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艷娟
羅伯特·巴特里克(Robert Buttrick)被稱為“項目管理標準界的實踐派”。他專注于商業(yè)驅動的方法、流程和標準,參與了眾多項目管理標準的制定工作。他是英國標準協(xié)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項目管理委員會MS2的成員、ISO技術委員會TC258(項目組合、項目集和項目管理方面的國際標準)的英國首席專家,亦是PRINCE2(2017年版)的合著者,主要負責實踐和裁剪應用方面。
這是本刊對羅伯特·巴特里克的第二次專訪,本次專訪主要圍繞項目集管理的話題展開。
羅伯特·巴特里克第一次參與項目集是在1978年左右。他回憶道:“彼時,項目集被稱為項目。名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管理它。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對項目集有了更多的共識,制定了許多標準和方法,從而避免了很多誤解和麻煩。”
關于項目集管理,羅伯特·巴特里克出版了多本基于實踐經驗的著作。在高爾《項目集管理手冊》(Gower Handbook of Programme Management)中,他負責關于項目集管理流程的撰寫工作。他解釋道:“流程本身并無作用,流程必須在項目集的文化、責任和支持工具的背景下運行。換句話說,情境很重要?!彼岢隽艘粋€項目集管理流程的體系結構,將其分為綜合過程、支持過程和專家過程。這是目前大多數(shù)標準采用的結構方式,但有的標準可能使用不同的詞,如用“主題”代表“支持過程”。
近期,羅伯特·巴特里克出版了《項目集和項目組合實操》(The Programme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Workout)。讀者朋友這樣評價:“讀這本書就像看到他親自在教室里指導我們并挑戰(zhàn)我們思考一般?!毕<揭韵碌牟稍L能夠給讀者朋友帶來感悟。
項目集必須作為一個單獨的實體運作
記者:據您觀察,在項目集管理實踐中存在哪些常見的錯誤或者誤解?
羅伯特·巴特里克:最常見的問題是,不把工作作為一個項目集來設置,而是設計一個像傳統(tǒng)的公司線性結構那樣的垂直組織,包括CEO(相當于項目集發(fā)起人)、COO(相當于項目經理),然后是財務部、人力資源部、支持辦公室、質量部和一系列技術部門。部門之間是孤立的,擁有不同的項目管理、風險管理、計劃和報告流程,結果造成了大量的重復和浪費,不利于有效的團隊合作。一個項目集必須作為一個單獨的實體運作,我們需要設計一個矩陣,以確保項目集的所有人使用共同的流程和工具,并有相同的目標。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不受部門內部預算和不同目標的限制,把工作集中在價值創(chuàng)造上。
項目集不僅僅是關于項目的
記者:項目集管理的趨勢是什么?換言之,項目集管理應該朝什么方向發(fā)展?
羅伯特·巴特里克:如今,許多項目集主要側重于項目,我們需要認識到,項目集有一系列組成部分,而項目只是其中一個,項目集中那些“非項目”的組成部分通常被稱為“其他工作”或“其他相關”工作,包括支持服務(如PMO)、持續(xù)改進計劃等。舉個例子,在產品管理中,一個項目集通常包括新產品的開發(fā)(按項目進行管理)、現(xiàn)有產品的改進(按項目進行管理)、產品的日常運行(按日常業(yè)務進行管理)和壽命結束時產品退出(作為項目進行管理)。在這個例子中,項目集不僅僅是關于項目的,它包括項目和非項目的內容。產品經理是一個真正的項目集經理,他們必須平衡現(xiàn)有產品的收入與新產品的投資,應對創(chuàng)新,關注競爭對手的一舉一動、監(jiān)管政策的動向(不確定性),同時維護人們愿意購買的產品組合。
項目集經理不是項目經理的升級版
記者:很多人認為項目集經理是項目經理的升級版,您怎么看?VUCA時代,項目集經理應具備什么樣的品質或能力?
羅伯特·巴特里克:項目集與項目有很大的不同,項目集經理需要一套不同的技能。項目集經理比項目經理更遠離實地發(fā)生的事情,需要在更具戰(zhàn)略意義的層面上開展工作,成為商業(yè)領導者。
一個項目集可能包括許多項目,每個項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彼此有依賴關系,并穿插在非項目工作中。項目集經理需要能夠處理較大的、較復雜的工作,了解商業(yè)案例,并確定范圍和目標,以盡量減少依賴性,并在不喪失可見度和控制的情況下,將盡可能多的權力移交給下級管理人員。項目集經理還需要有遠見,把關注點放在成果上,把交付工作留給有技能的項目和專業(yè)管理人員。一個好的項目集經理不一定是好的項目經理。MBA課程可能比項目管理碩士課程更適合項目集經理。
衡量項目集成功標準:收益和結果
記者:在您看來,我們應該如何衡量一個項目集的成功?
