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升平,胡臘梅,張松青,張志剛
(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11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也被稱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1],是新生兒較常見的一種疾病[2],由于缺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zhì)(PS)所致,氣促、呻吟、進行性呼吸困難是NRDS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般發(fā)生在新生兒出生后的4~12 h之內(nèi)[3],呻吟、發(fā)紺、呼吸困難等都是其臨床特點。該疾病嚴重時會危及新生兒生命,尤其是小早產(chǎn)兒,發(fā)生NRDS的概率較大,是新生兒的主要致死、致殘原因之一。NRDS患兒,特別是危重患兒,例如超早產(chǎn)兒,容易合并新生兒PN,NRDS合并PN會加重新生兒病情,倘若未能及時采取合理診治手段,可能會對新生兒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NIPPV是臨床上治療NRDS的主要技術(shù)方法,通過設置PIP、PEP、R、呼吸時間等實現(xiàn)呼吸同步切換,能明顯提升患兒無創(chuàng)通氣耐受性,可以有效降低有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感染率、總通氣時間、總住院時間等,更好保證患兒的健康[4]。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26例NRDS合并PN患兒。成功組胎齡30~36周,平均胎齡(33.25±1.69)周;男9例,女7例;體重0.95~3.50 kg,平均體重(2.23±0.19)kg;孕母年齡20~34周歲,順產(chǎn)10例,剖宮產(chǎn)4例。失敗組胎齡30~36周,平均胎齡(33.09±1.72)周;男6例,女4例;體重1.02~3.25 kg,平均體重(2.18±0.23)kg。孕母年齡24~34歲,順產(chǎn)7例,剖宮產(chǎn)4例。兩組上述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NIPPV通氣,使用麥克維呼吸機,開始參數(shù)設置需要嚴格按照患兒病情進行設置,21%~35%的吸入氧濃度,吸氣時間0.5 s,PEEP 6~8 cmH2O左右的壓力,PIP 21~25 cmH2O左右的壓力,R 30~35次/min,基于患兒經(jīng)皮血氧飽和度、血氣指標(PaCO2、PaO2)、臨床表現(xiàn)對呼吸機參數(shù)PEEP、PIP、R、吸入氧濃度等進行調(diào)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入院感染指標(白細胞數(shù)、CRP、PCT)[5]、入院時呼吸窘迫程度(NRDS)、治療后4~6 h的PaCO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進行觀察記錄;對兩組NIPPV治療前血氣分析中PaCO2、治療后4~6 h的血氣中PaO2進行觀察記錄。
2.1 入院時感染指標情況 表1顯示,成功組入院感染指標(白細胞數(shù)、CRP、PCT)顯著低于失敗組。
表1 兩組感染指標對比
2.2 入院時NRDS程度 表2顯示,入院時兩組NRDS(重度、中度和輕度)無顯著差異。
表2 兩組入院時呼吸窘迫程度對比(n,%)
2.3 血氣分析結(jié)果 表3顯示,成功組治療后4~6 h的PaCO2顯著低于失敗組(P<0.05);成功組治療前血氣分析中PaCO2、治療后4~6 h的血氣中PaO2均顯著高于失敗組(P<0.05)。
表3 兩組不同時間段血氣分析結(jié)果對比
2.4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表4顯示,成功組發(fā)三凹征、濕啰音、氣促、呻吟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低于失敗組。
表4 兩組PN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NRDS合并PN屬于新生兒科一種危害性較大的呼吸性疾病[7],具有較高致死率、致殘率,進展較快,且新生兒由于自身抵抗力低下,風險更大,容易出現(xiàn)休克、呼吸、循環(huán)衰竭等,是臨床上非常棘手的問題。以前處理NRDS合并PN最常用的手段是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但有創(chuàng)通氣容易加重肺部感染、BPD發(fā)生率增高、住院時間延遲、治療費用增加等風險。NIPPV作為一種新型呼吸支持模式,具有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非侵入性操作和副作用較小的特點,其基于經(jīng)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nCPVP)發(fā)展而來,相較于nCPVP,NIPPV能向新生兒的呼吸道傳輸相應頻率的間歇正壓,讓患兒每分通氣量、潮氣量大大、平均氣道壓力提升,可以避免新生兒拔管后二次插管。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NIPPV通氣成功率為61.54%、失敗率38.46%。NIPPV對患兒呼吸負荷和胸壁具有緩解和穩(wěn)定作用,有助于減小患兒氣道阻力,增強患兒橫膈肌功能;同時,NIPPV有利于擴張患兒肺泡、增加肺容量,實現(xiàn)氣體交換,其可以為患兒提供更為強烈的呼吸支持,對患兒心率、呼吸頻率、PaCO2、PaO2等具有積極改善作用。入院感染指標(白細胞數(shù)、CRP、PCT)主要體現(xiàn)患兒病情嚴重程度,本研究中成功組入院感染指標顯著低于失敗組(P<0.05),這表明入院感染指標可作為NIPPV通氣成功的臨床預測因素之一。研究顯示,成功組肺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后4~6 h PaCO2顯著低于失敗組,治療前血氣分析中PaCO2、治療后4~6 h的血氣中PaO2顯著高于失敗組(P<0.05),因而上述指標可作為NIPPV通氣成功的預測因素。兩組在分娩方式、孕母年齡、性別和NRDS等指標上無顯著差異,不能作為NIPPV通氣成功的臨床預測因素。
綜上所述,對于NRDS合并PN患兒而言,入院感染指標(白細胞數(shù)、CRP、PCT)、胸片、治療后4~6 h血氣分析中PaCO2、治療后4~6 h血氣分析中PaO2、治療前血氣分析中PaCO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是NIPPV通氣成功的臨床預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