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固然認定賴小民“具有重大立功表現”,但也指出:“綜合其所犯受賄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這充分說明:以權謀私者,沒有免死金牌。
單次受賄超6億,涉案財物高達17.88億,這樣的貪腐大案該怎么判?1月5日,法院一槌定音:死刑!
當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受賄、貪污、重婚一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法院以數罪并罰,判處被告人賴小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賴小民為何被判死刑,本文為你一一道來。
17.88億是什么概念
作為十八大后受賄數額最大的貪官,賴小民的貪腐金額讓人瞠目結舌——10年里,收受賄賂高達17.88億余元。
這到底是什么概念?我們不妨先做一道數學題:10年約合3650天,平均算下來,賴小民每日貪污將近50萬元人民幣。
17.88億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如果將1億元現金一張一張地摞起來,就有100米高,17.88億就是1788米,比泰山還高出200多米。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果一個人60歲退休,平均活到80歲,每個月拿3000元退休金。那么,17.88億可以解決2400多個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
也正因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日前建議,將沒收的貪官財產劃入社?;?,來緩解養(yǎng)老金所面臨的壓力。
“具有重大立功表現”為何仍被判死刑
落網后,賴小民第一時間認罪、悔罪,并交代了不少同黨。法院固然認定賴小民“具有重大立功表現”,但也毫不含糊地指出:“綜合其所犯受賄罪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不足以對其從寬處罰?!?/p>
我國始終嚴格控制和慎重適用死刑,但這并不代表對于重大腐敗犯罪不適用死刑。刑法中,對腐敗犯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仍然保留了適用死刑。
在本案中,法院在判決書中嚴厲指出:賴小民目無法紀,極其貪婪,大部分犯罪行為均發(fā)生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屬于典型的不收斂、不收手、頂風作案,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社會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予嚴懲。
賴小民被判死刑,離不開反腐肅貪向縱深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國家治理的關鍵詞。如何保持力道不減,鞏固發(fā)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是不能失分的必答題。
2016年,全國人大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因受賄等罪,成為終身監(jiān)禁“第一人”;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副主席趙黎平因犯故意殺人、受賄等罪被判處死刑,被視為依法懲治腐敗的里程碑。與前兩起案件相比,賴小民案無疑具有更深刻的示范意義,它充分說明:以權謀私者,沒有免死金牌。打破了一些人認為經濟類犯罪不殺人、不放火,一般不會處以極刑的“刻板印象”。
賴小民案宣判次日,中央政法委就該案發(fā)表文章,其中一句話恐怕令不少貪官兩股戰(zhàn)戰(zhàn)——沒有猶疑、沒有例外,反腐敗,逢惡必斬!
一場深層次的金融反腐戰(zhàn)早已打響
去年1月的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決查處各種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yè)反腐力度,加強國家資源、國有資產管理,查處地方債務風險中隱藏的腐敗問題。賴小民被依法懲處,正是中國司法對反腐敗斗爭時代要求的最新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全會要求“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這11個字,明確了過去一年金融反腐的主基調,一場深層次的金融反腐戰(zhàn)早已打響。高壓之下,金融系統(tǒng)內不少“風云人物”應聲落馬。其中,有來自銀行業(yè)的“大鱷”,如中國農業(yè)銀行四川省分行原副行長吳銳;也有來自金融監(jiān)管部門的“內鬼”,如證監(jiān)會重慶監(jiān)管局原黨委書記毛畢華;還有來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老總”,如國機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家俊……粗略統(tǒng)計,過去一年中,至少17名中管金融企業(yè)黨員干部被查處,力度可見一斑。
從落馬官員名單看,金融反腐已經從傳統(tǒng)的銀行業(yè)縱深挺進到保險、信托、擔保和監(jiān)管等領域。
希望“最貪老虎”的紀錄永不刷新,達成這一切,靠的是中國司法不可動搖的決心。
(《人民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