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悅,劉蕊,馮紅,毛雯雯,曹飛,張?zhí)m蘭
(1.河北大學 藥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2;2.數(shù)字本草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2)
中藥桔梗[1]為桔??浦参锝酃latycodongrandiflorum的干燥根,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之功效.研究表明,桔梗中主要活性成分桔梗皂苷D可明顯降低白色念珠菌對口腔黏膜的感染.皂苷D、D3和遠志皂苷 D可抑制人癌細胞株的增殖[2],桔梗多糖對宮頸癌實體瘤小鼠腫瘤生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3].此外,桔梗還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的功效[4].豐富的藥理作用,使得桔梗藥材被廣泛應用.然而,桔梗市場一直存在真?zhèn)位祀s現(xiàn)象.因外形相似不易區(qū)分,有些不良商家以南沙參(Adenophoratetraphylla)、霞草(Gypsophilaoldhamiana)摻入或冒充桔梗售賣[5],但南沙參清熱養(yǎng)陰,霞草活血散淤,作為桔梗應用于臨床時不能宣肺利咽,很大程度上延誤患者病情,如若將霞草誤認為桔梗使用時,可能引起患者出血增多,為臨床增加了不必要的風險.目前,徐優(yōu)芬[6]、王千枝[7]、萬秋娥[8]等采用植物形態(tài)、藥材性狀、顯微鑒別、激光拉曼光譜等方法對桔梗及其易混品進行鑒別,其方法本身對技術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能力要求較高,其結果重復性差、工作量大.
目前,DNA條形碼技術已成為中藥材鑒定的重要方法[9].2010年中國學者提出將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作為藥用植物標準DNA條形碼[10],且已成功應用于豆科等多個科屬藥用植物及藥材鑒定[11-13].已有研究表明[14],基于ITS基因序列的桔梗及其偽品的基源植物構建鄰接法(NJ) 聚類樹,桔梗樣品可聚成一個單系,但對其位點特異性PCR鑒定未見相關報道.
本文以桔梗、南沙參、霞草為研究對象,優(yōu)化DNA提取方法和設計桔梗特異性引物,對桔梗進行特異性PCR鑒定.本方法操作簡單,快速,無需測序,可特異性鑒別桔梗及其易混品,為桔梗藥材的基原鑒定提供科學依據(jù),并進一步完善桔梗藥材質量控制系統(tǒng).
LDZM-20KCS Ⅲ立式壓力滅菌鍋(上海申安);Scientz-48高通量組織研磨器(寧波新芝生物);Legend Micro 17離心機(Thermo Fisher Scienific);Epoch酶標儀(伯騰);ABI profile梯度PCR儀(Life Technologies);DYCP31DN電泳儀(北京六一生物);JS-680D凝膠圖像分析系統(tǒng)(上海培育科技).
本實驗所用樣品均購自藥材市場,收集后放置于硅膠中常溫干燥保存,備用;樣品共計17批,均經(jīng)本公司鑒定人員鑒定,樣品信息詳見表1.
表1 實驗所需植物材料
隨機選擇桔梗、南沙參、霞草樣品各2批,采用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對樣品表面擦拭消毒并置于潔凈處揮干,使用高通量組織研磨儀研磨,稱取樣品粉末30 mg于2 mL離心管中,采用植物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法、改良CTAB(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法、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法3種DNA提取方法進行實驗(表2).并以通用引物ITS 2F/3R進行PCR擴增[15],以DNA濃度、純度與PCR擴增成功率為評判指標,選擇最適合桔梗及其易混品藥材DNA提取的方法.
表2 基因組DNA提取方法比較
將測序獲得和NCBI網(wǎng)站下載的桔梗、南沙參、霞草的ITS基因序列(登錄信息見表3)用MEGA 7.0軟件進行序列查看,用Clustal W進行多序列比對,刪除前后兩端多余的序列,并計算種間和種內的遺傳距離.基于Kimura-2-parameter雙參數(shù)模型用NJ將比對過的序列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用自舉檢驗法(bootstrap 1 000次)檢驗各分支的支持率.
表3 NCBI下載的各基因序列信息
通過MEGA7.0分析比較桔梗及其易混品的ITS序列差異,查找桔梗的特異性位點.基于特異性位點設計桔梗特異性引物,并送至北京美吉桑格生物有限公司進行合成.利用該引物對各藥材DNA進行特異性PCR擴增,以驗證引物的可用性.
