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偉
一千六百年前永和九年的那場醉,給世人留下了兩大遺產(chǎn):一個是世代傳頌的不朽文字《蘭亭序》;一個是千古流芳的絕世佳釀“紹興酒”。當今天的我們以朝圣的心境走進蘭亭,走進王右軍先生的府第,我們似乎還能夠聞到那股不絕如縷的墨韻酒香。
這縷穿越時空踏歌而來的悠遠酒香遠不止一千六百年。早在六千至七千年前,當美索不達米亞的人們啜飲大麥酒(啤酒的前身)、古波斯人拉開了葡萄種植和釀造的序幕時,在古老的東方,中國長江流域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時期的華夏民族的先民們,也開始品飲起一種后來演進為“黃酒”的華夏飲料。正是包括紹興酒在內的酒史共同匯流,構成了一部人類酒的文明史。
一
酒因紹興而名,紹興因酒而傳。紹興酒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時光淬煉中,紹興酒具有了多重屬性:它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既是高雅的,又是俚俗的;既屬于王室貴胄,又屬于草根黎民;它既是酒類商品,又是文化產(chǎn)品……
話說越國“生聚教訓”之時,越王勾踐即用紹興酒作為生育的獎品:“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史稱“壺酒興邦”。《國語》上記載,越王句踐為網(wǎng)羅人才,每每出去尋訪賢達能人,船上常帶著稻米和酒,“無不餔也,無不歠也”,請人喝酒成了延攬人才匡扶社稷的治政手段。
特別是春秋后期“簞醪勞師”的典故更是深入人心?!秴问洗呵铩酚涊d:“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嘉泰會稽志》更詳細一些:“勾踐……師行之日,有獻壺漿,跪受之,覆流水上,士卒承液而飲之,人百其勇,一戰(zhàn)而有吳國也?!焙笕擞性娫疲骸巴掠朴剖潘纾暳魃邢雸髤菚r。一壺解遣三軍醉,不比商家作酒池?!边@條投醪河至今仍在古城紹興南邊汩汩流淌,為后人憑吊懷古提供了最確切的依據(jù)。
越國滅吳稱霸后,勾踐文臺置酒大宴群臣,下屬向他敬酒,動輒“觴酒二升”,可見君臣酒量之豪。酒成了當時越國上下同享、共情的飲品,也為今后的“越酒行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有人說,釀酒的一半是技術,另一半則是藝術。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匠人們通過精心的摸索、探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發(fā)酵工藝、流程、參數(shù)、指標、以及相應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他們融技術于藝術,以曲藥為骨,技藝為魂,鑒水為血,糯米為肉,定骨鎖魂,融血賦肉,方釀就了紹興酒這一絕世佳釀。
曲,是紹興酒之骨。小曲的發(fā)明是人類的聰明才智與自然環(huán)境、自然條件和諧共生的結果。
水,是紹興酒之血。清代大文豪梁章鉅先生在《浪跡續(xù)談》中就曾說過:“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易地則不能為良,故他府皆有紹興如法制釀,而水既不同,味即遠遜。”
從會稽山脈、蘭亭麓下等36路水源,經(jīng)過漫長的旅行,匯集到鑒湖,又經(jīng)深度凈化,終得既清澈甘洌,又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鑒湖佳水,最宜紹興酒。
米,是紹興酒之肉。杭紹甬地區(qū)的稻作文明早已達世界領先水平,地處北緯30度的紹興,更是稻作文明的核心區(qū)域。糧食的富余,使釀酒成為一種可能;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的溫潤氣候,造就了這塊土地上豐富而獨特的自然物產(chǎn),制作麥曲的黃皮小麥是其一,而紹興產(chǎn)的圓頭糯米,精、白、亮,支鏈淀粉含量豐富,是釀造紹興酒的最佳原料。
