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少愚
[摘要]該文重點闡述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工作要求,社會組織不僅要遵循一般黨支部工作的共性要求,還需要在明確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義、社會組織黨建全覆蓋的要求、社會組織黨支部職責任務、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具體工作、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評估要求等方面下功夫,進而使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有聲、有色、有成效。
[關鍵詞]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要求
[中圖分類號]D2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9596(2021)120128-04
做好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工作,除了要落實一般黨支部工作的共性要求,如支部書記的模范帶頭作用、完善的工作機制、良好的工作載體等外,還需要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要求,這樣才能使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有聲、有色、有成效。
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部分。社會組織已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黨的工作和群眾工作的重要陣地;社會組織在協(xié)調(diào)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中,承擔著重要任務;社會組織黨建對于引領社會組織正確發(fā)展方向,激發(fā)社會組織活力,促進社會組織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更好發(fā)揮作用,以及把社會組織及其從業(yè)人員緊密團結(jié)在黨的周圍,不斷擴大黨在社會組織的影響力,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都具有積極意義。此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還有助于解決社會組織在自身發(fā)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
二、社會組織黨建全覆蓋的要求
中央對社會組織建立黨的組織有明確要求,早在1998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民政部《關于在社會團體中建立黨組織有關問題的通知》就明確規(guī)定,社會組織辦事機構專職人員中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應建立黨的基層組織(3~50人正式黨員成立黨支部,7人以上成立支委會;51~100人成立黨總支;100人以上成立黨委)。
針對有的社會組織辦事機構專職人員中正式黨員少于3人,無法成立黨支部的情形,2000年,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加強社會團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要求,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團體,可由上級黨委指派黨的建設工作聯(lián)絡員,并在社會團體舉行會員大會、理事會或其他重要活動期間,應根據(jù)工作需要成立社會團體臨時黨組織。中共中央組織部等印發(fā)《關于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建立健全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意見》,再次明確社會組織辦事機構專職人員中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應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不足3人的,可成立聯(lián)合黨支部。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應選派黨的建設工作指導員。XUEHUI學會2021年第12期2021年第12期做好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工作的思考XUEHUI
為強化黨的建設在社會組織中的全覆蓋,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對成立社會組織黨組織的黨員身份要求有了新的變化,將原來“社會組織辦事機構專職人員中正式黨員”修改為“社會組織中正式黨員”,要求凡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社會組織,都要按照黨章規(guī)定,經(jīng)上級黨組織批準,分別設立黨委、總支、支部,并按期進行換屆?!兑庖姟愤€針對規(guī)模小、黨員少的不具備黨支部成立條件的社會組織,要求社會組織以就近就便為原則,聯(lián)合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組建條件的社會組織,可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lián)絡員或建立社會組織工會、共青團組織等途徑開展黨的工作。
為解決社團專職工作人員黨員數(shù)量少,社團兼職工作人員黨員不方便轉(zhuǎn)移黨員關系,難以組建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的問題,福建省委組織部《關于集中推進非公有制企業(yè)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通知》提出建立“兼合式黨支部”,使絕大多數(shù)的基層社會組織具備了有3人以上正式黨員可以成立黨支部的條件,實現(xiàn)基層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的目標。所謂“兼合式黨支部”,是指由未轉(zhuǎn)入組織關系的跨支部黨員單獨或與已轉(zhuǎn)組織關系的本支部黨員組成的黨組織。兼合式黨支部的提出,解決了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組建時黨員人數(shù)不足3人以上的實際問題。
為加強和保障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實,民政部還出臺了相關規(guī)定。《民政部關于社會組織成立登記時同步開展黨建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民函〔2016〕257號)要求,申請新成立社會組織,應當同時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承諾書》;《民政部關于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有關要求的通知》(民函〔2019〕54號)要求,應將黨建具體內(nèi)容載入社會組織章程總則部分,并統(tǒng)一表述為“本會(基金會、中心、院等)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全面領導,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的規(guī)定,設立中國共產(chǎn)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三、社會組織黨支部的職責任務
