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周洪松
“初登講堂,自己必須吃透課標,夯實駕馭課堂的能力?!痹诤颖笔⊥h第一中學,說起學校對教研的重視,說起學校開展的教研活動,青年教師馬曉陽深有感觸。
如今,常態(tài)化的全校大教研已成為威縣一中保證教學質量的“利器”,成為該校維持自身小縣城高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這其中,教務處主任趙國增功不可沒。
32年前,從河北師范大學畢業(yè)的趙國增回到家鄉(xiāng),到威縣一中任教。在當年的國家級貧困縣里的這所“最高學府”,他一直堅守教育教學一線,“在實用中追求理想,在理想中追求卓越”。32年如一日,他在“愛是教育的核心與靈魂”理念的加持下,全心全力“用愛點亮教育夢想”,和同事們一道,先后培養(yǎng)了4500余名農(nóng)村孩子考入大學,助力孩子們改變了自身及家庭的命運。
“上師范,回鄉(xiāng)從教,一路走來,父親深深影響了我?!闭劶扒髮W及工作經(jīng)歷,趙國增如是說。
作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趙國增的父親在當?shù)匦燎诟?0多年,是鄉(xiāng)親們心目中的“先生”。趙國增回憶:“十里八鄉(xiāng)誰家有紅白事兒了,都愿意請父親去理賬、協(xié)調。每到春節(jié)等重要節(jié)假日,總會有學生打來電話或登門問候?!?/p>
至今,趙國增還清楚記得一件讓全村人都感覺“倍兒有面兒”的事。上世紀80年代,看上一場電影對于鄉(xiāng)村百姓來說絕非易事。有一年,縣上出臺了“不允許在本鄉(xiāng)任教”的政策,趙國增的父親被縣教育局分配調整到鄰鄉(xiāng)的程志莊中學任教。趙國增說:“為歡迎父親,程志莊中學專程給我們村放了一場電影。那天還不到天黑,大屏幕前就擠滿了搬著凳子前來占座的大人小孩?!?/p>
但給趙國增印象最深的,還是當年父親輔導學生參加高考的情景:“1977年恢復高考,父親每天備課批改作業(yè)至深夜,記憶里,父親書房的燈從未熄滅過。家里一塊小黑板常常寫滿學習重點內容,為的是第二天帶到課上節(jié)省板書時間,這樣就可以給學生講授更多知識?!?/p>
1980年,一名叫管紀順的學生考上了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跋鱽?,父親竟比自己孩子考上大學還要激動!”時隔多年,趙國增還記得。
耳聞目染,心有所儀。“考大學,爭取成為和父親一樣受人尊敬的‘先生’”成為趙國增兒時的理想。
1985年高考,趙國增第一志愿填報了河北師范大學,后如愿入學就讀數(shù)學系。
四年苦讀,在擇業(yè)的重要關頭,趙國增放棄去地級市工作的機會,背上行囊回鄉(xiāng)到縣一中任教。
地處晉冀魯豫交匯地帶的威縣是有名的革命老區(qū),也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當時工作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他住的是一間終日不見陽光的平房,工資每月100塊錢。
但青年趙國增并沒有顧及太多,他一門心思放在工作上,心里想的、手頭做的都是如何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幫助更多家鄉(xiāng)學子通過讀書改變人生命運。
剛參加工作的幾年,趙國增一邊認真系統(tǒng)地鉆研教材,一邊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求教。為了及時了解全國中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前沿信息,拓展自己的視野,他還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拿出一部分錢訂閱了五種數(shù)學報刊。
功夫不負有心人。趙國增所帶班學生的高考數(shù)學平均成績,曾一度連續(xù)十年位居邢臺市第一名。
2010年,趙國增的女兒高考填報志愿,祖孫三代意見一致:報師范!后來,女兒順利被華東師范大學錄取。接到大紅的錄取通知書,全家一片歡笑聲。
“愛是教育的核心與靈魂”,是趙國增始終秉承的教育理念?!叭娜庥脨蹫閷W生的發(fā)展助力,不放棄不拋棄”,是他一以貫之的行動指南。
“是趙老師把我從被學校開除的邊緣救了回來,沒有趙老師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和快樂?!比缃褚呀?jīng)在一家跨國公司工作并成為公司管理層骨干的王濤(化名)內心對趙國增老師充滿感激。當年他是趙國增的學生,因為學習基礎差,而且經(jīng)常打架,被很多老師認定為“不可救藥的孩子”,但趙老師并沒有因此放棄他。
走訪家庭了解情況,屢次談心鼓勵,每周利用晚自習幫助他補習數(shù)學,組織優(yōu)秀學生與之結對……在趙國增的細心關懷和幫助下,王濤逐漸走上了正軌并最終考上東北財經(jīng)大學。他說:“不拋棄不放棄,我正在努力用這個思路做好公司的相關管理工作?!?/p>
“高中畢業(yè)已十多年,但還會常?;貞浧疒w老師講課神采飛揚的模樣。那時只要我們有什么困難,他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回憶當年,《南方日報》記者宋金緒感慨萬千:“跟趙老師一年,不僅成績有提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做人,感受到了師愛的溫暖?!?/p>
