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杰
摘要:近幾年來,國家為了加強學生對文化歷史方面的教育力度,高中歷史也成為了其中的主要學科。高中歷史是一門知識點多,中外歷史龐大復雜的學科。在教育局的要求下,教師需對現有的課程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改革,如何在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以更加系統化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是高中歷史課程的重要任務。本文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進行探討,并分析高中歷史教學里該如何加以應用。
關鍵詞:高中教學;高中歷史;思維導圖
前言
現如今,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育部門要求學校引進新的教學模式,如:娛樂教學法,神入教學法,思維導圖法等。其中思維導圖法便是通過集中思維,邏輯思維,開發(fā)思維等方式把教學的知識點變得清晰明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有效的解決了學生傳統的死記硬背效率低下的學習方法和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
一、 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導圖,本質上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其通過對某一個大型事件的中心思想進行分解,通過由主軸心向四周以放射線形發(fā)散具體細節(jié)而連接相關要點的方法,形成具體的知識網體系圖。思維導圖是一種能開發(fā)人的想象邏輯思維,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教師將其合理的運用在課堂中,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1]。
1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會在腦中形成一種圖象,通過學生對知識點的分析并帶入歷史的知識體系中,形成自身獨有的圖形知識系統。當學生回憶知識點時,腦海中變會出現對應的知識體系圖,如:相關的歷史時間、事件產生的背景、經過及影響等。圖像的記憶對比單純的文字記憶簡單方便,使學生能更有效的掌握學習的知識,更好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
二、 高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作用
1簡化教學提升學習效果
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非常的傳統,教師通常都是在課堂中使用大面積的文字板書。復雜的知識點及文字段落長,使學生在經歷幾節(jié)課程后更容易產生視覺疲勞,影響學生的上課興趣,容易發(fā)生開小差,發(fā)呆,打瞌睡等現象,是導致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差的原因。而思維導圖則需教師通過文章的關鍵字,箭頭等描繪和口頭講述,形成簡易的知識重點結構圖,幫助學生有效的歸納課本的重點內容。緩解了學生的視覺疲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2]。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類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馬克思”、“恩格斯”、“無產階級”和“共產黨宣言”等作為關鍵詞幫助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讓學生有效的在無產階級自由革命中有直觀的清晰明了認識,提高歷史的學習效果。
2建立知識體系增強知識的關系性
將新舊知識相互關聯也是歷史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的方式。學生在學習歷史事件中,只有將歷史事件發(fā)展的前因后果關聯在一起,才能充分的掌握歷史發(fā)生的時間段及原因。在高中歷史的學習中,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可以將零散的歷史知識點整合到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記憶歷史知識的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關鍵詞,就能立刻在腦海中浮現與關鍵詞有關的知識體系圖[3]。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八國聯軍侵華》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將“日本排擠中國在朝鮮的勢力”、“中國戰(zhàn)敗割地賠款”、“義和團殺洋人”和“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等這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等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聯系到一起,幫助學生完成一副完整的知識體系圖,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重點思考,理解記憶。
3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學習能力
在歷史的課程預習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的策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提前預習學到的內容來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知識體系,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在之后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或指導,判斷自己預習的知識是否與教師所教授的有差距,并予以改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獨自完成課文的預習能力,自主性的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能力,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結構,再根據教師的講解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等[4]。
三、 有效的思維導圖運用的對策
根據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歷史的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教師該如何在課堂的教育中巧妙的運用到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提升課堂的教育效果?方法如下:1歷史課程本就屬于中外歷史的知識點多,構架龐大的學科。想要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純粹的使用思維導圖法是不可實施的。教師可以改變之前的大面積板書的上課方式,采用思維導圖法和其他的教學方式間相互配合使用。通過關鍵詞提示再配合講解,明確文章中的重點知識結構,繪制簡單的結構圖;使學生拋開之前復雜冗長的知識點勾畫,清楚的了解文章重點內容,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2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巧和方法。應教導學生改正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作為自己學習的工具,將其靈活的運用在學習上,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習的效果[5]。
四、 結語
綜上所訴,在教育部門不斷提倡教師創(chuàng)新課程教育的情況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脫穎而出。作為能夠形成簡易清晰的圖文交融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脫離歷史課程復雜冗長的課本內容和板書。通過構建重點知識網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fā),將不同的知識點關聯起來,充分的了解歷史知識,提升文化歷史教育素質。在高中歷史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馬國海. 探析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讀與寫,2020,17(7):230.
[2]任媛. 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8,4(3):245.
[3]葉瓊. 論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 中外交流,2020,27(14):201.
[4]景曉玲.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 讀與寫,2020,17(32):219.
[5]鄭靖波. 思維導圖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2017,14(3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