技,是紹興酒之魂。千百年來,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釀酒人的口傳心授,紹興酒形成了一整套精湛獨特的古法釀制技藝:梅雨結束前后采辣蓼草、農歷七月做酒藥、八月制麥曲、九月做酒釀,立冬開釀,次年立春榨酒封壇儲存,幾十道工序、上百次工活,先后要歷經(jīng)280天,爾后還要陳貯于陶壇中3至5年,方能圓潤、成熟。由此可見,紹興酒既是生命之水,千百年來滋潤著人類,又是鮮活的生靈,需要哺育、培養(yǎng),方能成長、成材。
三
翻開紹興酒的進化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紹興酒的名稱也是與時俱進的。最初叫醪,后稱山陰甜酒、越酒、越釀、女酒、女兒酒、花雕等,漸次演進為今天的“紹興酒”。
紹興酒真正定名是在南宋。公元1131年,宋高宗以“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寓意,改年號為紹興元年,陪都越州,升州為府,賜名紹興,越地所產(chǎn)米酒遂冠以“紹興”之名,名曰紹興酒。至明代,紹興酒釀制技藝相對成熟,酒質上有了明顯的優(yōu)勢。且出產(chǎn)已具規(guī)模,產(chǎn)、供、銷、營、運已成體系。至清代,紹興酒已是身份、地位、文化的象征,時京城流行“三紹”,紹興酒、紹興話、紹興師爺。
1915年,在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紹興酒一舉獲得金獎。從此,紹興酒名聲大振,被譽為“東方名酒”之冠,遠銷世界各國。
新中國成立以后,紹興酒迎來了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經(jīng)過技術改造,紹興酒的質量更上一層樓,“北紹南茅”,紹興酒成為與貴州茅臺齊名的全國八大名酒之一。1988年,國家禮賓司改革,紹興酒榮登國宴寶座,再創(chuàng)時代輝煌。
近年來,紹興酒頻頻亮相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G20杭州峰會、歷屆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等重大盛會,一展中國風采,并躋身白宮國宴,成為奧巴馬宴請習近平主席的白宮國宴第一道開胃酒,與世界分享中國味道,見證著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
四
就廣義的紹興酒而言,主要指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四大品類。
元紅酒。 因過去在壇壁外涂刷朱紅色而得名。元者,始也,以紹酒初釀之純真,暗喻豆蔻少女的青澀之美。它是用攤飯法釀造的。這種酒發(fā)酵完全,殘?zhí)巧?,酒液橙黃,透明發(fā)亮,具特有芬芳,味爽微苦。為嗜飲紹興酒者所特別喜愛。
加飯酒。 釀制方法完全與元紅酒相同,僅因飯量加多而得名。并因飯量增加的多寡,分為單加飯和雙加飯兩種。這種酒質量好,風味佳,苦、澀、辛、鮮、酸、甜六味和合,剛柔并濟,甘醇芳美,久貯香醇,飲之豪放。為紹興酒中之上品。
善釀酒。 好酒親娘親,滴滴是黃金。善釀,是一種親上加親的母子套酒。該酒在釀造工藝上的主要特點是用一年至三年的元紅酒代水落缸,以攤飯操作釀成。味甜質厚,風味芳馥。
香雪酒。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此酒因色白如雪,糟香怡人,得名。它是以淋飯法釀成甜酒釀后,拌入少量麥曲,再用40度至50度紹酒糟燒代水落缸釀成的。因酒體豐滿,甜潤芳醇,極受初喝者的喜愛。
就狹義的紹興酒而言,主要指加飯酒,尤其以遠年加飯酒為主。雅稱花雕?!墩{鼎集》卷八稱:“求其味甘、色清、氣香、力醇之上品,唯陳紹興酒為第一。”
花雕酒。 花雕者,飾彩繪之酒壇也。酒壇里裝的是遠年加飯酒,俗稱陳加飯。匠人們在酒壇外面巧繪上山水、花卉、神仙人物、動人傳說等諸多賞心悅目的美麗圖案,據(jù)其工藝,謂之雕花,因雕花拗口,不符合國人的習慣稱謂,人們遂倒裝以花雕呼之,久之,花雕漸成加飯酒的代指雅稱。
紹興酒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花雕當數(shù)“女兒紅”與“狀元紅”。
