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畫作為西方繪畫藝術,其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一定的發(fā)展階段,才最終被國人所接受,其中涌現(xiàn)出了劉海栗、林風眠、徐悲鴻等優(yōu)秀的中國油畫藝術家。在油畫藝術發(fā)展到近代之后,油畫風景逐漸受到了人們的喜愛,油畫風景寫生對畫家的造型意識有著較高要求。本文主要是通過對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探究,從而挖掘影響造型意識的因素,以此來推進寫生過程中對畫面構圖、色彩、形象等的刻畫,促進油畫風景寫生作品藝術性的提高。
【關鍵詞】油畫風景;寫生;造型意識
【中圖分類號】J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3-161-03
【本文著錄格式】高霄鵬.探究油畫風景寫生中的造型意識[J].中國民族博覽,2021,12(23):161-163.
基金項目:山西大同大學校級教學改革基金項目——《油畫風景》課程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及實施(項目編號:XJG2016219)。
前言
油畫作為西方繪畫藝術的代表畫種,從傳入中國之后,在堅持其本身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逐漸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色,使得中國油畫呈現(xiàn)出與西方油畫較大的區(qū)別。油畫風景作為以自然景色為主要繪畫內容的一類油畫,近年來受到國內外許多繪畫家的喜愛,我國也掀起了一股油畫風景繪畫熱潮。油畫風景中的造型對整幅作品的質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探究油畫風景寫生中的造型意識,從而為油畫藝術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一、造型意識的概念
油畫本身是將藝術具象化的手段,通過畫家對景物的觀察,以藝術加工的形式呈現(xiàn)在畫布上,從而實現(xiàn)藝術性表達,因此學會進行藝術地表現(xiàn)是油畫繪畫中的根本目的。造型在繪畫領域中,單純的指對所刻畫景物的外在表象和特征進行描述,其需要畫家在對景物不斷細致觀察的過程中,總結提煉事物的主要特征,結合自己的藝術情感加入創(chuàng)作的過程[1]。在造型意識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要體現(xiàn)出對美的追求,僅僅對自然事物的客觀表達是無法展現(xiàn)出事物的美感的,而是要對主觀的事物進行客觀化的藝術再創(chuàng)造,使得事物能夠以符合人對美的認識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因此在油畫的造型意識中,較多體現(xiàn)出的是畫家的個人審美感受,造型意識是畫家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結合自身所學的理論而發(fā)展出的一種繪畫潛意識,通過造型意識來決定畫家的造型方式。在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是外在的具象的體現(xiàn),使人能夠直觀的感受到畫家所想要表達的美感,造型意識則相當于造型的靈魂,沒有造型意識的指導,就無法創(chuàng)造出具有美感的造型,因此在進行油畫風景寫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造型意識的培養(yǎng)與構建,從而起到“下筆如有神”的效果,促進油畫作品造型美感的大幅度提升[2]。
二、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成要素
造型意識作為畫家對事物進行藝術化再現(xiàn)的有利手段,貫穿著油畫風景寫生的全過程,有助于促進油畫風景寫生中畫家將所觀察到的事物以一種更加自然的方式轉移到畫布之上,是一種有意識的、主動的建構行為。在對當前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成要素研究中,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要素。
(一)造型意識的形象體現(xiàn)
