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坤
子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屬癌前病變,發(fā)病原因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性伴侶較多等因素相關,盡早診斷治療,對阻斷病情發(fā)展、改善預后具積極意義[1-2]。HPV E6/E7與細胞結合產(chǎn)物,可改變細胞周期循環(huán),影響基因組穩(wěn)定性,引發(fā)宮頸上皮細胞永生化,屬HPV早期開放讀碼框架,因此在對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可通過HPV E6/E7 mRNA 檢查診斷[3]。HPV L1 衣殼蛋白表達與HPV復制過程相關,屬晚期讀碼框,與L2基因編碼的次要衣殼蛋白共同組成HPV衣殼。相關研究表示,在對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HPV E6/E7 mRNA、HPV L1衣殼蛋白均具良好診斷價值,且兩者聯(lián)合后可進一步提升診斷質(zhì)量[4]。為此,本次研究選泰安市婦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HPV DNA陽性樣本94例,探究以上兩種診斷辦法單獨、聯(lián)合診斷價值。
選泰安市婦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HPV DNA陽性患者94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組織細胞學檢查結果將其設為觀察組(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n=84)、對照組(正常宮頸,n=10);其中觀察組包括CIN1(n=31)、CIN2(n=29)、CIN3(n=24)。納入標準:精神狀態(tài)正常,可配合完成檢查;取樣理想,可有效完成檢查。排除標準:輸卵管癌、子宮內(nèi)膜癌等惡性腫瘤患者;近期妊娠史;宮頸手術史;免疫系統(tǒng)疾病、長期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史。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HPV E6/E7 mRNA 檢測:應用分支鏈 DNA 技術,將TCT樣本進行定量檢測;樣本常規(guī)包埋切片,脫蠟后使用刀片刮下組織后放入離心管,加入裂解液,在65 ℃環(huán)境下反應1 h。依據(jù)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雜交捕獲mRNA,信號放大,標記熒光物質(zhì)的發(fā)光底物,經(jīng)計算機自動判定結果。
HPV L1衣殼蛋白檢測:宮頸病理組織包埋切片、抗原修復,加3% H2O2消除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血清封閉,加HPV L1衣殼蛋白抗體,抗體濃度為1∶200;過夜,加二抗(山羊抗鼠),清洗,DAB、蘇木素處理,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處理,最后使用中性樹膠封片,鏡下觀察。鏡下見1個細胞紅染即為陽性。
以組織細胞學結果為金標準,比較HPV E6/E7 mRNA、HPV L1衣殼蛋白對樣本單獨、聯(lián)合診斷結果;聯(lián)合診斷兩者其中一方為陽性,即判斷為聯(lián)合陽性。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分娩次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分娩次數(shù)(次)組別 年齡(歲)BMI(kg/m2)對照組(n=10) 38.10±6.24 24.70±2.96 0.96±0.24觀察組 CIN1(n=31) 38.97±5.40 24.76±1.75 1.11±0.20 CIN2(n=29) 38.76±6.33 25.00±2.34 1.08±0.19 CIN3(n=24) 38.02±5.41 25.49±2.40 1.16±0.31 F值 0.154 0.554 1.801 P值 0.927 0.647 0.153
觀 察 組 HPV E6/E7 mRNA 總 陽性 檢出 率為67.86%(57/84),較對照組的20.00%(2/10)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IN1、CIN2、CIN3陽性檢出率均較對照組高,且三組陽性檢出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HPV E6/E7 mRNA陽性檢出率比較
觀察組HPV L1衣殼蛋白陽性檢出率為35.71%(30/84),較對照組的10.00%(1/10)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IN1中 HPV L1衣殼蛋白陽性檢出率較對照組高,且CIN1、CIN2、CIN3陽性檢出率呈現(xiàn)逐漸下降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HPV L1衣殼蛋白陽性檢出率比較