依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黨支部的基本職責是: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擔負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根據(jù)其基本職責,社會組織黨支部的重點任務是:引導和監(jiān)督社會組織依法執(zhí)業(yè)、誠信從業(yè);教育引導社會組織會員和職工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
依據(jù)社會組織黨支部類別和工作特點,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確定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六項基本職責:保證政治方向、團結(jié)凝聚群眾、推動事業(yè)發(fā)展、建設先進文化、服務人才成長、加強自身建設,并明確了六項基本職責的具體內(nèi)容。
四、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具體工作內(nèi)容
(一)做好組織工作
一是應明確基層社會組織黨組織的組織形式,建議絕大多數(shù)的基層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形式為兼合式黨支部,且基層社會組織黨組織應組建理事會和辦事機構層面一體的兼合式黨支部為宜,無需分為理事會和辦事機構兩個層面的黨組織。二是應明確社會組織黨員數(shù)和社會組織黨支部黨員數(shù)兩個概念,社會組織黨支部黨員并非由全部的社會組織黨員組成,而是由專職人員黨員和部分兼職人員黨員組成,部分兼職人員界定為理事長、常務副理事長、駐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以及其他在學會工作6個月以上的兼職人員中的黨員為宜。三是選任好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書記一般從社會組織內(nèi)部產(chǎn)生,提倡黨員社會組織主要負責人擔任黨支部書記,根據(jù)黨員數(shù)量和工作需要可設副書記或支委,副書記和支委人選應盡可能考慮交叉任職,便于工作的推動。有條件的社會組織設專職黨務干部。四是對于不具備成立社會組織黨支部的,應考慮建立聯(lián)合黨支部、建立工會、共青團等組織,或申請上級黨委部門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
(二)做好黨務工作
一是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黨支部黨員大會是黨支部的議事決策機構,由全體黨員參加,一般每季度應召開一次。黨支部委員會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對黨支部重要工作進行討論、作出決定等,全體支委參加。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一次,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談心談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支部書記每年至少講一次黨課,支部每年一般安排2次黨課。二是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主題黨日活動一般每月一次,每次確定一個主題,內(nèi)容和形式可多樣,但要突出對黨員的教育。抓好主題教育活動,當前要抓好黨史學習教育,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三是落實黨支部日常各項黨務工作,如黨員組織關系管理、黨支部計劃總結(jié)、黨建活動陣地、黨支部文書檔案管理、日常群眾工作和日常監(jiān)督工作等。四是落實好各項黨務工作制度,如換屆制度、報告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評議制度、黨務公開制度等。
(三)強化政治引領
一是保證黨的大政方針在社會組織的貫徹執(zhí)行,保證社會組織的政治方向,具體而言,就是確保社會組織官方文件、文宣、期刊、報紙、簡報、學術會議、研討會、網(wǎng)站、公眾號、微信群以及輿情等的正確導向,確保社會組織聽黨話、跟黨走。二是參與社會組織理事會等重要會議,對社會組織做出的“三重一大”等重大決策進行事先審議和參與會議討論,提出意見建議,確保合法合規(guī),誠信從業(yè)。三是做好社會組織會員和職工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團結(jié)凝聚廣大會員群眾,引導會員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加強社會組織自身建設。四是完成上級黨組織部署的各項任務。
(四)支持參與社會組織發(fā)展
有關部門要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支持和參與社會組織開展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建設先進文化、服務人才成長,支持社會組織理事會開展各項工作,推動社會組織事業(yè)發(fā)展。
五、基層社會組織黨支部評估的具體要求——以福建為例
各地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都制定有評估標準,本文以《福建省學術類社會團體評估指標(2020年版)》為例,分析社會組織黨建的評估要求?!陡=ㄊW術類社會團體評估指標》的黨建部分共有三類指標,共60分。
一是“黨組織建立”。其中,建立黨組織10分;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5分;無黨組織0分,且一票否決不能參評3A級以上社會組織(考核是否建立黨組織和選派黨建指導員,查驗上級黨委批復文件)。
二是“黨組織規(guī)范”。包括:制度建設——及時傳達執(zhí)行上級精神、決議、決定3分(查驗支部學習記錄);落實“三會一課”3分(查驗支部“三會一課”記錄);有年度總結(jié)計劃4分(查驗支部文件)。陣地建設——有固定的黨建活動室5分(實地查看);有黨建宣傳欄5分(實地查看)。隊伍建設——配有書記或?qū)B汓h務工作者3分(查驗上級黨委批復和支部文件);參加上級黨組織培訓班2分(查驗相關佐證)。
三是“黨組織作用”。包括:寫入章程——黨建和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寫入章程5分(查驗經(jīng)民政部門核準的章程)?;顒娱_展——制定活動計劃并認真執(zhí)行5分(查驗活動計劃書和活動結(jié)束總結(jié)或報道);積極參加上級黨組織活動5分(查驗相關佐證);定期開展黨性教育和主題黨日活動5分(查驗支部活動記錄)。參與決策——黨支部書記參與理事會決策5分(查驗理事會記錄或紀要)。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Z].
[2]中共中央組織部、民政部.關于在社會團體中建立黨組織有關問題的通知[Z].
[3]中共中央組織部.關于加強社會團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Z].
[4]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領導小組.關于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建立健全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意見的通知[Z].
[5]福建省委組織部.關于集中推進非公有制企業(yè)和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的通知[Z].
[6]民政部.關于社會組織成立登記時同步開展黨建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Z].
[7]民政部.關于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中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有關要求的通知[Z].
[8]中國共產(chǎn)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Z].
[9]福建省學術類社會團體評估指標(2020年版)[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