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佩燕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為傳統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對于一門以視覺為主的學科——美術教育,也多方面感受到信息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讓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中得到更有效的運用?經過深思,我把傳統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為原本單一的美術教學增加了新的元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于多媒體背景,明確美術教學的意義。在美術教學中,微視頻、電子書包和實時投屏這三種技術運用較為廣泛,它如同給美術教學添上了一對翅膀,給學生的視覺、聽覺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首先,教學手段豐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我校是上海市閔行區(qū)電子書包的試點學校,很多學生都會使用Pad(平板電腦)進行學習。Pad中開發(fā)了很多工具供學生使用,比如工具欄中可以選擇各種畫筆進行涂色,顏色可以任意點擊選擇。Pad中有圖片庫資源,使用前,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增加圖片庫的內容,讓學生自由選擇需要的資料,學生在點一點、玩一玩中學習,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
其次,提升欣賞水平,開闊學生的視野。多媒體技術可以從多媒體資源出發(fā),擴大學生的知識容量,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欣賞各種畫家、流派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美術的魅力,提升審美水平。
再次,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升習作的質量。傳統的美術教學示范,時間相對比較長,中低年級學生不易掌握教學重難點。針對這些不足,教師可以用微視頻軟件把教學示范拍下來,通過加快倍速,讓整個示范完整、清晰,還能把控時間。對于一些較難的內容,教師可以放慢速度,夯實學生美術技能。
探索多媒體融合,明晰美術教學的方法。第一,微視頻滲透美術各大板塊,使用方便、有效。微視頻易操作,只要運用手機、電腦、攝像機等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拍攝一段簡短的視頻。由于它簡短精練、指向明確,營造了一個“開放式”“主題式”的小環(huán)境,深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比如二年級美術教材中《色彩的搭配》一課,重點介紹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野獸派創(chuàng)始人馬蒂斯。教師可以提供大量的圖片或視頻來介紹繪畫設計中如何用顏色來表達藝術效果、色彩搭配在生活中如何運用等。微視頻除了運用于繪畫版塊,其他如雕塑、工藝、設計等版塊的教學也離不開微視頻的使用。
第二,電子書包與設計版塊相結合,降低設計難度,易于學生操作?!半娮訒钡膶嵸|就是將平板電腦運用于教學,把教學內容融入電腦,通過教學平臺開展師生互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電子書包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的探索意識。特別是在一些設計版塊中,有效運用電子書包會起到降低設計難度、增強畫面效果的作用。
第三,實時投屏有效運用于交流反饋,凸顯重難點把握。在每一節(jié)美術課中,都有一定的嘗試練習或創(chuàng)作時間。教師會在學生中巡視并仔細觀察,及時發(fā)現學生練習中出現錯誤的地方,運用實時投屏的方法,及時上傳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作業(yè)進行分析。如果是優(yōu)秀的作業(yè),起到展示和鼓勵的作用,如果是有問題的作業(yè),教師可以及時講評,并且在屏幕上直接修改,對于解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重難點把握的問題起到很好的作用。
多媒體美術教學不要華而不實,應注重實效性。課件制作或軟件應用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合適才是最重要的。多媒體如果應用過多,反而會削弱教師和學生的交流。美術教學也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如果脫離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發(fā)展的交流過程,就是本末倒置。教師應該是課堂的“導演”,而不是操作計算機的“機器”。
多媒體背景下的美術教學,能夠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興趣。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身知識儲備,學習新本領、新技能,這樣才能適應新形勢。
(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qū)航華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