基于本研究提取的桔梗及其易混品的基因組DNA和設計的桔梗特異性引物U1/D1,建立桔梗位點特異性PCR方法,并對其進行PCR條件優(yōu)化.
本研究分別考察了引物U1/D1的退火溫度、循環(huán)次數(shù)、DNA模板濃度以及引物濃度等因素對PCR反應效率的影響,篩選最適PCR擴增條件.各因素具體參數(shù)設計如下:
退火溫度考察分別設置為56、58、60、62 ℃;循環(huán)次數(shù)考察分別設置為33、35、37、39個循環(huán);DNA模板考察分別設置為50、100、200、400 ng;最適引物濃度考察分別設置為0.5、1.0、2.5、5.0 μmol/L.
最后,為了進一步檢驗桔梗位點特異性,將所有樣品基因組DNA進行擴增,同時設置未加模板DNA的PCR反應為空白對照.
DNA純度常以A260/A280來表示,1.8~2.0表示所提取的DNA純度較好,小于1.8說明有蛋白質污染,大于2.0說明有RNA殘留.從表4可知,3種方法提取的DNA均有污染,試劑盒法提取基因組DNA平均純度為0.76,所提DNA中含有較多蛋白質,改良CTAB法為2.13,SDS法為2.20,有少量RNA殘留.而選取相同樣品量時,改良CTAB法和SDS法所提DNA質量濃度均在120 ng/μL以上,而試劑盒法提取DNA質量濃度只有20 ng/μL.就提取DNA的純度和質量濃度而言,改良CTAB法≈SDS法>試劑盒法.
表4 3種方法所提取的DNA質量匯總
PCR擴增成功率見圖1,試劑盒法和改良CTAB法顯示條帶6條,成功率為100%,但試劑盒法顯示條帶彌散,SDS法顯示條帶4條,成功率為66.7%.就擴增成功率而言,改良CTAB法>試劑盒法>SDS法.
綜上對3種常用基因組DNA提取方法的比較可知,改良CTAB法提取的桔梗及其易混品的DNA含有少量RNA,質量濃度在150 ng/μL,且PCR擴增成功率為100%,最適于桔梗及其易混品的DNA提取.
M.Marker; J.桔梗;N.南沙參;X.霞草.圖1 試劑盒法(a)、改良CTAB法 (b)、SDS法(c)提取DNAFig.1 DNA extraction by kit method (a)、modified CTAB method (b)、SDS method (c)
將28條ITS序列構建NJ系統(tǒng)發(fā)育樹,見圖2.
圖2 基于ITS序列的桔梗及易混品的NJ系統(tǒng)發(fā)育樹(bootstrap 1 000 次重復)Fig.2 NJ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nd miscible based on ITS sequence (bootstrap 1 000 replicates)
從圖2可以看出:3種植物的ITS序列分別聚為一支,不同來源的桔梗樣品聚為一個單系,支持率高達99.但測序所得序列與下載序列未單獨聚在一起,而是分別聚為一個分支.易混品南沙參與霞草均各自聚為一個單系,支持率分別為97和93,其中霞草為石竹科植物,與另外兩者親緣關系最遠,南沙參與桔梗的親緣關系較近.
將處理好的ITS序列導入MEGA 7.0軟件,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式計算種內種間遺傳距離:所有樣品之間的平均遺傳距離為0.378,桔梗種內遺傳距離為0.004,南沙參種內遺傳距離為0.016,霞草種內遺傳距離為0.007,桔梗與易混品南沙參之間的遺傳距離為0.264,與霞草間的遺傳距離為0.893.種內最大遺傳距離均小于種間最小遺傳距離,該結果與趙月梅等[14]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基于ITS基因序列的DNA條形碼技術能夠有效地鑒定桔梗及其易混品.
比對桔梗及其易混品霞草、南沙參的ITS序列,查找在293位依次為G、C、A,在538位為G、T、T,見圖3.采用Primer Primier 5.0 軟件設計桔梗特異性引物U1/D1(U1:5' GCTGTGACCGCTCCTCG 3';D1:5' CCTGTATCCGCTCCACCTG 3'),并送至北京美吉桑格生物有限公司進行引物合成.使用此引物對上節(jié)所得DNA模板進行擴增,結果見圖4,發(fā)現(xiàn)僅桔梗可以特異性擴增出264 bp大小的條帶.
