活動度的關系,將LN 活動組和非活動組患者存在差異的指標(肌酐、24h-UTP、C3、anti-dsDNA、TNF-α 和sIL-2R)作為自變量,活動度指標(SLEDAI-2K)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向前逐步回歸法),結果顯示sIL-2R 和anti-dsDNA 是提示LN 患者疾病活動的預測因素(表3)。
表3 LN活動度預測因子的Logistic分析Tab 3 Logistic analysis of predictive factors of LN activity
采用ROC 曲線對anti-dsDNA、sIL-2R 以及兩者聯(lián)合分析對LN 患者疾病活動度的預測結果如圖3 所示,antidsDNA 預測LN 疾病活動度的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為0.871(95%CI 0.762~0.980,P=0.000),血清sIL-2R 預測LN 疾病活動度的AUC 為0.816(95%CI 0.684~0.948,P=0.000),anti-dsDNA 和sIL-2R 聯(lián)合預測LN 疾病活動度的AUC 最大,為0.957(95%CI 0.899~1.000,P=0.000)。
圖3 Anti-dsDNA、sIL-2R及兩者聯(lián)合預測LN患者疾病活動度的ROC曲線Fig 3 ROC curves for disease activity prediction of LN patients using antidsDNA,sIL-2R and their combination
LN 的病理學改變多樣,發(fā)病機制復雜,找到快捷且準確評估LN 活動度的臨床指標對患者的治療及生存預后有重大意義。我們研究表明,LN 患者中血清sIL-2R 和TNF-α 水平顯著升高,并與LN 疾病活動度呈正相關,sIL-2R 和anti-dsDNA 聯(lián)合可提高對LN 患者疾病活動度預測的準確性。
我們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sIL-2R 與LN 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活動度的臨床指標相關,包括24h-UTP、antidsDNA、C3 和h-CRP。研究[11]發(fā)現(xiàn),T 細胞轉錄因子表達和功能失調(diào)導致的IL-2 生成減少及sIL-2R 生成增加是SLE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機制。SLE中IL-2的轉錄激活因子核因 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 活 蛋 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活化T 細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和磷酸化cAMP 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減少,以及轉錄抑制因子磷酸化cAMP應答元件調(diào)節(jié)子α (cyclic AMP responsive element modulator α,CREMα)增加,可導致T 細胞分泌IL-2 減少[12]。IL-2 減少又可反向調(diào)節(jié)多種T 細胞,使Treg 細胞功能受損,T效應細胞凋亡增加,增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SLE 病情的惡化[4]。IL-2 通過結合效應細胞表面的IL-2R 發(fā)揮作用,該受體主要分布在T 細胞及自然殺傷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由α 鏈(CD25)、β 鏈(CD122)和細胞因子共用受體γ 鏈(CD132)3 個亞單位組成[13]。SLE中IL-2 與Treg 細胞上的IL-2R 結合,而后24~48 h IL-2R的α 鏈從細胞表面脫落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成為sIL-2R[14]。本研究證實在LN 活動期,患者sIL-2R 明顯升高,與SLEDAI-2K呈正相關。目前用于監(jiān)測LN活動度的傳統(tǒng)指標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蛋白尿并不總是與LN 疾病活動度相關,蛋白尿的減少與腎臟炎癥的緩解并不完全一致[15];Anti-dsDNA 在腎臟疾病暴發(fā)前滴度上升,而在疾病暴發(fā)時,其滴度可能下降[16]。我們通過預測分析顯示,相較于單個指標,sIL-2R 和anti-dsDNA 聯(lián)合可提高對LN 患者疾病活動度預測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的sIL-2R 可能與IL-2R 競爭性結合效應T 細胞膜上的IL-2,使IL-2不能發(fā)揮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的作用,加重腎臟損傷;這也進一步證實sIL-2R 在LN 的疾病進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7-18]。臨床研究[19]也發(fā)現(xiàn),低劑量IL-2能降低SLE患者的免疫應答、調(diào)節(jié)T 細胞亞群和降低SLEDAI,從而緩解SLE患者的病情。
TNF-α 由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炎癥等過程。SLE患者的TNF-α信號通路被激活,并通過NFκB 激活炎癥信號通路,造成局部炎癥暴發(fā)、組織損傷壞死和自身抗原暴露,介導了SLE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20]。本研究發(fā)現(xiàn),LN 患者血清TNF-α 水平升高,活動期和非活動期患者TNF-α 水平具有明顯差異,且與SLEDAI-2K(r=0.561,P=0.000)和24h-UTP(r=0.427,P=0.006)呈中度正相關。既往研究[21-22]發(fā)現(xiàn),血清高水平TNF-α 與SLE 活動度呈正相關,且SLE 患者中TNF-α 的水平升高,同時在SLE 復發(fā)前6~12 周,TNF-α 及其受體水平升高。Idborg 等[23]證明TNF-α 和SLE 患者SLEDAI-2K 之間具有低度正相關性(r=0.32,P<0.01)。然而,TNF-α 是否可作為LN 的活動度監(jiān)測指標目前仍不明確。TNF-α 在腎小球屏障功能障礙及蛋白尿的發(fā)展中也起重要作用。除單核巨噬細胞可產(chǎn)生TNF-α 外,TNF-α 也高表達于腎小球和腎小管細胞,LN 患者的TNF-α 升高可能有多種來源,共同破壞腎小球屏障功能,增加尿蛋白水平[20]。
既往研究[23]還發(fā)現(xiàn),TNF-α 可作為SLE 診斷和活動度監(jiān)測的生物標志物,橫斷面研究顯示其與SLEDAI-2K、系統(tǒng)性狼瘡活動問卷 (Systemic Lupus Activity Questionnaire,SLAQ) 得分和紅斑狼瘡活動度測定(systemic lupus activity measure,SLAM)結果呈低度正相關,然而該研究僅進行相關性分析。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在LN 患者中TNF-α 與SLEDAI-2K 呈正相關,然而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后發(fā)現(xiàn),TNF-α 與LN 活動度無相關性;可能TNF-α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作為LN 活動度預測的特異性需進一步證實。
本研究LN 組患者均有尿液及腎功能異常表現(xiàn)。有研究[24]表明,無明顯尿液及腎功能異常的亞臨床LN患者,其腎活檢結果仍顯示腎臟受累, 且病理類型輕重不一,與臨床LN 患者病理改變無明顯差異。因此,探索sIL-2R和TNF-α在亞臨床LN 患者中的水平及進一步的隨訪研究將有助于證實我們的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LN患者中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升高,sIL-2R 和TNF-α 水平和LN 疾病活動相關,sIL-2R 聯(lián)合anti-dsDNA可能可以較準確地預測LN患者疾病活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