羅伯特·巴特里克:這很簡單:收益和結果。然而,由于啟動項目集的原因幾乎是無限的,因此很難定義實際使用的指標。項目集的成功需要與發(fā)起組織的目標相關聯(lián)。由于項目集有不確定的部分,一個項目集可能有一套嵌套的成功標準,因為每個組件都可能實現(xiàn)目標的不同方面。在標準出現(xiàn)爭議時,項目集發(fā)起人必須在組件的成功標準的實現(xiàn)情況之間取得平衡,做出符合發(fā)起組織最大利益的選擇。除此之外,對于什么是成功,相關方可能有自己的看法,這是項目集經理要談判的另一個雷區(qū)。
記者:有專家認為,失敗的項目會應該快速失敗。對此,您的理解是什么?在項目集管理實踐中您曾“扼殺”過項目嗎?
羅伯特·巴特里克:是的,我在一個10年內花費約10億英鎊的項目集中“殺”了很多項目!在這個項目集中,我們有4項主要活動:開發(fā)新服務,部署新服務,運行新服務,改善業(yè)務。
該項目集提供約30項服務,每項新服務必須部署在200多個地點。當一個服務開發(fā)項目失敗時,我們不得不終止已經在進行的20個后續(xù)的部署項目。為什么在服務尚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啟動項目部署工作呢?這是一個機遇與風險的問題。我們希望盡快獲得收益,而且提前開始部署的風險小于之后部署獲得的收益。該項目集中很多開發(fā)項目確實能夠按時交付,所以這是一個值得冒的風險。我們可能在某一項服務上損失了一些錢,但是總體上獲得了更大的收益,這就是項目集管理的樂趣所在。項目集中有些不確定的部分并未達到預期,我們的計劃需要反映這些風險。
可持續(xù)性應貫穿整個項目集
記者:我們一直在提倡可持續(xù)發(fā)展。您認為應該如何將可持續(xù)性引入項目集管理?
羅伯特·巴特里克:簡言之,可持續(xù)性應該從一開始就引入,并貫穿解決方案的整個生命周期,這可能會超出項目集的結束時間(取決于如何定義項目集的范圍)。可持續(xù)性不應該是“馬后炮”,而應體現(xiàn)在你的工作方式中。關鍵是,從一開始,在項目集的背景下定義什么是“可持續(xù)性”,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要求和約束條件。
項目集相關方管理與認證
記者:您對項目集的相關方管理有什么建議?
羅伯特·巴特里克:項目集通常有一個更復雜的相關方網絡。但是,項目集并不一定比項目更大,有些項目集在一個項目面前相形見絀。如何讓相關方參與項目集取決于相關方是誰,以及你和他們的利害關系,因此你需要確定相關方,了解他們的需求,了解朋友和敵人,與有影響力的人保持密切聯(lián)系,利用團隊來分散工作量,保持相關方的參與度。
記者:有人抱怨自己雖然獲得了項目集管理認證,但在實際應用中仍有困惑。您能就如何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提出一些建議嗎?
羅伯特·巴特里克:知識是好的,但知識的應用才是最重要的。我的建議是獲得一手的實踐經驗,把理論變成實踐。建議大家參加一個管理良好的項目集,因為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學習是毫無意義的。成為項目集支持辦公室的一員是個良好的開端。記住,求職面試不僅是公司面試你,你也要面試公司,弄清楚他們是在正式管理一個項目集,還是只是在工作中使用一個時髦的標簽。一旦進入崗位,保持閱讀,不斷學習,提出問題,積累你的經驗。
項目集管理的原則
記者:最后,請您總結一下項目集管理的實踐原則。
羅伯特·巴特里克:我總結了6個原則。
(1)確保項目集與發(fā)起組織的商業(yè)戰(zhàn)略和目標相一致。
(2)在整個項目集期間,重新驗證開展該項目集的理由,特別是在做出重大承諾時。從戰(zhàn)略、經濟、財務、交付因素和風險方面考慮。當重新驗證項目集的合理性時,檢查結果是否仍是該項目集所需要的。
(3)注重結果和收益。僅僅創(chuàng)建一個“可交付成果”或“輸出”是不夠的。如果創(chuàng)建的輸出沒有被使用,那它們也是無用的。
(4)確保治理和管理方法是適當?shù)?。不要為了流程而遵循流程,那些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的人往往會?zhí)著于此。做到管理松弛有度,確保員工理解管理方法并有能力使用這些方法,畢竟他們需要一起工作,相互依賴。
(5)不要僅僅根據直線組織結構來確定項目集范圍。要在跨組織邊界的多學科團隊中工作。
(6)確保項目集計劃能反映風險,并能靈活應對意外情況。即使一些項目沒有按預期交付,一個項目集仍然可以成功。如果一種方法失敗了,試著用另一種方法達到你需要的結果。如果你處在一個快速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市場中,不要花太長時間來交付,否則你會被競爭對手或新興技術所迷惑。每個計劃都有風險,要理解這種風險,如果風險是不能接受的,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目標,不要固執(zhí)地執(zhí)著于第一個想法。P
(本欄目由項目管理者聯(lián)盟協(xié)辦)