在油畫風景寫生中,除對自然景物的表達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然景物與人類之間的關系研究,以具體的形象來體現(xiàn)畫家的個人審美意識,也是畫家個人風格的重要辨別因素。隨著現(xiàn)代繪畫藝術的逐漸發(fā)展,畫家在造型意識中的形象體現(xiàn)已經(jīng)不再僅僅局限于人與自然,還要考慮到觀眾在欣賞油畫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因此可以看出,形象在油畫風景寫生中不僅是自然景物的形象,還要依托于造型意識對其進行加工,從而提升形象的藝術性。
油畫風景寫生造型意識中的形象體現(xiàn),歷經(jīng)了幾個時期的發(fā)展之后,逐漸脫離了對自然的低級照搬照抄,學會將自身的思考融入其中。以古典主義時期的油畫風景寫生為例,當時油畫中的形象更多的是對自然景物的簡單重復,以復制的形式將其搬運到畫布之上,重視的是對不同光線下景物的明暗、空間及形體的變化,傾向于對景物真實性的還原,代表人員為洛蘭。在洛蘭的油畫風景寫生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自然景物形象,比如在羅馬港口中即將出門遠航的船只,在自然光線的映照下呈現(xiàn)出一種自然的美感;又比如對鄉(xiāng)村生活中質樸的村民生活的刻畫,令觀眾能夠直觀的感受到自然風光所帶來的純粹的美感。這種對自然景色不做任何藝術加工的形象,是古典主義時期油畫風景的代表特征[3]。隨著風景油畫寫生的不斷發(fā)展,藝術家們在長期的寫生過程中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形象再現(xiàn),而是逐漸的將其與自身的情感相結合,從而使得形象脫離了原本的景物,以一種更加抽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梵高作為后印象主義的代表人物,其著名作品《星空》,在對繁星的描繪中將原本靜態(tài)的畫面以一種動態(tài)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通過線條的流動性將天體運行的個人感受融入其中,使其從單純的客觀事物再現(xiàn)中脫離出來。《麥田》中同樣強調繪畫形象的造型意識,使得流動的風成為畫面的亮點所在。這都是因為畫家在進行形象的選擇過程中,運用了夸張的藝術手法,從而使得景物的抽象性、藝術性增加。
中國油畫風景寫生中的形象,雖然受到西方油畫藝術的影響較大,但在中國120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受到中國傳統(tǒng)審美情趣的影響較深,呈現(xiàn)出獨特的藝術特征。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以國畫為代表,在繪畫過程中講究的是“氣韻生動”,而這種“氣”正是畫家自身的造型意識。以已故東北畫家趙開坤的《長白老林》為例,其在造型選題上選擇了東北長白山樹林作為靈感來源,但在繪畫中運用了中國畫的“線”的意識,從而使得畫面經(jīng)由線的串聯(lián),呈現(xiàn)出一種奔放、流動的自然之感,這都是因為造型意識中受到畫家內心情感因素的影響,使得畫作中多了一份“意境”[4]。
(二)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圖體現(xiàn)
構圖是指畫家對自然景物中的特征進行提取并重新組合,使得景物之間的搭配更具藝術性的過程,也是對畫家藝術造詣的考驗。在中國繪畫中,構圖也被稱為經(jīng)營位置。通過有意識的構圖,能夠給觀者提供直觀的審美感受,其構圖中的顏色、形體、明暗等,都能夠對人的視覺進行沖擊,從而使得畫面的感染性大幅度提升。
構圖直接關系到畫面的藝術效果,在風景油畫寫生中,要對畫作的整體布局、色塊處理等在短時間內做出取舍安排的決定,這依靠的就是畫家的造型意識。通過對造型意識的運用,使得畫面的構圖貼合創(chuàng)作者內心的思想情感,從而將畫家的想法完美的傳播出來,因此構圖也是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重要體現(xiàn)。一般而言,以畫家的視線平行處作為參考,可將位置分為高、中、底三點,這三點構成的空間,就是構圖的主要視線來源。以高視線為例,在這時畫家以一種俯視的角度對物體進行觀察,從而形成視覺上的延伸,使得畫面得到延展,從而帶給人更豐富的視覺體驗[5]。在一幅油畫風景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通常會采用多視角的方式,從而使得景物得到全面的展現(xiàn)。
