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君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拓展閱讀方法,能夠促進閱讀教學的穩(wěn)步發(fā)展,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的學習路線,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全面落實。教師要對拓展閱讀方法展開創(chuàng)新探索,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提示,如創(chuàng)意引讀、伴隨同讀、鑒賞品讀、延伸薦讀、應用悟讀等,都屬于拓展閱讀方法,能夠給學生帶來多種閱讀選擇,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閱讀關注的是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當然僅僅依靠小學教材文本中的素材,是不可能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因此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必要積極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拓展,繼而營造更加理想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格局。
1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育正處于初始時期,而在這一時期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它不僅能增加小學生的文化儲備,還能為他們的語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1有助于增加學生的文化儲備
顧名思義,拓展性閱讀就是在課內(nèi)閱讀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布置驅動性閱讀任務和營造閱讀氛圍等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自主展開課外閱讀的一種教學方式。而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了更加豐富的閱讀資源,能使小學生在掌握課內(nèi)閱讀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外擴張自己的文化儲備,以此增加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量,進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1.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閱讀與寫作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只有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素材和寫作知識,學生才能進行有效寫作。而拓展性閱讀恰好順應了閱讀與寫作的緊密關系,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會接觸到大量的閱讀素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模仿和學習閱讀文本中的語言表達方式、典故運用方法等,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打下語言基礎,以此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2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展策略
2.1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閱讀的助推器。拓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要結合小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生活體驗、思想感情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對小學生閱讀狀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小學生雖然不喜歡閱讀,但是卻對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很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拓展教學內(nèi)容,引入與之相關的故事,達到激趣促讀的目的。比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筆者為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講述了一個魯迅對對聯(lián)的故事,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后,對魯迅的好奇心愈加強烈了,他們帶著好奇心去閱讀課文,學習效果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支持,可以設計一個“書香班級”主題活動,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推薦的書目去閱讀,并定期組織“讀書心得交流會”,設置“名人名言摘錄”“經(jīng)典名著精彩描寫片段”“好書分享”等板塊,讓學生介紹自己看過的新書,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等等。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之星”評選表彰活動,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為了使課外閱讀更方便,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適當位置設計一個書吧,精心挑選一些有價值的讀物,方便學生閱讀。
2.2確立主體地位,關注個性解讀
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發(fā)展學生語文能力為核心目標。教師在準備教案前,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個體差異等作出準確分析,并以此來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解放大腦,與課文展開對話,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比如,在《陶罐與鐵罐》的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講到:“鐵罐對陶罐發(fā)問的話,語氣中充滿了傲慢,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下,怎樣朗讀才能讀出這種傲慢呢?”學生回答十分踴躍,有的說:“這句話中的‘敢’字要重讀,語氣加確立主體地位,關注個性解讀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發(fā)展學生語文能力為核心目標。教師在準備教案前,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個體差異等作出準確分析,并以此來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解放大腦,與課文展開對話,進行深層次的探究。比如,在《陶罐與鐵罐》的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講到:“鐵罐對陶罐發(fā)問的話,語氣中充滿了傲慢,同學們,請你們思考一下,怎樣朗讀才能讀出這種傲慢呢?”學生回答十分踴躍,有的說:“這句話中的‘敢’字要重讀,語氣加
2.3以語文教材為起點展開拓展閱讀,奠定學生的閱讀基礎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課程改革的思想,如果教師能以教材為開端開展拓展閱讀教學活動,那么學生就能在課內(nèi)課外緊密結合的閱讀教學形式中,增強語文知識基礎。因此,為了在小學階段奠定學生的閱讀基礎,教師可以以語文教材為起點展開拓展閱讀,讓學生能在閱讀和學習課內(nèi)文本的同時,借助發(fā)散思維完成課外文本的閱讀,從而深化對課內(nèi)文本主題的理解和感悟。首先,在課內(nèi)文本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悟文本所表達的主題或者情感思想內(nèi)涵,待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感知后,教師適時地引出課外閱讀,做好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其次,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可以將課外文本作為載體進行閱讀,結合課內(nèi)文本的思想主題深入探索課外閱讀文本的內(nèi)容。例如,在三年級下《守株待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探索文本的主題,讓學生在閱讀寓言故事的過程中理解其背后的人生道理和文化內(nèi)涵,待學生完成課內(nèi)閱讀任務后,教師可以適時地引入拓展閱讀內(nèi)容《刻舟求劍》,讓學生在課內(nèi)外結合閱讀中明白“人生應該尊重客觀規(guī)律,不能做不懂變通、墨守成規(guī)的人”的道理,從而實現(xiàn)拓展閱讀的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拓展閱讀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教師應予以充分的重視。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結合教學目標,深入探究并實踐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讓學生在拓展閱讀活動中樂讀、善讀、會讀,讀有所思,讀有所獲,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姬澤洲.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2017(12).
[2]石蘭芳.拓展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策略[J].漢字文化,2019(22).
[3]王玉槐.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