HPV E6/E7 mRNA+HPV L1 衣 殼 蛋 白 聯(lián) 合 診斷的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82.98%、82.14%,較HPV E6/E7 mRNA(69.15%、67.86%)、HPV L1 衣殼蛋白(41.49%、35.71%)單獨檢驗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不同檢測方式的診斷價值比較(%)
HPV感染為子宮頸癌主要發(fā)病因素,可誘導宮頸上皮細胞非典型增生,并逐漸誘發(fā)子宮頸癌,威脅女性生命安全。HPV DNA檢查為子宮頸癌前病變主要檢查方式,有效提升診斷敏感性,多與TCT聯(lián)合應用,可顯著提升診斷準確性,但診斷費用較高[5]。HPV E6/E7編碼的E6、E7蛋白為引起宮頸上皮細胞永生化主要基因,使宮頸癌前病變向子宮頸癌進展,因此在對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以HPV E6/E7 mRNA為標志物的檢查在臨床應用頻率逐漸增高[6]。相關研究表示,在對早期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應用HPV E6/E7診斷靈敏度較好,其水平增高提示腫瘤細胞增殖分裂速度增快,處于疾病進展期[7];同時此種診斷方式也可用于低危HPV隨訪觀察,對早期發(fā)現(xiàn)、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具積極意義[8]。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均進行HPV E6/E7 mRNA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與正常宮頸組織相比,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HPV E6/E7 mRNA陽性檢出率顯著升高,且CIN1、CIN2、CIN3陽性檢出率呈現(xiàn)逐漸上升趨勢(P<0.05),證實HPV E6/E7 mRNA對子宮頸癌變進展評估、診斷價值。
HPV L1衣殼蛋白能夠反映病毒復制狀態(tài),為免疫反應攻擊病毒感染細胞主要靶位,可與T細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機體免疫反應,而加強子宮頸自愈傾向[9]。HPV DNA與宿主染色體整合后,病毒DNA基因在激活狀態(tài)下不斷表達,阻斷上皮細胞成熟過程,病毒無法完成完整生活周期,HPV L1衣殼蛋白表達逐漸消失,機體無法有效刺激免疫反應,發(fā)生免疫逃逸,最終引發(fā)宮頸癌變進展[10]。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HPV L1陽性檢出率顯著較高,且CIN1組HPV L1衣殼蛋白陽性檢出率較對照組高(P<0.05),可說明,HPV L1衣殼蛋白水平升高,提示病毒DNA表達速度加快,HPV L1衣殼蛋白可用于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
本次研究中,對94例患者進行HPV E6/E7 mRNA、HPV L1衣殼蛋白單獨及聯(lián)合診斷,結果發(fā)現(xiàn),HPV E6/E7 mRNA+HPV L1 衣殼蛋白診斷準確度、靈敏度分別為82.98%、82.14%,較兩者單獨檢驗高(P<0.05),考慮原因為,在單純應用HPV E6/E7 mRNA診斷中,因早期疾病進展時,病毒增殖分裂速度相對較慢,可能會影響HPV E6/E7 mRNA陽性檢出率,因此對早期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敏感性較低[11];部分患者合并HPV感染,但未發(fā)生細胞組織病變時,會出現(xiàn)HPV E6/E7 mRNA陽性情況,可能會出現(xiàn)誤診情況[12-13];單獨使用HPV L1衣殼蛋白診斷時,在CIN2、CIN3級癌前病變診斷中陽性檢出率偏低,難以滿足臨床診斷效率[14];而兩者聯(lián)合診斷后,可滿足子宮頸癌前病變各個階段病變檢出情況,實現(xiàn)兩種診斷方式優(yōu)勢互補,因此兩者聯(lián)合后可提升診斷準確度及敏感度。葉建紅等[15]在對127例HPV DNA陽性樣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HPV E6/E7 mRNA、HPV L1衣殼蛋白聯(lián)合診斷后,特異度顯著提升(87.50% vs 75.00% vs 62.50%),說明聯(lián)合診斷后可提升診斷效果,減少誤診率,但本次研究其單獨診斷、聯(lián)合診斷特異度無顯著差異,與本次研究不一致,考慮原因可能與本次陰性樣本數(shù)量較少、患者疾病特征差異性等因素有關。
綜上,對子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隨病癥進展,HPV E6/E7 mRNA 陽性檢出率逐漸上升,HPV L1 衣殼蛋白陽性檢出率逐漸下降;兩種診斷辦法聯(lián)合可提升診斷準確度及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