藝術家的油畫風景寫生與學生時代的風景刻畫相比,其對畫家的構圖要求更高,需要畫家通過對自然的藝術刻畫,將現(xiàn)場觀察到的景物及感受傳達給觀眾,在寫生中畫家需要自行尋找具有趣味的主題,從而針對性的對選擇的主題進行詮釋,以此來達到風景寫生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對畫面的構圖要有意識而為之,構圖中不能僅僅依靠對客觀景物的真實展現(xiàn),而是要能夠將自身的審美情趣融入其中,使得構圖傳達出畫家的個人情感,從而形成風格化的藝術表達。因此在寫生中,畫家會對景物進行適當?shù)目鋸?、移位等構圖的處理,促進畫面的藝術展現(xiàn),例如趙開坤的《松江灣》中,通過夸張的視角來展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房屋掩蓋在樹木之中,營造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氛圍感,從而將松江灣地區(qū)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表達出來。這是能夠從構圖中解讀出的含義,由此可見油畫風景寫生中的構圖不僅僅是對景物位置的安排與組合,更是為了映襯主題而進行的選擇,從而實現(xiàn)構圖與畫作風格的融合。
(三)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空間體現(xiàn)
油畫風景寫生中的空間,是指作品帶給觀眾的真實感、現(xiàn)場感,通過透視表達的形式,將客觀景物再現(xiàn)。這種對透視的運用,根據(jù)不同的表達需求采取不同的透視技法,油畫風景寫作作品中常用的方法為焦點透視,通過對高低、大小等不同視覺形象的對比刻畫,從而實現(xiàn)對自然景物的透視性描繪。以康斯太勃爾的《干草車》為例,其通過遠近不同的人物、大小不一的樹木等,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透視之感,從而打造出作品中的空間感。這種空間感依靠的是畫家在下筆時的造型意識,通過事先對作品中造型的構想,從而促進畫面中空間感的實現(xiàn)。
通過對畫面空間感的營造,能夠使得畫作更加通透,帶給觀眾較高的審美情趣。這種對空間感的營造,除通過具體的景物外,還能通過無實物的景象進行表達,這也正是印象派畫家的擅長手法。在塞尚的《圣山》中,畫家沒有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刻畫來表達山間氣體的流動,而是以不同色塊的組合,來展現(xiàn)圣維克多山中云霧縹緲的感覺,從近至遠的視角,使得畫面的空間感油然而生[6]。同樣在莫奈的《日出·印象》中,通過紅日與周圍藍色的基調形成對照,從而以色彩的變化來打造畫面的空間感,使得這幅作品保留了獨有的藝術性??臻g作為油畫風景寫生中的重要因素,其直接關系到畫面所表達的空間與意境,因此必須注重在造型意識中對空間的強調。與西方油畫藝術中空間的表達方式不同,在中國現(xiàn)代油畫風景寫生中更常用的是散點的透視方式,這也是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影響下形成的繪畫技巧。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毋容置疑的是對油畫風景寫生中空間感的重視,因此在進行寫生的過程中,要學會通過空間的塑造來表達出自身所想要傳達的意境,才是促進油畫風景寫生進步的有效渠道。
(四)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色彩體現(xiàn)
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是造型最為直觀的體現(xiàn),通過對不同色彩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觀眾的審美感受。畫家在進行寫生的過程中,自然景物會對畫家的情感造成影響,從而指導其對色彩的選擇。這種情感因素正是寫生所帶來的獨特感受,因此在畫面的色彩組合中一定要與畫家的心情相互呼應,從而體現(xiàn)出畫家的自我思考。
油畫風景寫生與室內的人物、靜物寫生相比,其在寫生過程中受到的干擾因素較多,而且自然景色本身就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如果只是對自然色彩的簡單模仿,那么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色彩迷失的情況,因此畫家一定要充分運用自己的造型意識,對自己對色彩的組織能力,對原本的自然色彩進行藝術的再加工,從而使得畫面色彩呈現(xiàn)出和諧的美感。