作為一所縣城高中,威縣一中受到部分“超級中學”的影響,一度舉步維艱。很多當?shù)貙W生流失,一些家庭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外地上高中。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fā)展的命脈,保持競爭力,教育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壁w國增認為,好的教學要善于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要通過探究式教學,合作學習,生成新知識。
為此,在擔任的數(shù)學課教學中,趙國增以所教班級為試點,設立數(shù)學興趣小組,通過實施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解決學生“聽懂不一定理解、理解不一定會做、會做不一定做對、做對不一定得分、得分不一定滿分”的問題,讓學生找準切入點,對知識理解由淺入深,對問題理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他還主動應對學習方式變革的新形勢,以學生為中心,探索并實踐了“四環(huán)八部”教學模式,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并實施選課走班、分層教學、分組教學、因材施教的具體手段。
三十余年,趙國增所帶高三畢業(yè)班學生的高考數(shù)學成績持續(xù)保持高位,還有學生在全國數(shù)學競賽中斬獲一等獎。這對于一所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縣城高中,何其難也!
“趙老師善于抓住數(shù)學本質,讓我們感受到數(shù)學之美。這也影響我今后選擇了基礎數(shù)學科研之路?!比缃褚咽菄覂?yōu)青的南京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博導楊俊峰這樣說。
在同事眼里,趙國增是個“勤奮得不知疲倦的人”。
為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趙國增一直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河北省首屆骨干教師培訓、特級教師高級研修班、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河北省名師研修班等一系列難得的培訓機會,都成為激勵趙國增前行的“充電加油站”。
多年來的積淀綻放出絢麗的科研之花。近年來,趙國增已經(jīng)在《高中數(shù)理化》《高中數(shù)學參考》《新課程》等報刊發(fā)表論文三十多篇,編寫《導學與訓練》《課堂新坐標》《導學教程》等十余部教輔、教材,主持省“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師專業(yè)化自我發(fā)展研究”、省數(shù)學學會重點課題“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數(shù)學教師培養(yǎng)模式”等十余項課題并結題。目前,主持的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科研規(guī)劃課題“提高學生素養(yǎng)與校本課程建設的研究”項目正在進行中,與此同時,又申報了“十四五”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基礎教育階段校園欺凌的研究”。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作為教務處主任,趙國增深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意義,他開始花心思琢磨并實施對全校教師師德教育和專業(yè)化成長培養(yǎng)培訓等事宜。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趙國增總結出了一套“四備兩研一反思”教研模式,即:教師個備—主備小組“兩案一件一餐”(制作出詳細學案、練習案、自助餐<為優(yōu)秀生準備的提升題型>以及對應課件)—主備小組復備、定稿、印刷—集體教研(主研教法)—全體教師復備—課后總結(反思)。
如今,這種主題式教研做法已在全校推廣并被部分兄弟學校借鑒,眾多名師、能師由此紛紛脫穎而出。妙相廷就是其中之一。
剛參加工作,趙國增就安排他擔任班主任,并讓他多次參加互聽互評課,一起分析教研內容、探討教改方式。在準備燕趙聯(lián)盟優(yōu)質課大賽時,趙國增更是手把手指導,最終妙相廷一舉奪得特等獎,后來成長為河北省骨干教師。
像妙相廷一樣,通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平臺構建和趙國增的提攜幫助,當?shù)匾延忻罱畹?60余名教師成為省優(yōu)秀教師、特級教師、省市骨干教師,170余名青年教師先后在省市縣優(yōu)質課大賽中獲獎,逐漸成長為本校的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骨干。
趙國增也因此被評為“河北省首批中學正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首批骨干教師”“河北省首屆學科名師”“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河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等。
“我熱愛家鄉(xiāng)這片熱土,今生愿以此為動力,讓更多農(nóng)村學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彪m然在人們眼里已經(jīng)“功成名就”,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趙國增的內心里,依舊燃燒著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