圖3 293位(a)和538位(b)序列比對Fig.3 293 position(a) and 538 position(b) sequence alignment
M.Marker; J.桔梗;N.南沙參;X.霞草.圖4 桔梗特異性引物鑒別結果Fig.4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specific primer identification results
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顯示條帶的清晰明亮程度作為PCR擴增效率的評判指標,見圖5.退火溫度在56 ℃條件下桔梗擴增條帶較為清晰;37~39個循環(huán)的擴增條帶均清晰明亮,且程度相當;DNA模板在50~400 ng,隨著DNA濃度增加,擴增條帶由暗到亮到暗的過程,100 ng條件下桔梗擴增條帶最為清晰且明亮;最適引物濃度考察時,引物在5.0 μmol/L條件下,桔梗擴增條帶最為清晰,且無非特異性擴增;PCR特異性考察時,僅10批桔梗可擴增出特異性單一條帶,其他樣品均未擴增出特異性條帶,從而驗證此方法可以特異性地鑒別桔梗藥材.優(yōu)化后的反應體系為:2×Taq PCR Mix需12.50 μL,正反向引物(5.0 μmol/L)各1.00 μL,模板(基因組DNA約0.1 μg/μL)需2.00 μL,ddH2O補至25.00 μL.PCR反應條件:94 ℃預變性5 min后,94 ℃變性30 s,56 ℃退火30 s,72 ℃延伸45 s,37個循環(huán)后,72 ℃延伸10 min.
M.Marker;J.桔梗;N.南沙參;X.霞草.圖5 退火溫度 (a)、循環(huán)次數(shù) (b)、 DNA模板量 (c)和引物濃度優(yōu)化 (d)及特異性驗證結果 (e)Fig.5 Annealing temperature (a),cycling number (b),amount of DNA (c)and optimize primer concentration (d),specificity verification results (e)
桔梗是中國常見的中藥材之一,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各省以及兩廣、云南、四川等地.朝鮮、日本、蘇聯(lián)的遠東和東西伯利亞地區(qū)的南部也有分布,范圍較廣.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導致桔梗藥材外觀無法統(tǒng)一,質量也參差不齊,不僅使傳統(tǒng)鑒別增加了難度,更是增加了易混品相互混淆的幾率.目前市場上因外形無法區(qū)分的桔梗易混品主要是南沙參和霞草2個品種[16].三者在藥效和藥性上具有一定差異,藥材的混用將直接影響到桔梗臨床用藥的安全和療效.因此,對桔梗及其易混品進行深入的鑒定研究,對規(guī)范桔梗藥材市場以及臨床用藥有重要意義.
植物DNA提取一般先后經(jīng)歷細胞壁和細胞膜裂解、蛋白質分離變性、核酸沉淀及DNA濃縮等多個步驟.桔梗藥材在加工、貯藏過程中會造成DNA不同程度的降解,且自身含有的大量多糖,會與DNA結合形成黏稠的膠狀物,使DNA難以溶解.本文通過比對3種提取方法,以DNA純度、濃度和擴增成功率作為評價指標,得出改良CTAB法更適于桔梗及易混品的DNA提取,原因為CTAB是一種去污劑,可與核酸形成復合物,當降低溶液鹽濃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時,復合物從溶液中沉淀,通過離心就可將CTAB與核酸的復合物同蛋白質、多糖類物質分開[17],可以有效防止桔梗多糖對DNA提取過程的干擾.基于ITS基因序列的DNA條形碼技術能夠有效地鑒定桔梗及其易混品,在此基礎上,分析挖掘穩(wěn)定的特異性位點,設計桔梗特異性鑒別引物,并對特異性PCR擴增條件進行優(yōu)化,實現(xiàn)快速準確地鑒別桔梗及其易混品.
本文設計的桔梗特異性引物具有專屬性強,重復性好,建立的方法操作簡單,特異性強,耗時較短,無需測序,降低檢測成本,只需通過瓊脂糖凝膠電泳條帶即可將正品桔梗與其易混品區(qū)分.本文建立了快速區(qū)分桔梗及其混偽品的分子鑒定方法,為桔梗DNA條形碼技術研究進行補充與完善,并有望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