根據(jù)畫家的不同審美習慣,對色彩的選擇和運用都有著自身的審美特性,并不是拘泥于某種固定的模式,這也正是畫家藝術性的深刻展現(xiàn)[7]??v觀油畫藝術史上的著名作品,無一不是在自然色彩中融入了畫家自身的主觀感受,畫家在不斷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的用色習慣,例如對顏色的偏好、顏色的組合等,成為畫家藝術風格的代表特征。以莫奈的《睡蓮》為例,其中顏色的選擇上更多的使用藍色來進行畫面塑造,再輔之以少量的紅色、綠色等色,使得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朦朧的美感。按照自然景物的色彩而言,睡蓮應當以綠色、白色為主,而在莫奈的眼中睡蓮是以藍色的形象出現(xiàn)的,因此較常規(guī)的睡蓮形象而言,帶給人的沖擊力更加強烈,也使得色彩的藝術性得到提升。
三、造型意識在油畫風景寫生中的作用與重要性
造型意識在油畫風景寫生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代表著畫家對畫面的組織能力,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從千變萬化的景象中進行精確的選擇,以自身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為轉化工具,將自然景象生動的展現(xiàn)在畫布之上,是畫家在寫生過程中的意識指導。另一方面其也彰顯著畫家對畫面的掌控能力,通過對點、線、面的組合,在每次落筆時都要思考落下去的效果以及對畫面整體的影響,使得在寫生過程中將畫家的思考融入繪畫之中,促使畫面意境的形成,使得畫作擁有自身的獨特韻味。
對油畫繪畫而言,造型是基礎,也是分辨不同油畫派別的重要手段。畫家在進行造型的過程中,會無意識或有意識的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尤其是對現(xiàn)實有著強烈感受的畫家,油畫成為其宣泄情緒的最佳手段[8]。為了達到表達情感的效果,畫家甚至會拋棄常規(guī)的景物展現(xiàn)手法,使得畫面有著荒誕、自由之感,這種不和諧的視覺感受,會在畫家的造型意識下,與自然景物之間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從而向觀眾展示自身的審美情趣。以希施金的作品《松林的早晨》為例,其在畫面中刻畫了大量的錯亂的樹木,但其中有著嬉戲玩鬧的灰熊以及頭頂?shù)慕鹕柟?,使得樹木的雜亂也變得錯落有致,這種對不同元素的組合排列,考驗的正是畫家的造型意識。通過對造型意識的應用,能夠幫助畫面實現(xiàn)畫面的和諧,從而促進油畫風景寫生藝術的進步。
總結
綜上所述,油畫風景寫生作為時下的熱門題材,深受廣大受眾的喜愛。造型意識作為畫家在寫生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有目的的意識行為,能夠為畫家的畫面構圖、色彩、形象及空間的塑造提供指導性的建議,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著畫家的油畫風景寫生。在面對變化的自然景物寫生時,更需要造型意識來對畫面的造型方向進行抉擇,從而使得最終的畫面呈現(xiàn)能夠滿足畫家的預期效果,以此來實現(xiàn)我國油畫風景寫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學佳.油畫風景寫生和創(chuàng)作中的筆觸特點[J].美與時代(中),2020(11):35-36.
[2]任濟東.油畫風景寫生創(chuàng)作與教學中的形式美研究[J].美術觀察,2020(11):138-139.
[3]盧誠霖,劉娜.油畫風景寫生中的寫意體悟[J].福建藝術,2020(10):29-31.
[4]曾永明.印象主義風格油畫風景寫生創(chuàng)作教學實踐策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0(9):110-117.
[5]徐文婷. 關于當代中國油畫風景寫生形式語言多元化的研究[D].沈陽:遼寧師范大學,2020.
[6]王剛,彭靜.當代語境下的油畫風景寫生教學探究[J].大觀(論壇),2019(6):206-207.
[7]李亞平,趙婉彤.試論油畫風景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主觀性表達[J].藝術教育,2018(24):149-150.
[8]王國良. 談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D].長春:吉林大學,2016.
作者簡介:高霄鵬(1981-),男,漢族,山西永濟人,碩士,山西大同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