古時紹興人家有孩子出生,家人就要釀上十數(shù)壇、數(shù)十壇上好的紹興酒,請能工巧匠在酒壇上雕繪“天女散花,狀元及第”“花好月圓,吉祥如意”等寓意美好的圖案,泥封窖藏于桂花樹下。這酒生女孩就叫女兒紅,生男孩就叫狀元紅。時至今日,生女必釀女兒紅、生子必釀狀元紅,已成為紹興、江南一帶的習俗。
五
一座古城在歲月的褶皺里溢出老酒的香氣,撲面而來的是人文歷史。紹興是名人薈萃之地。小小的紹興府,歷史上走出過2238位進士,27位狀元,如今的兩院院士,紹興籍者竟有73名。非進士、狀元類之赫赫名人更是俯仰皆是——王羲之、王陽明、徐渭、周恩來、魯迅、秋瑾、馬寅初……數(shù)不勝數(shù)。
行走在古城紹興,常會與一尊屹立于通衢大道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撞懷,這位端麗的女杰便是秋瑾。秋瑾平生愛酒,既有“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的豪放,又有“右手把劍左把酒”的快意。
被毛澤東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也是紹興人,大約生在酒鄉(xiāng)之故,他尤喜紹興酒,且保持從小在家鄉(xiāng)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每飯必酒”;他自備的錫制酒壺,可裝四兩酒,每餐見底即止。
一代文豪魯迅雖不嗜酒,卻喜獨自小酌。魯迅在紹興府中學堂擔任學監(jiān)一職時,常去當?shù)氐摹疤┊`”酒店小酌,最喜歡點清蒸鯽魚下酒。他的諸多作品,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祝福》等名篇里,酒是繞不開的故事元素。魯迅還寫過一篇名為《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的文章,借著竹林七賢的故事,用入木三分的筆觸詳釋了文人與酒的不解之緣。
“我是紹興人”,這是周恩來總理生前常說的一句話。周恩來身上確實體現(xiàn)著紹興人的基因。善飲是其一,其二是個性內斂不露鋒芒,溫和不失剛性,后發(fā)制人,堅韌不拔,這也恰是紹興酒的風骨所在。早在1956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他親自撥款,建造了紹興酒中央倉庫。時至今日,這個能儲藏26萬噸、1100萬壇酒的大酒庫,常讓參觀者嘆為觀止。
黨和國家領導人中,鄧小平是紹興酒的“鐵粉”。1985年10月,他會見來訪的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中午就餐時用紹興酒待客。臨別,尼克松愉快地帶上了鄧小平贈送他的4瓶紹
興酒。鄧小平85歲遵醫(yī)囑“戒煙改酒”后,每天一杯紹興酒,成為他日常的養(yǎng)生之道。
1995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考察中國紹興酒集團有限公司,在頗有興致地品鑒了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四大品類之后,以他的睿智和遠見卓識囑咐公司領導:“中國黃酒,天下一絕,這種釀造技術是前輩留下來的寶貴財富,要好好保護,防止被竊取仿制?!背酥婆d,他濡墨揮毫,欣然題詞:“中國黃酒,天下一絕”。
六
紹興酒是華夏文明的索引、文化的酵母。中國的詩詞大家,從陶淵明到李白、杜甫、賀知章、蘇東坡、陸游……都是喝著紹興酒寫下了偉大的詩篇。唐詩宋詞里濃縮著中國人最高貴、最豐富的思想與情感。
如果沒有紹興酒,便沒有芬芳四溢的中國詩詞書畫,燦爛的中國文化也將遜色大半。書畫雙絕的徐渭自然亦如是。
紹興酒,仿若一曲醇厚綿長的歌謠,它激蕩回響于紹興的每一條小河、每一座小橋、每一段小巷、每一片阡陌、每一堵斷墻、每一處崖壁、每一個臺門,甚或在每一條青石板路、每一方不起眼的青石板上、每一縷蒼老的斑斑青苔里……它無縫地銜接著歷史,書寫著古往今來璀璨的酒文化,在這水墨古城里譜寫著兩千五百年的紹酒神韻。
隨著烏篷小船在河道中蕩開雙槳,漣漪波紋暈開河道兩岸的白墻黛瓦,紹興酒便裊裊婷婷地順流而下,飄香千家,潤澤萬戶,浸淫古今,傳唱天下山水不絕,酒香不斷。
(作者系紹興黃酒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